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造物工廠
被假貨以及劣質商品困擾的拼多多出手了。
「十年前,電商平台的治理邏輯是好的往上升,差的慢慢淘汰。拼多多沒有時間窗口去做這樣的平台治理,我們只能用一個相對激烈的方式讓好的更快上去,讓差的更快淘汰。」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
成立兩年半,拼多多收穫了3億用戶,日訂單量超過了京東。一方面是快速增長,一方面卻是被消費者吐槽商品質量差。去年,PingWest品玩曾調查過拼多多上低價劣質服裝的由來,詳見《消費降級巨頭拼多多》。
現在,拼多多試圖證明:這些低劣商品並不是它想要的,它想要的是「實現更大人群的消費升級」,讓便宜有好貨。
但這需要拼多多在創造新的「消費升級」之前,先自己升級,除了打假,還得變成一家新的造物工廠。
打假
拼多多能夠在阿里巴巴和京東等巨頭佔領的電商市場迅速崛起,一方面是靠低價,一方面是改變了電商平台以搜索為核心的曝光模式,通過微信分享獲取更多用戶。
一位拼多多的內部人士告訴PingWest品玩,拼多多作為後來者,如果在價格上不夠吸引人是沒辦法和阿里和京東競爭的。
拼多多首創了「拼團」模式,讓在意價格的用戶通過拉人「拼團」獲得更低的購買價格,也能通過用戶間的自發傳播吸引到更多在意價格的用戶。在移動互聯網用戶下沉的趨勢下,拼多多獲得了極大的爆發力。
拼多多沒有公布用戶畫像,負責公關品牌業務的高級副總裁媒體強調:第三方數據顯示拼多多的男女比例達到平衡,一二三線城市的用戶分布也達到平衡。但是,PingWest品玩通過極光大數據獲取的數據顯示,拼多多的用戶在二三四線城市佔比更高,女性也更多——這些用戶容易被低價吸引。
主打低價也吸引了大量出售假貨和劣質商品的賣家,以中小賣家為主。以拼多多現在的用戶規模,這些賣家給拼多多帶來的負面影響,遠大於正麵價值,拼多多在打擊這些劣質賣家上手段也非常狠。
第一招是「假一賠十」,這不只是口號。拼多多員工匿名或者委託他人購買中小賣家的商品送至相關部門檢驗,發現售假後,以涉案商品歷史銷售總額的十倍進行罰款——直接凍結店鋪的交易額以及店鋪保證金。
我們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查詢發現,最近兩年,拼多多因處罰中小賣家引發的訴訟有數十起,均為中小賣家不滿拼多多假一賠十的處罰提出起訴,但均被法院駁回。
這些賣家以85後和90後居多,最小的賣家生於1996年,他們開設個人店鋪出售假蘋果充電器、假香水、假電池等,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歷史交易金額小的只有幾千塊錢,拼多多凍結店鋪交易金額的處罰幾乎給他們致命一擊。
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說:這些處罰都用於賠付消費者,拼多多沒有因此拿一分錢。
拼多多打擊劣質商家的第二招是不給流量。達達說,誰對消費者好,拼多多鼓勵誰,給誰流量。最壞事的商家想在站外投廣告獲得流量,拼多多也不給這個機會。而好的商品,拼多多免費給流量支持。
通過交易資金和流量,拼多多掌控著入駐商家。以19倍處罰和流量傾斜這樣的激烈的方式驅逐傷害消費者的商家,更激烈的是,拼多多為了治理好平台秩序,自己花錢買流量免費給好的商家,還將繼續虧損下去,除了微信支付寶支付代扣的千分之六手續費,達達都沒能說出目前其他的收入來源。
對於過去的商品質量問題,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表示:初期拼多多是沒有數據的,不像對手積累了十幾年的數據。運營兩年半之後,拼多多數據越來越健全,可以做提前的預警和更多的管控,比如降權,黑名單,灰名單,小黑屋等。
控制工廠
商品質量、服務能力都沒有保證的中小賣家不是拼多多想要的,但低價依然是拼多多需要的。
缺少這種「夠用且低價」的商品,拼多多決定自己「定製」它們。
拼多多採取的方式是:與工廠合作,推出「定製工廠」,縮減供應鏈的中間環節,打造「爆款」產品,薄利多銷。2018年3月31日,PingWest品玩探訪了兩家拼多多合作的紙巾工廠——位於江西瑞昌的可心柔和植護。
可心柔原來是老牌代工廠,此前常年為歐尚、大潤發等零售企業代工紙巾產品,植護由五個大學生室友創辦,只有四年的歷史。
在拼多多上,28包可心柔抽紙(3層100抽,180mm*122mm)才賣29.9元,平均每包售價僅為1.067元,相當於一張紙巾只有1分錢。我們找到一款3層100抽(152mm*210mm)的心相印,18包的價格是46.9元——可心柔把產品規格縮小了,但質量看上去還不錯。
可心柔的電商負責人吳立營說:他們發現許多拼多多用戶在意性價比。為此,工廠特地推出180mm*122mm的小規格竹漿本色抽紙,並將生產線遷移到原料供應商理文集團的園區內,運輸成本從300元/噸,直線下降到」8元包郵」。
理文集團在長江的自建碼頭。通過航運運輸木漿板等原材料可極大壓縮成本。
※微軟宣布重大里程碑:中英機器翻譯水平可「與人類媲美」
※iOS11被檢出新漏洞 相機掃描二維碼可能進惡意網站
TAG:pingwest中文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