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號測評——《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打開三國的另一種方式

1號測評——《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打開三國的另一種方式

作者:胡言

從2017年《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熱播開始,影視圈又一次颳起了一股強勁的「三國風」。根據馬伯庸小說改編的《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風起隴西》,創下投資記錄的《曹操》,張藝謀操刀的《影》以及根據遊戲改編的《真·三國無雙》將悉數與觀眾見面。

3月27日,備受期待的古裝歷史劇《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以下簡稱《三國機密》)在騰訊視頻獨家上線。開播前,騰訊視頻還特意策划了一場開播發布會,為該劇造勢。

毫無疑問,在《如懿傳》《巴清傳》等頂級古裝IP劇均不得不延播、現實主義題材趨熱以及政策限制等因素的情況下,進入2018年以來的一季度電視劇市場缺乏真正的大IP劇。尤其對於越來越依靠付費會員商業模式的視頻網站來說,一季度在劇集方面還未拿出真正的大IP劇。因此,這部雲集了馬天宇、韓東君、萬茜、董潔、王陽明、董璇、檀健次等眾多明星的《三國機密》可謂是今年來第一部真正意義的大IP劇。

從市場表現來看,《三國機密》上線3小時播放量就已破億,也算表現不俗。不過,此次《三國機密》雖然發軔於傳統三國題材,但其主打的概念卻是「少年諜戰熱血三國」。這樣一個更加年輕、熱血的三國設定雖然極富有創新與顛覆,但能否真正獲得觀眾認可,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三國IP是經典,也是負擔

中國最為知名的大IP,莫過於四大名著。而四大名著中最為知名的毫無疑問是《三國演義》。從黃巾起義到三分歸晉,短短一百年的三國時期可能是大多數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段歷史時期。從影視創作的角度來說,如此家喻戶曉的三國IP既是無法複製的經典,也是一種難言的負擔。

1994年由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製作的《三國演義》在當年就投資了1.7億元,這部「舉全國之力」拍攝的電視劇自然成為極難超越的經典。雖然以今人的眼光看,這部20多年前的《三國演義》在布景、戰爭場面以及各種龍套演員串場方面遭人詬病,但由於塑造了一大批高度符合原著神韻的人物,如曹操、諸葛亮、關羽等,因此至今依然是所有三國題材影視作品裡的最高峰。

至此以後,絕大部分關於三國題材的翻拍或是對各種人物故事的「創新改編」均難以得到觀眾認可,無不慘淡收場。

數據來源:豆瓣

近十幾年關於三國題材的影視作品,僅有2010年拍攝的《三國》以及去年的《軍師聯盟》《虎嘯龍吟》在口碑上得到觀眾認可。可見,這個家喻戶曉的IP,如同《西遊記》以及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觀眾面對這些作品雖然不需要製作方進行大量的宣傳科普,卻難逃觀眾挑剔的目光。為觀眾熟知,反而讓任何超越人們平常理解框架之外的創新,都具有極高的風險性。

就拿2017年年底熱播、被冠以良心劇的《虎嘯龍吟》為例,第19集中司馬懿穿女裝讀《出師表》將諸葛亮氣得吐血,本是一段二人精彩的博弈片段,卻由於許多觀眾誤認為該劇故意玷污諸葛亮、洗白司馬懿而遭到大量豆瓣用戶報復性的1星評論。三國題材的創新之難可見一斑。


「少年+熱血」,打開三國的另一種可能

目前看,對於三國題材的IP開發,存在一種主流思路,即在尊重三國歷史的前提下,以某個核心人物為中心重新展開對歷史地敘述,通過人物的複雜性展現歷史的進程。這其中的代表便是去年同時收穫流量與口碑的「大軍師司馬懿」系列。在這些劇中,歷史與虛構的比例大致「七三開」。

而《三國機密》則完全是另外一種全新的思路:即通過探尋歷史的細節、模糊之處,重新構建一個新的故事。雖然披著三國的外衣,但其本質卻是虛構的。在這類劇中,歷史與虛構的比例顛倒過來,呈現「三七開」的局面。

號稱「馬親王」的馬伯庸,正是這類故事創作者的代表。以《三國機密》為例,當你讀完故事的梗概,如果你接受它,就必須強迫自己接受一個觀念:不能以歷史正劇,而是要以虛構劇的標準來看待這部另類三國劇。

東漢末年,靈帝寵妃王美人誕下雙生子,因遭何皇后迫害,對外稱只生一子劉協,另一個兒子劉平則被人偷偷帶出,密養宮外。十八年後,各路諸侯互相征伐,傀儡皇帝劉協重病沉痾,為挽救大廈將傾的漢室,他密詔劉平回宮,替代自己復興漢室。從來不知自己身世的劉平,與從小一起長大的司馬懿,踏入了不可知的戰場。在曹氏集團親信滿寵、郭嘉等人圍繞劉平的身世展開偵查時,劉平在皇后伏壽等人的幫助下化解了一輪又一輪的危機。最後關頭,劉平認清了一個時代的變更已不可改變,他用不戰的方式,取得了最大勝利。但與其政見不同、手段狠辣的司馬懿,卻與之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後劉平在穩定了中原的和平局面後,與伏壽在民間行醫濟世,教授兒童。

而在看完前六集後,《三國機密》帶給我兩種強烈的感覺:

一是故事新。馬伯庸本人是一個歷史通,它依託歷史又不拘泥於歷史。同時,編劇常江也是《軍師聯盟》的編劇。兩人對該劇的加持使得這部《三國機密》沒有聚焦劉關張、魏蜀吳這些常見的主角,而是講述最不起眼的一個人物:「挾天子以令諸侯」中的「天子」——漢獻帝劉協,講述劉協與伏皇后如何為挽救漢室作出自己的努力以及各派勢力之間錯綜複雜的鬥爭。

二是人物新。《三國機密》中,漢獻帝劉協的親生弟弟劉平,在獻帝死後以自己假冒漢獻帝繼續與曹魏集團周旋。獻帝、伏皇后、唐王妃等史書一帶而過的人物在此劇中變得鮮活起來。同時,與傳統三國劇不同的是,《三國機密》讓人物主角更加年輕化。唐人影視對《三國機密》的定位是「少年三國諜戰劇」。人物的少年化,某種程度上實現了歷史的降維:在卸掉歷史事實本身給予劇集的重負的同時,保持權謀的詭譎與戲劇的張力。

人物、故事的大膽創新,極大的突破了普通觀眾所理解的三國歷史框架。因此,從故事本身的角度來看,《三國機密》將註定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口碑。如果你以歷史正劇的標準看待《三國機密》,那麼你一定會對這部給漢獻帝配上「狸貓換太子」情節、漢獻帝與司馬懿兄弟情深的橋段破口大罵、嗤之以鼻;但如果你將《三國機密》看作一檔全新的、對歷史細微處進行大膽猜想的燒腦劇,那麼《三國機密》一定會持續地吸引你的目光。


優點與缺陷,十分鮮明

從場景、道具、服裝、演員的演技以及劇情本身來看,《三國機密》目前的表現大致在及格線以上,一些方面甚至可圈可點,但它離真正的爆款也存在一定的距離。

從道具、場景、服裝、配色這些視覺呈現來看,《三國機密》在盔甲、服飾、禮儀等方面儘可能地還原了歷史,配色也沒有明艷媚俗,總體給人一種精緻感。同時,劇中使用的BGM恰到好處,常在細微處烘托劇情中不斷變化的氣氛。雖然啟用了諸多年輕明星,但在細節上沒有粗製濫造,保持了一個歷史劇應有的格調,這些方面確實是《三國機密》帶給人的驚喜。

關於演技,這是迄今為止對於《三國機密》評論兩極分化最為集中的區域,尤其是主角馬天宇。對於馬天宇來說,一人分飾兩角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去年依靠《白夜追兇》翻紅的潘粵明,不正是靠著自己一人分飾兩角的精湛演技征服了觀眾。在《三國機密》中,馬天宇分別飾演真正的漢獻帝劉協以及扮演假漢獻帝、實則為其弟的劉平。劉平能否扮演好劉協,克服自己過於仁慈的性格繼承皇兄遺志、興復漢室是《三國機密》劇情中最大的張力和最重要的主線。

不過,從前六集來看,馬天宇作為主角,其表演還是過於「弱」了,很難撐起劉平這個角色的豐富性。馬天宇把劉平本身較為羸弱的性格完全演繹成了對戲時氣場的弱小,使得宮廷權謀、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氣氛與節奏總是被他的「弱」所打斷。

譬如,在劉平面對養父被斬斷一條胳膊等一系列變故時,他的表情總是過於冷靜,幾近於面癱。

面對伏皇后對他的指責,他總是報以「我錯了」這句十分現代口語化的句子加以回應。

此外,劉平的人設本身應是一位心懷仁義與善良的人,但在劇中卻被表現得過於柔弱,導致人物本身的張力沒有顯現出來。人設不討喜、演技又有所欠缺,對比萬茜飾演的伏皇后,馬天宇飾演的劉平存在感降低了不少。不過,到了第六集,馬天宇扮演漢獻帝斥責滿寵的一段戲,大致能夠展現出真實的漢獻剛毅果決的一面,讓觀眾對接下來馬天宇的表演還存留著期待。

另一個存在爭議的是韓東君飾演的司馬懿。講道理,有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珠玉在前,觀眾對司馬懿這個角色顯示出來的巨大差別必定格外敏感。韓東君版的司馬懿從年少時就像開掛一樣自帶「上帝視角」,那種看透時局、所有人都能被我利用的人設使司馬懿這個人物本身的豐富性、層次性降低了不少。

萬茜演繹的伏皇后自然是本劇中的演技擔當。在漢獻帝臨死託孤之時,她是臣;在教導劉平和布局復興漢室的棋局時,她是皇后;在寢宮裡與劉平獨處時,她又展現出女性柔情的一面。總之,她把伏皇后的形象演繹的有血有肉,展現出了一個史書記載之外不為人知的一面。

同時,馬天宇和萬茜促成的帝後CP線也暫時承包了《三國機密》前幾集的所有笑點,帝後CP在涉及人倫關係方面的表演確實非常容易吸粉。

《三國機密》中配角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人民的名義》里的「季檢察長」飾演的中常侍張宇讓觀眾看到了老戲骨的功力深厚。在配角里,楊修的恃才狂傲與滿寵的陰險狠辣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從劇情來看,比較令人詬病的是節奏略顯拖沓。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有較多的「賣腐」情節。尋找腐點、耽美,這本應是粉絲的事,而不是編劇的事。刻意的賣腐反而會偏離劇情燒腦的母題。

總得來說,這部被唐人影視寄予厚望的翻身之作,《三國機密之潛龍在淵》本身是一個吸引人的故事,但它需要觀眾拋棄既有的理解三國歷史的框架。只有不帶偏見地接納這個虛構故事的合理性,你才能體會到劇情中諜戰、燒腦的魅力所在。它或許有瑕疵,但依然值得一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1號 的精彩文章:

越來越多的文化類節目,離「現象級」有多遠?
國產劇愣是把觀眾逼成編劇,視頻網站是時候關注「成熟」劇了

TAG:傳媒1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