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聊齋中的那些鬼故事,為什麼都發生在清明節?

聊齋中的那些鬼故事,為什麼都發生在清明節?

在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中,唯有清明節成了一個節日,是因為另外兩個我們今天已經不熟悉的節日祓禊宴飲、踏青遊玩上巳和上墳祭奠日的寒食節與清明三節時間相近,三個節日逐漸融合,但是上巳、寒食兩節日被人們所淡忘,於是「清明節」就兼具了節氣,慎終追遠、踏青遊玩的功能,成了今天一個重要的節日。

清明節亦稱其為「鬼節」,是上墳祭祖的日子。《帝京歲時紀勝》載「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挈盒,輪轂相望」。正因為清明節是鬼節,又是上墳祭祖日,所以在蒲松齡所寫的《聊齋志異》中的鬼故事大都發生在清明節。比如:

一、秀才和魚妖的人魚戀

《海大魚》 篇里有講到魚類清明上墓的風俗:海濱故無山。一日,忽見峻岭重疊,綿亘數里,眾悉駭怪。又一日,山忽他徙,化而烏有。相傳海中大魚,值清明節,則攜眷口往拜其墓,故寒食時多見之。而這一傳說風俗,衍生出人與魚妖相遇的故事:一秀才寄宿漁舟,沽酒獨酌。夜闌,偶遇言詞甚雅的於子游,歡飲至中夜,原來於子游乃清明過往拜墓的魚妖。

二、米生和神女之戀

再如 《神女》,米生蒙冤,關押在獄,出獄後田產盪盡,一貧如洗,偶遇絕代佳人神女,神女以價值百金的珠花贈予米生。一年後的清明節,米生在遊人眾多的深山再遇神女:過歲,赴郡應童子試,誤入深山。會清明節,遊人甚眾。有數女騎來,內一女郎,即曩年車中人也。

將《神女》 與 《青鳳》 對比發現,兩文皆是人 (男子) 與異類相遇、相戀,皆在「夜暮」之時相遇,然後女子飄然而去,男子不知其所往,日夜戀慕。但都無意中於「清明」巧遇,只是《青鳳》 利用了清明上墓習俗,而 《神女》 利用了清明踏青春遊習俗。

三、耿去病和狐鬼花妖的故事

蒲松齡在 《聊齋志異》 中講述狐鬼花妖的故事時,亦有時選擇「清明上墓」這個特別時間,作為故事衍生、開展的時機和背景。如 《青鳳》 篇,主人公耿去病的清明奇遇:會清明上墓歸,見小狐二,為犬逼逐。其一投荒竄去,一則皇急道上。望見生,依依哀啼,闒耳輯首,似乞其援。生憐之,啟裳衿,提抱以歸。閉門,置床上,則青鳳也。

以「清明」為時間講述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在中國古典小說中較為常見。如 《洛陽三怪記》、《清平山堂話本》、《西湖三塔記》 的主人公奚宣贊、潘小員外都是在外出遊玩之時遇到妖精化身的美少婦,然後與女鬼同床共枕。在「三言」、「二拍」中以「清明」為時間展開的鬼故事據統計也有近三十篇。

這些鬼故事為什麼都發聲在清明呢?

一、清明節是古代女子難得外出遊玩的節日

在古代,女子們平日里都呆在深閨小院,是不可以隨意外出的。只有在清明、元宵這些特殊的節日才可以出門遊玩。《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的家鄉自然也是如此。所有的神話和故事都是一人的現實為原型的。這就讓作者蒲公聯想到女鬼們的生活,清明節也是他們出來玩的時間,和人類的艷遇自然就發聲了,就好似古代的大家小姐元宵和清明出外偶遇情郎。

二、作者的藝術手法

對於鬼故事來講,包括《聊齋》《警世通言》《三言兩拍》等作品都熱衷於「清明敘事模式」。清明節,男子外出踏青或祭祀,邂逅女鬼女妖,接下來發生一系列或美好、或荒誕、或恐怖的離奇的故事。作者們把故事都安排在清明,看似偶然,實則另有深意,所有的鬼怪故事都要有一個現實的落腳點。只有在這個落腳點,故事的真實和虛構才能讓人傻傻分不清,讓讀者覺得恍惚若真實發生,帶給讀者那種亦真亦幻、亦實亦虛的藝術魅力。

又到清明節,您是否想起了那些或恐怖、或美麗、或玄幻、或靈異的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呢?或者大家有什麼鬼故事分享呢?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欠錢不還,是這個薄情的時代讓人記住你的最有效方法
「有無」歸於「玄」,萬物歸自然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