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櫻椒高產栽培技術

三櫻椒高產栽培技術

栽培技術

扶溝縣是經濟作物種植大縣。近年來,隨看棉花面積的逐漸萎縮,另一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三櫻椒越來越受農民朋友的青睞。三櫻椒果皮光滑油亮,優質、抗病、特高產,經濟價值高。現將其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育苗

三櫻椒應先育苗後移栽,育苗以小拱棚育苗為主。具體做法如下。

(1)小拱棚的修建

選擇地勢開闊、避風向陽的地塊建造小拱棚,可在預留好的套種地建造。棚寬1.5~2米,棚高0.5米,最好建造成南北走向。

(2)營養土的配製

三櫻椒幼苗適宜微酸至微鹼性土壤,應用70%的肥沃園土,加30%的腐熟廄肥混勻即可,土壤不宜過於黏重,過黏要摻沙土。

(3)播種時間

育苗播種時間應該在2月中下旬至3月5日前,雨水過後驚蟄以前。

(4)播種

播種應澆足澆透底墒水,澆透水後應等表面無積水後再進行播種。播種可採用撒播或條播方式。撒播應撒均勻,不要讓種子重疊。然後用過篩的細土覆蓋,厚度以一扁指為宜,大概l厘米左右。播種覆土後,為避免倒春寒帶來的低溫影響發芽率,最好覆蓋內膜,然後在拱棚上蓋透光度較好的塑料薄膜。

(5)苗期管理

苗期初期的管理應做好保溫防凍,保證一播全苗,苗全苗壯中期通過放風、噴水調整溫、濕度,防止燒苗、閃苗和倒苗。

間苗、拔苗和覆土

當幼苗子葉展開時,如果密度過大,要間苗,苗距1.5厘米,當三櫻椒長到2~3片真葉時,進行第二次間苗,苗距3~5厘米。

放風

由於中午溫度較高,高溫會造成燒苗,幼苗生長到4~6片真葉之後,要放風,放風選在晴天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

水肥管理

由於溫度較高,苗床表土乾燥較快,當秧苗發生萎蔫時,應及時澆水。第2片真葉開始應每周噴一次葉面肥。

2. 栽培技術

(1)合理施肥,精細整地

茬口選擇

三櫻椒重茬種植會造成抗病性降低,產量不高,最好選擇未種植過三櫻椒的地塊種植。三櫻椒怕水淹,低洼積水地不宜種植。

施肥

整地前應施足底肥,底肥以磷鉀肥為主。可用高磷、高鉀的辣椒專用複合肥。三櫻椒是忌氯作物,應選擇硫酸鉀型複合肥。

整地

整地要精細,整地時要深耕細耙,不要有坷垃。耕地深度在25厘米為宜。然後起壟覆膜,覆膜時可用覆膜機,要把薄膜拉緊蓋好,周邊用土壓緊、封嚴。覆膜時,可用含有除草劑的藥物薄膜。覆膜應提前一周進行,以提高低溫。

(2)壯苗早栽,合理密植

移栽時間

一般在5月1日前後,氣溫穩定回升到15℃時左右時儘早移栽。

移栽方法

移栽前要澆水,苗床內要澆透水,以便起苗時多帶土、少傷根。起苗是要輕拿輕放,避免傷苗。移栽時要把秧苗栽到埂上,每埂栽兩行,先在地膜上挖成一個個定植孔,然後把秧苗栽到定植孔內,再用土壓實。栽後立即澆水。

合理密植

大田栽培宜密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每畝栽6500~7000株。

3. 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三櫻椒追肥一般在三櫻椒進入結果期進行,三櫻椒需肥量大,要滿足它對肥料的需要,才能獲得高產。

追施含有機肥、腐殖酸的複合肥,或用三櫻椒專用肥。如遇到乾旱天氣應及時澆水。如果缺水,產量會受很大影響。切忌晴天中午大水漫灌,更不能澆後田間積水。在低洼易澇地塊要特別注意排水防澇。

(2)中耕除草

三櫻椒移栽緩苗後,如果沒有選用含有除草劑的藥物薄膜,要及時噴施除草劑,防止雜草生長。除草可結合中耕進行,但不要損壞地膜。

(3)打頂

打頂能限制主莖生長,促發側枝,防止旺長,以奪取高產。打頂時間應在移栽緩苗後5~7天。

4. 適時採收,搞好晾曬分級

三櫻椒因簇生,成熟集中,一般在果實全部成熟時整株拔下,一次性採收,晾曬分級。

病蟲害防治

1. 蟲害

危害三櫻椒的主要害蟲有蚜蟲,棉鈴蟲、菜青蟲等,可用蚜蟲凈、秋風掃(高效氯氟氰菊酯)等防治。

2. 病害

危害三櫻椒的主要病害存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瘡痂病、軟腐病等可用百菌清、多菌靈、農用鏈黴素、新植黴素等防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靈農村新天地 的精彩文章:

早春辣椒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TAG:萬靈農村新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