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桑林峰:勿蹈「賀者在門,吊者在閭」覆轍

桑林峰:勿蹈「賀者在門,吊者在閭」覆轍

一個人有憂患、有底線、有敬畏,就可能「賀者在門」也「在閭」。如果心中無戒,忽視為官修養,輕視從政之德,「賀者在門,吊者在閭」就會成為一種必然。

古人極講辯證法,頗值得今人學習。

西漢文學家劉向有關「賀者在門,吊者在閭」和「吊者在門,賀者在閭」的分析,就很符合辯證法。「賀者在門,吊者在閭」,「言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故吊隨而來」;「吊者在門,賀者在閭」,「言有憂則恐懼敬事,敬事則必有善功,而福至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一個人謙虛謹慎,充滿敬畏,就能幹成事,受人尊敬,贏得口碑;倘若驕奢淫逸、驕傲自滿,就難免會出事,落得個凄慘的下場。

有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今天顯赫,明天依然光耀;今天戴烏紗帽,明天依然官運亨通,不相信福禍、安危、勝敗、榮衰會發生轉換。其實,倘若不懂節制,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獨斷專行、我行我素,今天是座上賓,明天可能就是階下囚。反之,「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一個人有憂患、有底線、有敬畏,就可能「賀者在門」也「在閭」。而如果心中無戒,忽視為官修養,輕視從政之德,「賀者在門,吊者在閭」就會成為一種必然。

西漢的霍光,壯年時立下大功,名震朝野。後來,他提拔黨羽,拉幫結派,最後整個家族被滿門抄斬。而與霍光同朝為官的張安世,身為丞相,謹言慎行、克勤克儉,一心為公、不講私恩,家族一直人丁興旺、數代不衰。

可見,由福到禍是有前提的,根本在於人變了。為官者一旦背離初心,背離為官之德,自己蛻變得怎樣快,福禍轉換就如何快。

「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春秋時期宋國大夫正考父,在家廟的鼎上鑄下銘訓:「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於是,鬻於是,以糊余口。」正考父如此謙意漣漣、恭風泱泱,輔助三位國君,得以善終。由是觀之,心存敬畏、戒驕戒躁、平和待人,才能不斷長進、贏得尊敬。

我們黨也常講,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從老一輩革命家到無數優秀共產黨人,他們之所以一生受人敬仰,與他們敬終如始,保持謙卑之心是分不開的。

周恩來同志就是虛懷若谷、謙卑自守的楷模。他堅持「戒慎恐懼地工作」,貢獻越大,越是謙虛謹慎。他說:「我們每一個人,不管過去做了多少工作,現在擔任什麼職務,沒有黨和人民,就既不會有過去的成績,也不會有今天的職務。」周恩來一生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被稱為世界上最平民化的總理。

「上天讓誰滅亡,總是先讓他膨脹。」引發質變的,皆是驕傲自滿、狂妄自大、不受制約、任性妄為之類的東西。從黨的十八大之後被查處的官員看,他們中有的是名牌大學畢業,有的是專家學者,有的是政治新星,還有的是先進典型。最終落得個令人唏噓的下場,不正是重蹈了「賀者在門,吊者在閭」的覆轍嗎?

新時代,我們黨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要求黨員幹部增強政治定力、紀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目的就是避免成為背離初心的「兩截人」。黨員幹部多學學辯證法,不忘本色、找准角色,以「螻蟻之穴、潰堤千里」的憂患之心告誡自己,以「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之心警醒自己,以「夙夜在公、宵衣旰食」的公僕之心鞭策自己,方能樹好廉潔自律「風向標」,把好潔身自好的第一關,一輩子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堂堂正正為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黨建網 的精彩文章:

任弼時:密切聯繫群眾是測量黨性的標誌
抓好五要素 培育文明人

TAG:黨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