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B2C 電商,5 年前就被認為不再有任何機會,因為淘寶和京東就像跨不過的山。

一將功成萬骨枯,如今兩座大山前,是 2.5 元的抹胸、8.8 元的牛仔褲、9.9 元的運動鞋、19.9 元的棉服,以及因為爆單面臨巨額賠付的中小商家。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一時間,屍橫遍野。

但拼多多卻因此在 2 年多的時間裡,擁有了 3 億用戶、百萬級商家,GMV 突破 100 億。要知道,達到這一數字,京東用了 10 年,淘寶用了 5 年。

隨著洗腦神曲「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少的多」的快速流轉,微信群里,隨處可見拼單信息,分享贏現金紅包或是優惠券、簽到拿現金、砍價免費拿等各種玩法,刷爆朋友圈,拼多多異軍突起,對中國製造體系的產生劇烈衝擊。

但活得激烈的拼多多,內部規則體系的調整同樣激烈。在突出重圍之前,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

1 包紙巾利潤最低只有 3 分錢

兩艘 5000 噸位的貨輪,滿載著造紙用的玉米澱粉緩慢靠向碼頭。

這裡是江西瑞昌,長江畔邊的碼頭鎮。往常,從這兒走的,更多的是從加拿大、智利等國進口的紙板,以及四川等地的運來竹漿原料。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碼頭上的起重臂不斷起吊,將這些原料送往 1 公里外的理文集團車間。在全自動化流水線上,完成打漿、烘乾、出紙、質檢等工序後,成為一張張直徑 2.5 米,長度 2.8 米的巨型紙,最小也能有 2 噸多重。如果全部拉開的話,有近 170 多公里,可以從上海鋪到杭州。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這樣的巨型紙,最快能在 5 分鐘內,運送到植護、可心柔兩家工廠內,在左右各切去 5 公分、並在生產線上被切割成小包紙巾,8 包一列排好後,推送入全自動塑封機,包裝封口。整個流程只需要 10 秒。

這樣的場景,每天重複上萬次。而封裝完的紙巾,會被直接送到隔壁物流車間,並分別以 29.9 元 100 抽 28 包、29.9 元 110 抽 24 包元的定價分發向全國各地。

28 包,29.9 元,平均每包售價 1.067 元,每包 100 抽,相當於一張紙巾只要 1 分錢,足夠便宜!

解構每包紙巾的成本:快遞物流費用為 0.125 元/包,生產成本為 0.91 元/包,1.067-0.125-0.91 元=0.032 元;0.032*28=0.896 元,每單僅不到 9 毛錢的利潤。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可心柔電商負責人吳立營說,在此之前,單量少,用工成本、原料成本上升,快遞成本高,越來越多像是他們這樣的中小廠商面臨生死局。拼多多是他們遇上的一個轉機。

而 29.9 元 28 包的紙巾,是他們在拼多多上的引流款,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低的成本,關鍵在於定製化產品+壓縮供應鏈。

拼多多用戶在意性價比,那就以「夠用就好」為原則,把價格往下降,規格也往小做,180mmX122mm 的小規格抽紙,由此誕生。同時,生產線也被搬到了原料供應商理文集團的園區內,運輸成本直接從 300 元/噸,下降到 8 元/噸。

工廠直發削減掉品牌營銷費用,壓縮供應鏈成本讓利給消費者,相對於需要全國招經銷商,被鋪貨、催賬、討債束縛的線下零售來說,或許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爆倉,爆倉,爆倉

以近乎隔空出世的方式闖入,坐擁 3 億用戶,對接 10 億微信客戶群的拼多多,隨便一捧可能就是百萬級銷量爆品。

在入駐拼多多的兩年時間裡,可心柔、植護這兩家紙巾廠共賣出了 932 多萬單。如果按 28 包/單的規格來算,共計 2.61 億包紙巾。

這一切,始於傳統電商流量的枯竭,抬頭就是瓶頸。

以在天貓開店為例:人工 11%、天貓扣點 5.5%、推廣成本 15%、快遞 12%、售後 2%、財務成本 2%、水電房租 2%,加上稅務,如果沒有 50% 以上的毛利率,根本沒法持續經營。這在同行拼價格急劇壓縮利潤的局勢下,太難了。

「前兩年,我們在天貓上的訂單量在 1 萬單左右,很穩健,但也沒擴增。我們需要找到天貓之外的平台做增量,當時就抱著試試的想法,沒想到訂單真的爆了。」植護創始人、供應鏈負責人陳靜回憶。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2014 年、2015 年,淘寶天貓上有一個流傳很廣的運營三部曲:單款爆品、單款爆品、單款再爆品。大家都抱著單品爆款的思維做東西,藉此引流。拼多多的邏輯與此極其相似。

而為了獲取流量,植護團隊在拼多多上第一場活動的前一晚滿懷期待,備了十幾萬的貨,也當地的快遞公司預約了 5 萬件的庫位,但這對當天突然爆發的近 10 萬訂單來說,還遠遠不夠。

「那天,快遞一下子無法負荷,有近 5 萬的單子出不去,太被動,也太考驗消費者的耐心了。」陳靜說。最後他們託人用快遞公司的車將 1/3 的貨運送到泉州分撥中心,再發往全國各地,才把單發完。

曾經是大牌代工廠,後自創品牌的可心柔,面臨走沃爾瑪、家樂福這樣的 NKA 渠道,高昂的進場費和 9 個月的帳期,也面臨著找代理收 10 萬押金給 50 萬的貨,賣不動再退還的困境。而和拼多多的合作,讓訂單一下子增了兩三倍。

同時,這也倒逼著工廠擴建、自建物流體系,在當地快遞難以負荷的情況下,用自己的物流輔助。比如瑞昌快遞當天的吞吐量已經飽和,就用自己的物流把貨送到武漢的一個中轉站,直接化解。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現在,植護旗下的三個車頭,六個車廂,每天都會滿載著貨物,來回於各大站點、倉儲基地之間。

被淘汰的商戶清庫存?

像是植護、可心柔這樣的單款爆品,在拼多多上還有很多。

2013 年創立,2015 年 10 月入駐拼多多的堅果品牌——康夢,歷史上單日銷量峰值為 10 萬單,店鋪總銷量則達到 398 萬筆,其中一款東北開口松子銷量佔了 240 萬件。

而一家從事製鞋業 30 余年,集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老牌生產廠家,單拼多多一個渠道,2017 年銷售額近 1 億元,佔線上全年銷售額的 88%。

但拼多多面臨最多的質疑,就是「清庫存」。

有業內人士說,連一線、二線甚至是三線的品牌,應該都看不上拼多多。

甚至有說法稱,以衣服為例,有很多大牌採購的不合格布料會退還給商家,商家再論斤處理掉,而這樣的物料成本只要兩三塊。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但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說,他們如今的理想,不是去做國際一線大牌,而是以「夠用就好」回歸商品需求本身,培養更多的工廠品牌,給消費者帶來高性價比的選擇。

「說實話,拼多多培育出的工廠品牌,品牌溢價都不高。但是消費者都會感覺到很實惠,這也是我們拼工廠想給到消費者這樣子的認知。」達達說。

對於「庫存、尾貨」等質疑,達達解釋說,拼多多的工廠商家,大多數集中在全國各地的產業帶,線上線下一盤貨,不存在為拼多多專門開生產線。同時,拼多多會對品牌做嚴格篩選,不合格的店鋪將進行嚴肅處理,甚至是清退。

或許是意識到質量監管的迫切性,拼多多也公開了一組數據:其在半年多時間中,聯合中國檢驗集團、天祥集團等第三方機構,主動抽檢 1.13 萬件商品,並按照「劣一賠三」的標準,為消費者先行賠付了 1671 萬元。

04

拼多多的「嚴刑峻法」

2015 年才在一家遊戲公司內部孵化而生的拼多多,曾面臨兩大難題:沒有時間窗口、沒有大量用戶數據。

而巨額罰款背後,正是拼多多起步晚,在近 2 年時間薅微信羊毛,爆發至百萬級商家的同時,制定的嚴出政策: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而定義虛假髮貨的一個條件是商家上傳商品物流單號後的 24 小時內,該單號在相應物流公司官網沒有物流信息,或出現首條物流信息後的 24 小時內沒有後續的物流信息更新。同一天內,這樣的訂單滿 10 單,並且達到發貨訂單總量的 5% 及以上,則對當日發貨的該商品全部訂單作虛假髮貨處理。

同時,這也被定義為違反平台協議或平台規則的情形,平台將從店鋪的活動保障金內扣除 5000 元作為違約金。

這樣的規則飽受爭議,相比在電商行業沉澱了十幾年的淘寶、京東,已不止簡單粗暴四字可以概括。

不少商家直接從工廠拿到商品信息上傳至自家店鋪,有用戶下單,就將購買信息傳回工廠,由工廠發貨。一旦爆單,工廠產能又跟不上,面臨的可能就是巨額罰款。

「去年年底上了拼多多的首頁活動,2 天賣了 2 萬多單,每單賺 0.5 元。但工廠產能跟不上,單量又超過快遞承載量,快遞公司沒有及時掃描送出,被罰款 5 萬元。」代理商家林蘭說。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類似吐槽,各類社交平台上,不在少數。更有甚者,直言罰款就是雷區,商家就是赤腳過雷區的人,「早晚要踩上的,區別無非是炸掉一條腿還是粉身碎骨。」

但在被罰 3 次後,林蘭仍沒有把店關掉,原因是現在拼多多的確有流量,他也看好社交電商,一旦拼多多後面出現頹勢,他可能會選擇放棄。

「這個錢就是變相幫拼多多去做補貼用戶嘛,如果不是商家出,那就是平台,是用戶。」電商分析評論員李成東說。

在他看來,延遲不應該成為罰款的理由。拼多多的核心是平台,最終服務消費者的是商家,這樣的罰款機制只會讓商家更加濫竽充數,可以說是愚蠢之舉。

對此,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給出的解釋是,所謂的「罰款」,是通過平台全額賠付給消費者,拼多多沒有因此拿 1 分錢。

拼多多崛起的背後:活得激烈

「如果早十年,我們的治理邏輯也可以是好的往上升,差的慢慢淘汰,但現在我們只能用相對激烈的方式讓好的更快上去,差點更快下來。」達達說。

在他看來,銷售、庫存和供應鏈物流,三個環節是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商家沒有做好定投引流、消費者服務、回購等,訂單就難以穩定。在供應鏈的生產上,沒有一定的庫存,一旦爆單,就會沒貨可發。

但隨著加入拼多多時間越來越長,商家會有越來越多的大數據和運營的經驗。在什麼季節,推什麼活動,大概要備多少貨,這樣的預測會越來越准。

2 年多的時間裡,有 OPPO/VIVO 的硬體倒流,抓住微信流量紅利大膽薅羊毛,最終做到 3 億用戶、百萬級商家,GMV 突破 100 億的拼多多,在李成東眼裡,具有不可複製性。「如果沒抓到微信流量紅利,拼多多就什麼也不是。」

現在,拼多多已長成龐然大物,對他的爭議,也不止於假貨、爛貨那麼簡單。當我們那個用放大鏡去看拼多多時,或許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大疆發布熱成像相機禪思 XT2,以及開發包 Payload SDK
不抽佣不打價格戰,高德上線順風車業務主打公益牌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