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周武王到漢高祖,分封從來是無奈,能郡縣絕對不會分封
項羽並不是分封諸侯,而是對既有諸侯的一次公開承認。在此基礎上再對各諸侯國的封地進行了調整,以確保自己對其他諸侯國的優勢,從而成為真正的霸主,也就是西楚霸王。
在秦國消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帝國之前,中國經歷了西周和東周長達八百年的分封制。形成這種局面,也不是因為周朝心血來潮,要故意把自己的打下來的江山再分開來。恰恰相反,這是因為周朝吸取了商朝的教訓,做出的調整。
商朝我們雖然也稱為一個朝代,但實際上他與秦漢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商朝本質上就是一個部落聯盟,而且是相當鬆散的,商朝下屬的各諸侯國其實就是一些不同的部落。商朝只是通過對外征服戰爭來討伐那些不服從並挑戰自己權威的部落,而對那些並不挑戰商朝權威的部落都是不干涉內政的,控制力很弱。
商朝這樣做也同樣不是因為商朝的祖宗心血來潮,而是因為在當時的條件下,商朝的中央政府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這些區域的。比如說道路交通,官僚體系,這些都還不健全,處於非常初級的狀態。只要是自己的實力能夠完全控制的地方,自然都是完全控制的。
所以,到周朝崛起的時候,商朝還在和東夷部落作戰,而在周朝正式反對商朝之前,雖然周朝的崛起已經明白無誤的威脅到了商朝的權威,但是商朝能夠採取的控制措施只有把周文王召入朝歌,囚禁在羑里,而無法採取進一步的措施。即便如此,當時商朝的諸侯國卻越來越多的同情周朝,而加入了反對商朝的行列。
周朝正是在這些部落的支持下消滅了商朝,這本質上只是周與商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其他諸侯國並沒有積极參与,大多數作壁上觀。周朝對自己周邊的諸侯國也進行了吞併戰爭,這和商朝的做法並沒有太大不同。雙方都在大力消滅自己周圍的小諸侯國,以提高自己的實力。
但因為當時的文明中心在關東的中原地區,所以中原地區的諸侯國更多,而周朝在消滅商朝的時候,對這些關東諸侯國採取的主要也是拉攏的策略,只對個別不服從自己的諸侯國採取了戰爭。這些針對諸侯國的戰爭一直從周武王時期持續到周公攝政的時期。
同時,周朝也吸取了商場的教訓,大量分封自己的同姓諸侯國,名義上是夾輔王室,實際上是安插在原來留下來的各諸侯國的中間,也就是安插的一些釘子。當然,這其中很多周朝的同姓諸侯國也帶著周朝的文明去到了一些尚未完全開化的地區,進行了開發和建設。
西周時期到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的擴張與兼并從未停止,兼并戰爭一直都在進行。這其實就是一個自然選擇和自然淘汰的過程,其中一些國家因為各種原因強大了起來,一些國家則在競爭中被消滅。到春秋戰國之交,這個過程大體上完成,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
能夠在長期的兼并戰爭中延續下來的國家,自然都是積累了相當強大的實力的,並且都在春秋晚期或者戰國初期進行了變法,也就是類似商鞅變法的舉措,主要內容其實就是廢除各國內部的分封制,打擊和削弱公族權力,加強王權和中央集權,同時在行政上則逐步改為郡縣制。
最後,秦國只是在戰爭中消滅了其他各國,從而實現了全國的大一統和中央集權。而在這之前的商朝,西周,春秋和戰國都是一直在朝這個方向發展。從這個角度說,戰國時期最後的結局必然是歸為一統,區別只是由誰來完成這個過程而已,而秦國在這個競爭中勝出了,成了被歷史選中的一個。
秦朝統一之後,秦始皇就不斷採取各種方式來加強中央對各地的控制,其中就包括大量的道路工程修建,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這都是屬於建立一個大一統國家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建設。只是天不予壽,秦始皇還未來得及完成這個過程,就已經龍馭上賓去了。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就像是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隨之而來的就是秦朝的大崩潰,其他諸侯國乘機復國,各王其地,重新回到了戰國時期的格局。這其中,項羽和劉邦就在楚國的名字之下崛起成為了反秦主力軍,並最終消滅了秦國。
項羽賴以成名並建立自己在各諸侯國中的威信的,其實也就是巨鹿之戰。這之前,項羽雖然也英勇無敵,但是始終都不是獨當一面的高級將領。只是在諸侯聯軍眼看著章邯所率領的二十萬秦軍很快就擊敗了陳勝吳廣以後,趙國也快要頂不住了,諸侯聯軍卻不敢救援,這才為項羽提供了一戰成名的機會。
其實以巨鹿之戰時的形勢來說,章邯即便是能夠消滅來援的諸侯聯軍,也已經很難再建立起秦始皇那樣的大一統帝國,最有可能的就是在承認秦國作為諸侯霸主的前提下,承認已經復國的諸侯國。而歷史發展的結果是,項羽擊敗了秦軍,成了諸侯的霸主。
所以說,並不是項羽要分封諸侯,而是當時本身就已經是諸侯割據的局面了,項羽也沒有能力短時間內完全徹底消滅各諸侯國,只能先採取重新調整封地,削弱各諸侯國的辦法。
而在調整之後,齊國不接受項羽的方案,項羽就出兵進攻齊國去了,也正是齊國的持續抵抗為劉邦率軍出漢中佔領關中爭取了時間,成就了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佳話。其實真正在明修棧道的是齊國,而不是韓信。
※申花連續以弱敵強,傷病潮如期而至,吳金貴已經沒米下鍋
※日軍進攻關中的路線選擇錯誤,連李宗仁都看不下去了
TAG:蕭武彈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