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不可怕,學會這些,還你健康人生!
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炎的簡稱,是指發生於不同解剖部位,以各種不同病理特點的一種疾病,包括鈣化性肌腱炎、粘連性肩峰下滑囊炎、肱二頭肌肌腱炎、岡上肌肌腱炎等,目前所說肩周炎常特指粘連性關節囊炎。主要表現為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因而又稱為「凍結肩」。又因其發病年齡多在50歲左右,又稱「五十肩」。
中醫認為,本病屈於「痹證」範疇,其發病除年老正氣不足外,加上局部感受風寒濕邪,導致風寒濕邪客於血脈筋肉,脈絡拘急而疼痛;或勞累閃挫,偏側而卧,筋脈長期受壓,以致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此病又稱為「漏肩風」。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解決肩周炎的小妙招。
一、肩周炎火針療法:
1.取穴:阿是穴(痛點或肌肉佃硬處)、背盲。操作方法:將針刺部位常規消毒,用直徑0.5mm、長2寸的鎢錳合金針,置酒精燈上,將針身的前中段燒透至白,對準穴位,速剌疾出,深達肌腿與骨結合部,出針後用消毒干棉球重按針眼片刻。在每平方厘米病灶上,散刺2~6針,每周治療2次,崛患者保持局部清潔,避免針孔感染,適用於局部組織粘連笱症悄頑固者。
2.取穴:聽宮、條口、阿是穴。操作方法:先以毫針刺聽宮、條口,聽宮直刺1寸,條口深刺2寸,不留針。後以中粗火針速刺阿是穴,點刺不留針。毫針火針並用治療肩周炎效果很好。輕型患者針治1次,癥狀即可減輕;重型患者治療時間較長,3~4次可使癥狀明顯減輕,一般堅持幾十次,亦可完全治癒。
二、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30克,當歸15克,白芍30克,桂枝15克,薑黃15克,羌活10克,伸筋草10克,紅花10克,威靈仙10克,沒藥1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黃芪甘性溫,功可補氣昇陽;當歸甘辛溫,功可補血活血止痛;白芍味苦酸,功可補血緩急止痛;桂枝甘辛溫,功可溫經散寒止痛;薑黃辛溫,功可活血通經止痛;羌活辛苦溫,功可散寒通痹止痛;伸筋草辛溫祛風通絡為其所長;紅花辛溫,可活血通經止痛;威靈仙辛咸溫,可祛風除濕通絡止痛;沒藥苦辛平,可活血止痛,諸葯互用,共奏祛風散寒、溫經通絡、活血止痛之功。
三、沙熱敷法:取適量的細沙,放在鐵鍋內炒熱,用布包裹後,趁熱敷於患側肩部疼痛處,以患者感到舒適、能耐受為度。通常每次熱敷15~20分鐘,每日熱敷1~2次。
四、姜熱敷法:應用姜熱敷法時,取適量生薑(不去皮),洗凈後搗爛,擠出一些薑汁,倒入碗中備用。將姜渣放在鍋中炒熱,用紗布包裹紮好口,在患側肩部熱敷,姜渣包涼後,再倒入鍋中加些薑汁,炒熱後再敷,如此反覆進行。通常每次熱敷15~20分鐘,每日熱敷1~2次。
五、當歸四逆湯:當歸20克,白芍20克,桂枝15克,細辛5,甘草6克,大棗10克,通草6克,桑枝15克,羌活10克,防風10克。10劑,水煎取汁,分3次服,每日1劑。當歸四逆湯是仲景為傷寒厥陰病「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所設之方。病機為血虛寒甚,氣血運行不暢。郭劍華認為凡屬氣血虧虛、寒客經脈為患的疾病,只要把握病機,用本方隨症加減,異病同治,均可收到較佳療效。他還強調,在內服中藥煎劑的同時,還必須加強患肩關節的主動功能鍛煉,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可促使肩關節功能儘快恢復。
六、手法推拿:患者坐位,先採用捏搓手法,約10~15分鐘,接著在肩髃、肩髎、巨骨、肩內陵、天宗、曲池等穴位用拇指指腹作按、掐、揉手法,然後用分筋手法推按肩關節周圍的筋絡,最後以肩關節為軸心,採用牽引、抖動、環繞、捋順、歸擠、順散手法。
肩周炎是肩部受涼或外傷後引起肩關節周圍肌肉、肌腱、滑囊和關節囊軟組織的慢性退行性病症,早期表現為疼痛,後期以活動受限為主。多發於50歲左右的患者,尤以女性為多,中醫認為本病發病原因多為年老體弱,肝腎虧損,氣血不足,以致筋失濡養,關節失於滑利,加之風寒濕邪乘虛侵入致使寒凝筋脈,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引起局部疼痛及活動障礙,此時患者可以外敷萬絡佰傦通,它由多種中草藥熬制而成對解決肩周炎問題效果很好,很多人都在用,少數患者可因外傷而誘發,如肩關節周圍骨折若固定時間太長,或在固定期間不注意關節功能鍛煉,亦可發生本病。主要的解決措施,是患肩的功能鍛煉,要忍著痛將手臂前後內外擺動或畫圈,也可面對牆壁,兩手摸牆慢慢向上抬起,每天數次,並記錄摸牆的高度,爭取逐步提高,改善肩關節的功能。疼痛劇烈的可給以熱療,或用熱水袋、熱毛巾敷肩部,並配合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或適當服些止痛消炎藥,暫時限制肩部活動。
「預防勝於治療」,平常保持運動的習慣並避免肩部受傷,就沒有機會使肩膀冰凍起來。因此,盡量活動肩膀才可以降低「五十肩」的發生。中年人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冷風直吹肩關節或睡卧露肩;
2、不要在潮濕陰冷的地方休息;
3、保持良好的活動姿勢;
4、下冬天適當進補,補益氣血,促進血液循環。
※肩周炎這樣做比吃藥還管用,用它不到3天就見效,快存!
※頸椎病、肩周炎疼痛難忍,1個穴位,舒筋活絡,疏風散邪,再不疼
TAG:肩周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