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19世紀初與拿破崙齊名的科學家——洪堡

19世紀初與拿破崙齊名的科學家——洪堡

19世紀初拿破崙率軍隊席捲了整個歐洲,建立威名赫赫的法蘭西帝國。其北部的普魯士當時並不強大,所以在國際重要會議上普魯士總會派一名地理學家出席,藉以獲得更高的聲望與地位。這個人就是亞歷山大·馮·洪堡,在對美洲的考察上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那個時代人們甚至把他稱作與拿破崙齊名的人物。

圖片來自於網路

1769年秋天,亞歷山大·馮·洪堡出生在柏林郊外的一個貴族莊園里,父親喬治是普魯士的一名宮廷大臣。由於顯赫的出身洪堡從小擁有多個家庭教師,使他受到了超於眾人的教育。在母親眼裡,哥哥威廉要學習法學將來做一個外交使節,而弟弟亞歷山大應該學習經濟學繼續家族的富裕。但讓母親頭疼的是:她這個小兒子偏偏對大自然充滿了興趣,僅僅是莊園里的花草樹木就能吸引著他。漸漸長大,他喜歡上了地理學,總想著有一天可以離開家去探尋外面的世界。正如他回憶小時候說的話:

「看地圖和讀旅行書籍時常會引起一種不可遏制的神秘的想像力,似乎我與遙遠的地方和事物建立了一種形影不離的聯繫。每當想到我可能被迫放棄看到在南半球上空閃爍的光輝星座的一切希望時,我的心總不免陣陣發痛。」

18歲時,洪堡離開了莊園,到法蘭克福大學裡學習。他發現在那個時代天文、物理、化學等科學無論是理論還是技術、儀器上都有了較大的突破,但是自然方面的研究卻僅僅停留在有限的表面描述。洪堡便決心去人們不了解的地方旅行,考察,研究那裡的奧秘。在大學裡他遇上了影響他一生的兩位老師。一位是跟隨庫克船長探險過的喬治·福斯特,另一位是《魯濱遜漂流記》的德語翻譯者。他們向洪堡分享了自己的海外經歷,並對這個年輕人的想法表示讚賞,洪堡去遠行的夢想也更加堅定了。

1796年,洪堡的母親去世了,洪堡也再不用顧慮家人的擔心,他終於可以漫遊世界。他變賣了家產作為旅行的經費,他想要去非洲的尼羅河,也想前往遙遠的亞洲還有新大陸美洲,但拿破崙與埃及正進行激烈的戰爭,讓他的出海計劃屢屢泡湯。幸而,在兩年後在他一次大膽遊說下,西班牙國王終於允許他在南美的殖民地區進行自費考察。他滿心歡喜地登上了「畢扎羅」號巡洋艦前往夢寐的南美洲。

雖然哥倫布開拓美洲已有三百年,但人們對這塊新大陸還並不熟悉。洪堡的船停靠在委內瑞拉的庫馬納,一上岸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無比高大的椰子樹,奇形怪狀的花,天藍色的螃蟹,金色的魚和鳥,來來往往的老虎、猴子、鱷魚……這裡的一切都讓洪堡感到無比新奇,他簡直想沉醉在這個新世界裡。

但洪堡很快清醒過來,他來這裡不是為了獵奇和享受,而是進行科學考察,他要寫一本「關於科學而不是關於個人的遊記」。他首先觀測了當地的星座和日蝕,在過程中他被晒傷了臉。可洪堡顧不了那麼多,他急切地去了通古拉瓦火山進行考察,他發現火山爆發時噴出的熱水比岩漿還要多,分析並指出了地殼運動與地質構造的關係。

歐洲的人們都曾聽說過亞馬遜河是一條含水量巨大的長河,然而這條河發源於哪,它的上游又是什麼樣呢?為了揭開這個謎底,洪堡和一位植物學家同伴一起深入了亞馬遜河上游地區,那個極其潮濕且凶獸遍布的大叢林中。為了採集這裡的動植物標本,考察觀測土壤、岩石類型以及風力大小、氣候變化等數據,他們坐在印第安人的小木筏在陰森森的河流上來回穿梭。在岸上他們常常會遭到野獸的襲擊,而在水裡還要時常提防著鱷魚和電鰻。等到夜晚他們還要忍受蚊子和飛蟲的叮咬去進行天象星座觀察和寫作。沒有食物的時候他們得吃香蕉、木薯甚至螞蟻。若是遇上一場暴風雨就糟糕透了,因為他們的船只能遮一小部分。

圖片來自於網路

考察完亞馬遜河等地後,洪堡又回到庫馬納。他原本計劃從墨西哥橫渡太平洋去一趟去菲律賓群島,可到了古巴,洪堡突然覺得南美洲還有好多地方沒有考察,便決定折回南美大陸。這次他們先後到達了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和智利等國家,1802年,洪堡還親自在欽博拉索山峰攀登了5762米的高度,那可是當時人類所到達的最高點。在此過程中洪堡發現了氣溫隨著海拔的增高而降低,找出氣候在垂直方向上變化的規律,這實在是令他興奮的事情。等到他們走到秘魯首都利馬時,洪堡已經搜集了幾十箱子防腐的昆蟲、植物標本還有不計其數的岩石。他翻開了一路上作的筆記,回憶起這5年驚險的美洲之旅,他感動的流下了眼淚。他覺得是時候回歐洲了,他要把這些資料帶回去,相信經過整理分析他還能發現更多規律。

在他去美洲的5年里,歐洲充滿了他的傳說,人們對他的旅行經歷津津樂道,也有人傳聞他死在了那裡。1804年洪堡回到巴黎重現在人們面前時,簡直像一位凱旋的將軍!他帶回來了十幾本筆記和成千上萬條天文地理氣象觀測數據,他行囊里6000多個植物標本里有2000多個是歐洲植物學家從未見過的。這一趟經歷中他見到了無數人們所未見過的事物,發現了無數自然界里的規律,他幾乎成了最博學的人。在人們心中,即使是拿破崙,也不過如此啊!

圖片來自於網路

洪堡回到歐洲後,於生命最後的近20年光景中,埋頭撰寫了一本科學巨著——《宇宙》。這本書共分五卷,描述了客觀和主觀的自然世界,討論了各個時期的天文現象以及地磁和地球物理現象,立足於自然力統一的思想將整個物質世界進行大綜合,這不僅僅是知識的積累按照他的話就是:尋找一個自然的靈魂。但在他爭分奪秒寫第五卷的時候,漸漸感到精力不支,終於在1959年5月6日下午兩點半離開了人間,享年90歲。

《宇宙》給後世留下了深遠的影響,為近代地理學奠定了基礎。達爾文正是靠洪堡的啟發,運用測量等手段產生了《物種起源》。雖然洪堡的名聲在因某些歷史原因下漸漸淡化,但他的自然觀點卻滲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中。我覺得,在如今這個重視科學的時代下我們應該重新記住這個偉大的人物。

圖片來自於網路

亞歷山大·馮·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德國科學家,與李特爾同為近代地理學的主要創建人。

主要成就:發明等溫線、等壓線概念,繪出北半球等溫線圖,指出氣候不僅受緯度影響,而與海拔高度、離海遠近、風向等因素有關;

創立植物地理學,發現植物分布的水平分異和垂直分異性;

首次繪製地形剖面圖;發現秘魯寒流(洪堡寒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蝌蚪五線譜 的精彩文章:

一周吃四次南瓜,變成「小黃人」,中毒了?你吃你也「黃」
想要阻止打噴嚏,按住上嘴唇試試

TAG:蝌蚪五線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