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素這件小事

吃素這件小事

免疫系統不好,然而斷斷續續治了好幾年都沒什麼起色。一個偶然機會,認識了一個自學醫學的妹子,聽說了很多有關於她治病的神奇的故事,包括治好了我室友的腰,幫助由於生產子宮撕裂而停經的人排惡露等,於是我決定死馬當做活馬醫,跟著她走,進行食物治療調理身體。

了解了我的情況後,她給我的開的食療方子是忌肉、忌辣、忌海鮮、忌煙酒、忌常見的調料如蔥、香菜,也就是中醫上說的「發物」。說實話,這個食譜對於一個飲食不節制的人來說是很難熬的,特別是在食療前我一直都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年底很忙,無暇做飯,開始食療後就只能在食堂和義泰昌吃固定那幾個素菜和炒菜,比如土豆、番茄炒蛋、金針菇豆腐。有過一段時間覺得神志恍惚,很容易睏乏,連騎小黃車都很吃力;也有一段時間看到固體食物都想吐,只能吃流質不油膩的東西。當然前者可能是因為年紀大了,精力不足,而後者可能跟當時情緒起伏大對身體影響特別大有關。好在意志堅定,在為期兩個月的第一個療程里,除了被動吃過一點夾在蔬菜里的肉末和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喝了兩口花甲湯,其他需要禁忌的食物一律沒碰過。

進行了一段隱忍克制的苦行僧日子後,我卻發現身體和思想有了很多奇妙的變化。

最直接的體會就是---其實身體不需要肉類也能正常運轉的。也許這句話是廢話,畢竟世界上有那麼多素食主義者(僅印度就有接近3.6億人口是素食主義者)不都活得好好的嗎?追溯古人類歷史,人類採摘水果、捕捉昆蟲靠自然界而生存,後來逐漸跟在強大的肉食動物後面吃肉。由此可見,吃素是深深刻在人類的DNA的。道家則通過辟穀養生、延年益壽。英語辭彙里有很多相關的表達,如vegetarian (素食主義者), vegan(不吃動物周邊產品如蛋、奶的素食主義者), pescetarian (半素食主義者,吃魚、貝類海鮮), pollatarian(吃雞、火雞、家禽類動物但不吃紅肉),吃肉的僅有一個omnivore(雜食動物的),可以推測,吃素,無論是因為家庭傳統或是出於環保等目的,是人們常常選擇的行為。對我而言,沒有經歷就難以共情。以前常常覺得肉是力量之源,沒有食用足夠的肉類,人就會變得虛弱,長久下去身體吃不消。現在看來,是否虛弱因人而異,而素食者確實會比一般人瘦。從我的經歷來說,反而以以前健康了很多。

誠然,剛開始我極其不適應,吃了很多蔬菜水果,仍覺得不能滿足口腹之慾。如果說只是攝入人體需要的能量來源,那麼肉類產生的蛋白質完全可以用別的食物來代替。這不僅讓我產生疑問:在吃東西的時候,我到底吃的是什麼?那為什麼當我吃雞蛋、青菜的時候,這些東西帶來的熱量跟以前吃肉產生的可能差不多,我還不知足?為什麼油膩、辛辣、煎炸等重口味的食物能給我帶來「這才是正常飲食,吃了我才能飽」的錯覺?或許這些情緒性進食的食物是我想吃的,但卻不是我所需要的。

飲食結構的驟變讓我開始反思生活中到底有什麼東西是真正需要的,換句話來說,有沒有什麼東西是離開了就活不了的。人類演化了幾百萬年,除了最基本的需求--空氣、水、陽光、食物外,其他的東西,從根本意義上說,即使沒有,人類也可以生存。當需要的物質越來越多,人也變得越來越貪婪、越來越空虛。延伸來說,沒有什麼人的離開能讓你活不了,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葯。

和朋友在外聚餐時,除去清淡的潮汕牛肉火鍋和港式餐廳,很少能點到自己能吃的菜色。在邯鄲時,可能我沒挑到一個吃飯的好地方,餐館的蔬菜菜式少,即使有特殊要求,炒青菜仍然會放辣椒。在這點上,我很感激自己生活在南方,有很多蔬菜種類可以選擇,口味相對也清淡。這讓我意識到,社會上對小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人的並不是那麼友好。或許會有人覺得這是矯情,畢竟需要治病或食療的在家裡用餐最健康,為什麼還要外食。對此,我只能說,不是每個有特殊需求的人都有這個條件,或者人家就想外食。小到吃飯很難找到符合食譜的要求的菜,在公共場合極少見的母嬰哺育室,殘疾人要搭地鐵大費周章,再到在未安置好居民的情況下改造城中村、清理DD人口的舉動等,本質上都是忽略了小部分人的訴求和利益。

春節期間,神醫妹子允許我放開吃,百無禁忌。這應該是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可等這天到來的時候,我倒沒有那麼激動了。一是擔心身體,好不容易熬了苦,身體在逐漸變好,生怕吃肉後會反彈;二是經歷了這段時間,已經適應了素食,對肉類的慾望逐漸消減。而後再重新進行下一個食療過程時,我已經能很輕鬆自如應對了,因為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吃素已經成為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我身體變得輕盈,對外界的物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抓住summer的尾巴 的精彩文章:

TAG:抓住summer的尾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