胃下垂你了解多少
胃下垂是生活中常見的疾病,這種病不但要及時的發現還要及時的去治療。了解一些胃下垂的發病機制和原因這些知識,就可以根據胃下垂的病因去治療病,這樣就不會延誤了治療疾病的最佳時期,對身體也有好處。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位時,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緣達到盆腔,胃小彎角切跡的最低點降至髂嵴連線以下。胃下垂是目前臨床上比較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多發生在瘦長體形、久病體弱、長期卧床少動者,常伴有其他臟器下垂。隨著內鏡的普及和發展,胃下垂的診斷往往容易被醫生忽略,但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節奏的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胃下垂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胃下垂常見腹脹及上腹不適、厭食、噯氣、便秘、腹痛等癥狀。臨床研究發現有一部分胃下垂的患者可引起膽汁反流(有些患者胃鏡結果膽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腸淤積(腸系膜上動脈壓迫綜合征)等併發症。
造成胃下垂的病因是什麼?
1、不良生活習慣的因素:
如飲餐後立即運動、不吃早餐、減肥人群,長期空腹,過度消瘦使腹內脂肪襯墊減少等均可導致胃下垂形成。
2、腹壁脂肪薄,肌張力減弱,臟器韌帶鬆弛的:
這使整個胃的位置降低,胃蠕動減弱,引發胃下垂。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久卧少動者,往往是腹肌張力下降,膈肌懸吊力不足,易患胃下垂。
3.腹壓因素:
如經產婦、腹腔巨大腫瘤摘除術後等均可使腹壓降低,從而引起內臟下垂;
4.體質因素:
胃下垂常是內臟下垂的一個組成部分,與體型和體質有一定關係,如瘦長體型和無力型其胃的位置就較其它體型的人低;
5、幽門梗阻患者使胃瀦留擴大、胃張力減低, 最終形成胃下垂。
簡單的說就是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腔壓力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過於鬆弛等,均可導致下垂。
如何診斷胃下垂?
下面談一談對胃下垂的診斷,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鋇餐造影檢查,它可觀察胃的形態,確定下垂程度等。如下圖所示:
自我檢測胃下垂方法(適合部分人群):
1、根據體質:胃下垂多見於瘦長體型的人,也可見於經產婦、消耗性疾病或卧床少動者。
2、根據癥狀:胃下垂時,因胃的排空減慢,常有上腹不適、噁心嘔吐、隱痛、飽脹、噯氣或便秘等癥狀,久站時加重,平卧時減輕。站立時,特別是在飯後站立或運動,由於胃的重力牽拉,引起胃的牽拉疼痛,卧床後,韌帶鬆弛,牽拉痛可消失。
如有如上情況,應考慮有胃下垂的可能。
一、飲食及生活方式調整
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受到影響,所以臨床中胃下垂患者的飲食是其恢復的一個重要內容。切勿暴飲暴食宜少吃多餐:每天3餐變4-6餐[4],並多食用蔬菜等。進食的時候要養成細嚼慢咽的習慣,這樣可以將食物充分的磨碎,讓患者獲得比較好的消化基礎;戒煙酒,禁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宜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品。
不要為了去減肥而節食,一日三次要定時定量。不要參加重體力勞動和劇烈活動,特別是進食後。保持樂觀情緒,勿暴怒,勿鬱悶。要耐心堅持治療、食物調理和康復鍛煉,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
二、西醫(對症)治療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輔以助消化劑、止痛治療;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丁啉或胃復安;合併便秘者可選用莫沙必利等促胃腸動力葯或潤滑葯等。
三、中醫治療
中醫對胃下垂的治療有較好的效果。中醫治療以補中益氣為主,具體的藥物有四逆散、逍遙散、雞內金、柴胡疏肝湯等。另外針灸也是治療胃下垂較為有效的方法,一般可選內關、足三里、章門等穴位。
四、手術治療
對於藥物治療無效的重度患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例如對重度胃下垂患者可行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腸吻合術。
胃下垂的治療,要治療胃下垂,需要了解胃下垂的原因(以上都有講到),方能對症下藥。治療方法主要以功能鍛煉和飲食調節為主加上藥物保守,必要時可行手術微創治療。
也可採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該病的發生。大家應該對胃下垂的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法應該有所了解了吧,希望朋友們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飲食和保持愉快的心情,做好預防措施。讓疾病遠離我們。
TAG:季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