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夢中變成鹿才能順暢交流的男女,會談一場什麼樣的戀愛?
2017年初在柏林摘得金熊獎,2018年又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匈牙利影片《肉與靈》似乎沒有引起激烈的討論,而是「低調的風光」。從貌似玄奧的片名到片頭幾分鐘的畫面質感來看,這部電影充滿了一種典型的「歐洲藝術電影」氣質:清冷、唯美、安靜,同時不免讓人有些暗暗擔心:「這會是一部悶片嗎?」
好在疑慮很快就消散了。雖然看似頂著一個宏大的哲學命題,但這部影片並沒有用龐大的格局和野心來咄咄逼人。它別出心裁卻不顯做作,古靈精怪卻不流於輕浮,讓容易落入俗套的愛情主題也迸發出新鮮的色彩。影片圍繞著屠宰場新來的質檢員——疑似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征(主要表現為社交障礙和溝通困難)的美貌女主角瑪利亞展開。在一大半的劇情中,她的人設實際上十分接近日本動漫文化中的「無口少女」。敏感、聰明和天然呆的萌屬性為她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好感度,甚至她獨身公寓的極簡布置,都烙印著典型的日式「無印風」。而沉穩老練的男主角財務總監安德則與她在映照中形成了有趣的聯繫。兩人之間一幕幕的相遇,或幽默或尷尬,都將影片節奏控制在輕快而不失懸念的基調上。
比起「共夢」這一情節上的匠心設計,《肉與靈》更出彩的是瑪利亞心靈旅程上的每個場景,特別是這位「古怪女子」獨自經歷的那些時刻,無不體現出女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的細膩心思。一開始,冷若冰霜的瑪利亞被眾人孤立,只有安德善意地在午餐的飯桌上與她搭話。心中泛起波瀾的瑪利亞不知如何回應,反而用尖銳的話語揭露安德的殘疾。而當瑪利亞獨自回到家中,她拿起兩個調料瓶搬演兩人中午的對話,每一句你來我往都記得清清楚楚。在複習中,瑪利亞的心感受到了溫暖,也感受到了刺痛。她無法再體味這遊戲的甜蜜,如同火山平靜外表下的岩漿奔流,這個貌似尋常的場景事實上已經提前揭示了這場奇妙戀愛的萌芽。
當兩人發現彼此心有靈犀的秘密之後,他們的關係向前邁了一大步。不諳世事的瑪利亞變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每當安德退卻時,她就焦急地向心理醫生詢問,她的言辭是否又出了差錯……攝影機的運動也完全伴隨著瑪利亞的心境而變化。與起初木訥的她相伴的總是散碎的固定鏡頭,彷彿她永遠凝固的眼神;而當她的心境起了波瀾,鏡頭也顯然跟著這股暖流慢慢連貫運動起來;而當她再次心如死水,攝影機則又彷彿被套上了枷鎖……不知不覺中,我們幾乎可以透過導演的眼睛感受到瑪利亞的心跳,察覺到她極為敏感的情緒。
誠然,是瑪利亞的病症讓她同時擁有了非凡的記憶能力和低下的表達能力。然而她的癥狀卻顯得毫不奇怪:在「正常人」的世界裡,這種病症的名字正是愛情。在怦然心動的時刻,不用刻意用心,我們就能將戀人的話語爛熟於心,閉上眼睛就能在腦海中再次重溫。也正是在面對摯愛之人的時候,我們才會笨嘴拙舌,詞不達意,事後又為自己的莽撞懊惱不已。在旁人看來古怪的瑪利亞之所以能引起觀者的共鳴,並不是因為她的反常,而是因為她如此「正常」又絲毫不加掩飾。
反觀劇中「正常人」的世界,有人以四處調情為樂,有人日夜擔心伴侶出軌,有人面對愛情畏縮不前。除了那位同樣被人嘲笑的老年清潔女工,沒有一個人能理解瑪利亞「一根筋」式的愛。與其說是病人,不如說她更像是個孩子。她與成人最大的區別就是非黑即白的簡單邏輯。瑪利亞的世界沒有曖昧和虛偽。唱片店的一幕很清楚地揭示了這點:假如不愛,花了大半天時間試聽的一大摞CD她一張都不會買,而一旦認準,她會連聽都不聽就買下女店員推薦的情歌。正如一旦認出愛情,她就萬分肯定,奮不顧身。在對安德幾乎毫不了解的情況下,她就已經決定付出自己的全部。這樣的愛如此純真寶貴,卻像是一團火焰,並非常人所能承受。於是,當她精心排練的表白嚇退了安德,瑪利亞的悲劇就開始了。
可以說,《肉與靈》延續了歐洲藝術電影,或者說東歐藝術電影的一脈支流,它很容易讓我們聯想起基耶洛夫斯基的《紅》和《維羅妮卡的雙重生命》,或是2013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波蘭電影《修女艾達》。提到「文藝電影」,我們往往很容易想到的就是這些電影中純真脆弱的少女。而愛與生命,也是這些電影簡單而執著的追問。如果我們要問,在這部電影中「肉與靈」究竟是什麼關係?答案或許因人而異。對瑪利亞來說,愛就是她的靈魂。當她擁有了愛,林中的鹿就會歡騰雀躍,而當她失去了唯一的愛,那麼肉體就如同屠宰場的牛一樣無足輕重,可以任由宰割。「你是否會為愛而死」對她而言根本不是一個問題。因為沒有了愛,她除了死便別無選擇。而對於安德或是其他「正常人」來說,靈魂卻常常在肉身的帶領下走進迷途,乃至始終無法得到愛的真諦。以這個思路來看,我們大可不必對《肉與靈》中看似神秘的敘事元素(「林中鹿」「交配粉」)作過度的闡釋。純真的愛不存在於任何神秘的象徵和隱喻之中,只要打開心扉,它可以是每一個人的靈魂。
文|繳蕊
本文刊載於20180330《北京青年報》B5版
※一直有好多人不服「水形」打敗「廣告牌」,咱就細掰掰那些「看不慣」與「看不 懂」
※李敖說:「我吹牛,因為你沉默」
TAG:北青藝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