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陽卧龍崗漢碑亭珍藏三通世所罕見的漢隸珍品,可謂南陽書法藝術寶庫的源頭

南陽卧龍崗漢碑亭珍藏三通世所罕見的漢隸珍品,可謂南陽書法藝術寶庫的源頭

南陽自古崇文重教,書法之風興盛。南陽卧龍崗碑刻書法藝術匯歷代名家之手跡,集古今書法之大成,經過近兩千年的積澱,成為內涵豐富的書法藝術寶庫,不僅是一部厚重的卧龍崗文化史,也是一部多姿的南陽書法史,可謂南陽書法藝術的源頭。

漢碑亭建於1959年9月,位於南陽卧龍崗東漢歷史蠟像館門前,木質結構,挑角攢尖頂,頂用灰瓦鋪蓋,四周有迴廊。亭內嵌有東漢《張景造土牛碑》《漢故郎中趙君之碑》《李孟初神祠之碑》,均為世所罕見的漢隸珍品,堪與漢代著名的《史晨碑》《乙瑛碑》《曹全碑》相伯仲。

《張景造土牛碑》,又稱《張景碑》,1958年在南陽故城南城門東側出土,為東漢延熹二年(159年)所立,保存較好,可識218字,是研究東漢歷史的重要資料,碑文反映了東漢時期「急政暴賦,賦斂不時」的嚴重情況。碑體結構嚴謹,體勢開張,波磔自然,筆勢疏放;書法風格秀麗典雅,簡淡沖和,無矯揉造作之態,是東漢時期隸書代表作之一,亦是目前南陽境內所知年代最早的書法碑刻,是承古篆、下開楷體的漢代隸書碑群重要代表。著名書法家徐無聞臨《張景碑》時曾感慨:「《張景碑》之精者,在《史晨》《曹全》諸碑之上。」此碑拓片曾於1973年在日本展出,受到國外書法愛好者的讚賞和重視。

《漢故郎中趙君之碑》,又名《漢趙菿碑》,1937年發現於南陽城東李相公庄明代主事李潤墓側,立碑時間已無,但碑旁第三條弧線上有隸書陰刻「建武四年政於此□王」題記,有學者據此認為,此碑立碑時間當在東漢初年,不會晚於東漢建武四年(28年)。碑刻內容為歌頌趙菿功德,該碑行筆挺勁飽滿,結體沉穩,章法疏朗,字型緊密,氣息於《鮮於璜》《乙瑛》二碑之間,為東漢初年漢隸典型風格的代表之作。

《李孟初神祠之碑》系清乾隆年間因白河水漲衝出,後又入土。道光初年白河漲水塌岸時再次出土,居民以其有穿,被置於井池側安裝轆轤汲水。清咸豐十年(1860年),河南學政景其浚寄書南陽知府金梁索取此碑拓本,金梁在南陽縣任伯雨家訪得此碑,稱「碑本宛南名跡」,後移至南陽府衙,並在碑下漫患處刻了題跋。之後,南陽知府傅壽彤在南陽府衙為其建亭保護,該碑1959年入藏漢碑亭。此碑刻於東漢永興二年(154年),共存55字,余皆殘缺不可識,其內容是頌宛令李孟初有德政於民,義民為之立祠紀念。此碑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首見著錄,此後名家爭相著錄,畢沅《中州金石記》、武億《授堂金石跋》、王昶《金石萃編》、楊震方《碑帖敘錄》等書中均有著錄。其書法疏秀多姿,渾樸圓勁,氣宇軒昂;字形有長有扁,儀態自如,堪稱漢隸之中上品。

漢隸,即通行於兩漢的隸書,廣而言之,包括兩漢碑銘隸字及竹木簡牘墨跡。漢碑的極盛時期是在桓、靈之際,這時漢隸已發展到成熟階段,漢碑的精美程度達到高峰,這一時期留下了最為豐富的書法遺產。平時所說的「漢碑」,主要就是指這一時期的碑刻。僅在桓帝(146—168年)、靈帝(168—189年)不到半個世紀的時期里,各具特色、富有極高藝術性的名碑,就產生了數十種之多,《張景造土牛碑》和《李孟初神祠之碑》都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碑刻。

總的來說,漢代是一個政治統一、經濟繁榮、文化發達的時代,書法亦呈現處蓬勃生機,東漢尤為突出。東漢士大夫好名成風,死後厚葬,皆立碑歌功頌德,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曾記載:「自後漢以來,碑碣雲起。」這種社會風尚為書法家提供了用武之地,故書碑者多為當時的書法高手,《李孟初神祠之碑》和《漢故郎中趙君之碑》碑文所述內容均屬此類,於是,隸書在漢代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漢代不少帝王都學書善書,並大力擢拔書法人才;漢代還將書法作為選吏標準之一。「以書取人」既是國家制度,又是入仕途徑,善書或選為史官,或任以書吏,這種制度有力地促進了認真學習書法風氣的形成,書法人才得以大量湧現;書法教育在漢代從宮廷到地方都得以廣泛展開,各學館設有書法課程,民間書手也頗受重視。

《張景造土牛碑》等三通漢碑在南陽地區集中發現,也與東漢南陽書法名家的大量湧現有著密切聯繫。南陽作為光武帝劉秀的發跡之地,在「南都」「帝鄉」的政治光環照耀之下,書法藝術亦進入極盛時期。漢光武帝劉秀不僅愛好書法,且本身書法也頗有名。《書法論》云:「其手賜萬國者,皆一札十行,細書成文」。劉秀貴為至尊,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因此他的子孫,包括他的后妃也有不少善書之人,見諸史冊者不下10餘人。於是,全國上下,爭相效仿,寫隸書就形成一種社會風尚,湧現出一大批書法名家。東漢南陽人師宜官就是其中之一,南朝庾肩吾《書品》列師宜官書法為上品,唐張懷瓘《書斷》說,漢靈帝徵集天下工書者於鴻都門,至數百人,八分書以師宜官為最,列他的八分書為妙品。南陽卧龍崗漢碑亭所珍藏的三通漢碑,雖沒有留下書寫者的名字,但觀其書法風格及藝術水準,當為東漢時期南陽本地的書法名家,並帶有濃郁的南陽烙印和歷史痕迹,流傳於世,可為南陽古代書法成就的傑出代表,並彰顯出南陽漢代大郡的無盡風采。

漢碑法度謹嚴,成熟完美。觀近、現代隸書大家,無不都是取法於漢隸之宗漢碑。漢碑亭里所珍藏的三通漢碑,折射出南陽東漢時期的書法成就,成為南陽卧龍崗一道獨特的藝術風景,也成為南陽書法藝術的一座巍峨高峰。

本文選自李遠文化散文集《訪古尋蹤卧龍崗》,原題為《漢碑亭里話漢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夢華錄 的精彩文章:

TAG:三國夢華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