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土木堡之變中明軍五十餘萬人被殲?

土木堡之變中明軍五十餘萬人被殲?

原標題:土木堡之變中明軍五十餘萬人被殲?



  覃仕勇


  土木堡之變絕對是明朝歷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這場變故中,明朝最為精銳的三大營部隊被毀,明朝軍火武器研發被大大阻礙,明朝皇帝被俘,明朝開國武人勛貴集團和靖難功臣集團基本被一網打盡。

  上述幾項,後果最嚴重的是最後一項。


  因為,自此之後,明朝文官集團一枝獨大,成為了國家的主宰。文官集團的大本營是在富庶的江南地區,無論是農業還是工商業,國家都徵收不上應得的稅收,導致明廷財政日漸匱乏。到了明後期,東北、西北地區出現了天災人禍,明廷終於無力支撐,最後崩盤,突然猝死。


  不過,這裡面的前因後果太過隱秘,並不容易覺察得出。


  長期以來,人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第一項,即明朝軍事力量遭受到的重創,普遍的認識是:明朝軍事從此元氣大傷,一蹶難振,對北元的戰略不得不由攻轉守,強盛的明朝帝國也就由盛轉衰。


  那麼,明朝到底有多少兵馬毀於這場戰難中呢?


  傳統的說法是五十萬。


  不過,這個數字是很可疑的。



  大家知道,決定明朝命運走向的戰爭是薩爾滸大戰。該戰,明朝投入的總兵力號稱是四十七萬。但薩爾滸大戰中明朝所動員起來的兵力在史料中歷歷可查。其主要來自宣府、大同等九邊重鎮,此外,還有川廣、山陝、兩直、浙江、永順、保靖、石州各處。除去前來吶喊助威的同盟軍海西女真葉赫部兵、朝鮮兵不計,全部明軍不過才八萬八千人左右。把八九萬人吹噓成四十七萬,這水份真夠大的。之所以這麼吹,主要是長自己氣勢、滅敵人威風。


  即使這樣,為了聚集這八九萬人,萬曆皇帝於該年八月發起動員令,到十二月軍隊才完成集結。

  對比一下,就不難得出結論:土木堡之變中被殲明軍絕不會是五十萬!


  那麼,土木堡之變中明軍到底損失了多少人呢?


  儘管谷應泰的《明史記事本末》言之鑿鑿地說成是「官軍五十萬」,范文瀾《中國通史》等等現代研究文獻作品也沿襲此說,一律記為五十萬。但作為史學權威的《明英宗實錄》卻是含糊其詞地記成「官軍人等死傷者數十萬」,《明史英宗前紀》也跟著記「師潰,死者數十萬」。其餘葉向高的《四夷考?北虜考》、何喬遠的《名山藏》也同樣只說是「數十萬」。徐學聚、查繼佐等人也許感到損失人數是一筆糊塗賬,在《國朝典匯》、《罪惟錄》等書乾脆不記人數,而著眼於記錄損失的「騾馬」,說損失了騾馬「二十萬匹。」


  那麼,損失「五十萬」之數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呢?


  有人推測是劉定之。


  因為現存的諸多資料書中,劉定之的《否泰錄》最早提到:「官軍私屬共五十餘萬人,出居庸關抵宣府。」


  可是,劉定之自己也承認,「五十餘萬」的說法是來源於「目擊耳聞」,他所參考的資料是「楊善、李實所述《奉使錄》,錢溥所撰《袁彬傳》」。其實,李實《李侍郎使北錄》並未記出徵人數,楊善《奉使錄》和錢溥《袁彬傳》現在已經失傳,而從《袁彬傳》的題目看,應該是錢溥根據袁彬著的《北征事迹》的記述並對袁彬其人生平作傳,而《北征事迹》里並沒有官軍出徵人數的記錄;楊善的《奉使錄》記的是英宗被俘後的事,應該也不會涉及官軍出徵人數。


  所以,「五十餘萬」之說,其實是劉定之「目擊耳聞」了一些道聽途說,並結合自己的主觀猜測所得出的數據。


  劉定之是《明英宗實錄》副總裁,他在修《實錄》時不記「五十餘萬」之說,就說明他對這個數字是不敢確認的。


  當然,在《否泰錄》記「五十餘萬」,他也打了個馬虎眼,說這五十餘萬人涵蓋了「官軍」和「私屬」兩部分,官軍是指正規軍,「私屬」是指的是私人的家屬、家丁,後勤服務人員。

  至於被殲人數,也只記「師損失大半」。


  既然眾多史料或語焉不詳,或數字龐大得讓人難以置信,那麼,根據現在史料,能不能推斷得出在這場變故中的明軍規模呢?


  還是從《明實錄》來推吧。


  《明實錄》的記載是,參與行動的是「在京五軍、神機、三千等營」。


  「在京五軍、神機、三千等營」,是指屯駐在京師的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統稱「三大營」,屬於京營正式編製。


  剛開始建制京營那陣子,稱大都督府,後改名五軍都督府,由明太祖親手組建,「分教四十八衛卒」,兵員為「二十萬七千八百有奇」。


  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明朝實施兩京制,京營一分為二,分為京師(北京)京營和南京京營。


  京師京營增設為「七十二京衛」,按上述比例計算,在北京京師京營士卒滿額應該有三十一萬一千七百人。



  京營中的主力是五軍營,但其成員構成比較複雜,既包括正式屬於京營的京師衛軍,還有不隸屬於「七十二京衛」的班軍。

  班軍為地方軍隊,實行輪班制度,每半年換一班到京師履行戍衛責任,所以稱班軍。


  按《明實錄》載,宣德元年的班軍為十六萬人,則每班為八萬人。


  也就是說,京營的軍隊,由「七十二京衛」的三十一萬一千七百人加上八萬到京師履行戍衛京責任的班軍,共有三十九萬一千七百人,再加上各種「私屬」,大約是四十萬的樣子。


  永樂時,明成祖屢次對北元用兵,京營的兵額應該維護在這個數字之上。但正統年間軍隊的缺額很大,則實際人數絕對比這個少。


  譬如在宣德三年閏四月,陽武侯薛祿在整治神機營部伍時就有提到「缺伍至七萬五千有奇」。宣德五年十二月,成國公朱勇也說舊時五軍營人數不足,要從大同等處調補,使五軍總有五萬七千餘人。


  那麼,正統朝的京營兵額到底有多少呢?


  《明英宗實錄》記,正統元年閏六月,五府六部議巡撫侍郎于謙所奏「在京選操官軍已十萬餘」。于謙的意見是,有這十萬餘官軍,遇警足用,不能再增,否則耗費錢穀太多,國家負擔沉重。于謙甚至建議把十六萬班軍分為三班,每班為五萬人,以減少國庫的開支。


  于謙建議沒有通過。那麼,當時的京營總兵額就是「十萬餘」加上八萬班軍,即十八萬左右。


  而據葉盛《水東日記》卷二二《府衛官旗軍人數》計,京衛操軍中的五軍都督府並錦衣等衛官旗軍人等都滿額的話,應該也是十八萬人。


  不過,在親征前一月,明英宗又從京營中抽調了三萬往大同、一萬五千往宣府。

  也就是說,明軍從京師出發時,京營軍隊當在十四五萬左右。



  當然,這十四五萬人不可能全部出征,必然會有一部份留守在京。


  留守在京部份,根據《明史于謙傳》記:「時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余疲卒不及十萬」。不足十萬,那就應該是五六萬左右吧。


  所以,明英宗所帶的「遠征軍」人數大概也就有八九萬上下。


  有趣的是,《李朝實錄》中也記載有關於英宗出京時的兵力說法,其原文說:「七月十七日,皇帝領兵八萬親征。」


  所以,和薩爾滸大戰中明軍宣稱的「四十七萬」類似,土木堡之變中明英宗所帶出的部隊充其量也就八九萬人左右。


  而在輾轉行軍途中,明軍也不斷作戰,軍隊不斷減員,則在到達土木堡時的兵力應該是六七萬。


  在土木堡血戰中,瓦剌重在劫掠,並不是以殺戮為主要目的,所以,明軍真正被殲滅的,也就是三四萬人左右,遠不是想像中的「五十餘萬」。


  當然,不管怎麼樣,一個國家被打散八九萬的部隊、被打傷打死了三四萬人,損失還是很慘重的。


  如薩爾滸大戰過後,明朝國勢江河日下,最後就走向了滅亡。


  土木堡之變,賴有名臣于謙,力挽狂瀾,終於使大明王朝劫後重生,挺了過來。


  于謙實在堪稱中流砥柱。



  最後補充一下:扈從英宗北征的李賢,在土木堡王師覆沒之時逃了回來,後來著有《天順日錄》,其中記錄這場災難的文字是:「二十萬人中傷居半,死者三之一,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由於李賢是當事人,則他所提到的「二十萬人」也很受一些人重視。但李賢當時不過是一個文選郎中,並不是很清楚出徵人數的,「二十萬人」,也是他回來後按道路所傳所記。另外,《天順日錄》的感情色彩非常濃厚,史家稱其「毀詆頗為失實」、「頗與正史不合」、很多該記的事都「諱而不言」、而且多「愛憎之見」,所以,不必當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覃仕勇說史 的精彩文章:

TAG:覃仕勇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