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身 > 健美蠢才都覺得自己天賦很牛逼,而大神只會把自己當做天賦最差的人

健美蠢才都覺得自己天賦很牛逼,而大神只會把自己當做天賦最差的人

本文適合初級及以上訓練者

內容標籤:訓練成癮 不計後果

作者:Pete Hitzeman

編譯:Ash、C

也許你已經看過了許許多多的健身方法,聽過了許許多多的健身建議,看慣了別人的指手畫腳和所謂的金玉良言(雖然有些是胡說八道),甚至有時候因為說法太多,讓你覺得無從下手,失去方向。

但是今天我給你的建議是我從很多年的實踐中得出的經驗(都是我的心血啊!),是真真正正你需要了解的,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今天我要告訴你的是,不是每次訓練都要做到個人極限

沒有一個正常人可以做到每次都超過個人極限。

有些人意淫自己的進步速度,就是在異想天開。今天10kg,明天20kg,後天就一定要挑戰30kg,借力完成以後沾沾自喜。三天成績進步300%。

你看看那些大神,深蹲300kg,每次也只會加2.5kg試一試。

訓練的時候不怕吃苦是對的,畢竟花了這麼多錢去健身房,怎麼可以三天打漁,兩天晒網呢?

但是也有一句話叫做「過猶不及」,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極限,這是一種信號,告訴你身體已經達到了超負荷狀態並且不建議再繼續下去。

有些人為了追求更快的鍛煉效果,會透支自己的身體,練到練不動了還想繼續,這樣的結果往往的得不償失。

一項無止境的軍備競賽

我接觸過許多熱衷於把每次、每項運動都做到極限的人,(或許你也是其中一員)。

在這些人群中,我發現大部分出自於CrossFit愛好者,而且都是健身一年以內的新人。

這也難怪,當你剛開始接觸訓練的時候,總會想拼盡全力來儘快嘗到甜頭,但是「蜜月期」之後就會發現自己有多麼幼稚?

起初我以為這種現象只出現在CrossFit人群中,但是在當我看完里約奧運會發現,游泳和跑步運動員早就這麼搞了,只是一部分CrossFit圈的人把它集中發展到了新的高度。

而且我發現,這種現象也普遍出現在各種舉鐵訓練的愛好者中,在社交媒體上我經常能看到他們在拼盡全力做各種形式的超越力竭訓練,大聲喊著鼓勵自己的英文,毫無保留。

不管是跑步運動員,自行車運動員,舉鐵類運動員還是CrossFit愛好者,你都可以找到「只要練不死,就往死里練」的死忠粉。

總是練到極限的危害

我對那些人頻頻衝擊極限的人帶有這樣的疑問:

1.在休息日里你會怎麼做?是仍然堅持訓練把每件事都做到極限,還是選擇休息?

2.要把一件事情做到什麼樣的極限程度你才會停下來?極限之後還有極限!

3.這種想要做到極限的心態,對你的訓練結果真的會起作用嗎?還是只是一時爽?

4.當你想要的極限一直不來到時,你會怎麼做?一直練到嘔吐嗎?

我知道,我們中大多數人去健身房的時候並不只想隨便逛一逛,我們是想得到進步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記錄我們的訓練。我認為日誌記錄是非常有用的,它可以幫助我們保持正確的狀態,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提醒自己什麼是合理的進度。

當練到極限已經成為我們的日常追求,健身就從一種有益的運動變成了一種有害的痴迷(聽起來有點可怕)。

我們開始承擔我們不需要的風險、我們會忽略動作的技術形式,只為了多做一兩次動作,結果往往是我們需要經歷更長的恢復期和傷病期,在你最後一次訓練後卧床不起。

練到極限會讓你付出慘痛代價

進步會使人上癮,強度也會讓一個人著迷,我的妻子(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女人以及我的私人運動心理學家)會告訴我,我是一個訓練上癮的人。

我經常訓練到受傷了還不停下來,即使受傷也會咬牙繼續訓練。如果不是因為在一次極限訓練事故中我受到嚴重打擊,我現在仍然會把她的話當作空氣。

現在我作為一個成熟的運動員,知道了訓練到極限會讓你的生理和心理都付出沉重代價,特別是在你並不年輕的情況下,這種極限操作會對你的肌肉纖維、精神力量、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整體健康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

曾今,練到極限至少會影響我兩天的睡眠:

第一晚我會神經緊張,難以入眠。或者即便入睡也睡得不深。

第二晚我仍然會感覺很不舒服,整個人都被毀了。

如果你經常這麼做,那麼你最終必然會不得不放棄目標。

如果你的背部因為你的過度訓練甚至10天都做不了深蹲,那麼你應該要捫心自問,你真的對自己負責了嗎?這就是你要的進步嗎?

控制練到極限的慾望

我建議大家都來重新認識一下練到極限這件事情,每個人情況不同,所以我不能告訴你具體該怎麼做,怎麼跟蹤你的訓練,但是下面的建議可以幫助你控制自己想要練到極限的慾望。

寫下自己的長期目標和小目標。

比如你當前深蹲數據是120公斤3次,你很可能會設置一個深蹲150公斤3次的長期目標。

那麼,將這個長期目標劃分為小目標,每次訓練時進步一點點,你可能會通過20周時間達成150公斤3次。

所以,你的小目標可能是每周增加一點點重量,或者在保持負重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一點點次數。如果你具備這種「長期目標+細化目標」的理念,就可以有效避免自己在一次訓練課中無腦地衝擊極限。

(是的,也許下一周,你就能夠藉助不規範的動作和同伴的輔助完成深蹲150公斤3次......但這種訓練有用嗎?經歷過挫敗的人不言自明)

如果你設置了多個目標,那麼你要按優先順序將他們排列好。這樣你才有足夠的時間來調整狀態,比如你完全可以在一年裡同時訓練硬拉和5千米跑,但是記住當你做完800米節奏訓練和速度訓練之後,你可能已經沒有體力再做硬拉了,你就要做一些取捨,安排好優先順序。

記錄和跟蹤每一項練習。

如果你的運動項目屬於那種無法用具體數據衡量訓練的人,也可以不做數據記錄。

你可以記錄下有關訓練質量的一些細節,比如

呀!今天的衝刺過於勞累了;

哎,感覺臀部有點痛;

嘖,我在輔助項目中過於賣力了等等

這樣你依然可以通過身體告訴你的信息來調整訓練,避免練到極限。

當我們的熱情大於我們的能力,不好的事情就會隨之發生。

即便哪些靠健身吃飯、或者目的是贏得國家或國際獎盃的運動員,通常也不會總是衝擊極限,而是精通體能分配和疲勞管理。

對於你來說,就更不需要這麼拚命了。

在恰當的節點上停止訓練,改日再戰!把自己從那些拚命的人群里抽離!

不是每次訓練都需要直接衝擊自己的極限,這樣你可能不會得到任何結果,你得到的往往是挫敗和疲勞,卻沒有真正地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FitEmpire健身領域 的精彩文章:

你聞所未聞的神秘技術大合集:訓練、飲食、輔助科技

TAG:FitEmpire健身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