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派詩歌——《孤獨》
馮雪峰《孤獨》
哦,孤獨,你嫉妒的烈性的女人!
你用你常穿的藏風的綠泥大衣
蓋著我,
像一座森林
蓋著一個獨棲的豹。
但你的嘴唇滾燙,
你的胸腔灼熱,
一碰著你,
我就嫉妒著世界,心如火灸。
男子氣概十足的馮雪峰
背
chuangzuo
景
2018.04.03
馮雪峰是著名的革命家、作家和文藝理論家,原名馮福春。生於1903年浙江省義烏縣一個農民家庭。他早年與友人成立湖畔詩社,1922年發表處女作《小詩》感情真摯,風格清新。1925年在北京大學旁聽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和蘇聯文藝,在白色恐怖中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結識魯迅,參加籌劃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為左翼文藝的重要領導人之一。他的一生的詩歌創作可分為三個時期,一個是1921-1925年「湖畔詩社」時期,第二是1942年被囚禁在上饒集中營時期,三是1957年被錯化為右派時期。他終生從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事業,只有在青春期以及困頓時期才激發靈感進行詩歌創作,所以馮雪峰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其次才是一個詩人。
被捕入獄經過:他是唯一參加過兩萬五千里長征的作家。1937年因對王明右傾機會主義路線不滿,與博古發生激烈爭論,9月從延安告假回家,準備寫以長征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到1940年11月,他已經基本寫了50萬字的小說初稿《盧代之死》。在他被捕入獄後,這本初稿也遺失了。1941年發生「皖南事變」,隨後國民黨當局在江西上饒設立集中營,囚禁事變中談判被扣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和彈盡糧絕後的新四軍以上幹部,以及部分從東南各省抓來的共產黨員和其他愛國人士共700餘人。
當時在金華城裡一家報社工作的義務赤岸朱姓青年出於義憤,將國民黨特務的暴行寫信告訴馮雪峰。不料這封信在郵電局被國民黨憲兵查獲,憲兵逮捕了進步青年,順藤摸瓜找到了馮雪峰。但那名青年在信上寫的原名是馮福春,因此馮雪峰自稱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的歷史編輯,並堅決否認自己和共產黨有關,但還是被特務囚禁。在監獄中馮雪峰被染上回歸熱病,特務管理員怕他死在獄中晦氣,就將他轉入了「第三戰區司令長官司令部特別訓練班」,即上饒集中營。
當時的「特訓班」中校特務隊長王壽山為了考察「學員」的思想以顯示自己「管理政治犯有方」,組織囚徒編輯出版牆報,就選了馮雪峰和幾個地下黨同志中幾個文筆較好的人創作,當時馮雪峰等人私下確定了一個原則,就是不寫反對共產黨的文章,並且利用這個宣傳陣地鼓舞同志們的鬥志。馮雪峰等人做的宣傳牆報語言晦澀,表面上寫故事,實際上隱喻光明必將戰勝黑暗,正義必將戰勝邪惡。而王壽山等人也看不懂稿件,只覺得牆報上花花綠綠的很好看,於是十分得意。直到他的上司張超來看時,才發現這些海報畫的有問題,隨後特務內部為了爭奪權力,一個叫杜筱亭的特務,官職既在王壽山之上,又在張超之下,為了在王壽山面前顯示權力,也為了討好張超,於是把馮雪峰等人從「特訓班」抽出,組成「文化組」自己管理。「文化組」相對輕鬆,可以有到網外散步的機會,於是馮雪峰等人利用外出機會,用小竹片從土牆磚與磚之間的空隙挑開一條細縫,與黃誠、李子芳等同志秘密傳遞字條交談,互通信息,相互鼓勵。馮雪峰患肋骨炎,在同被關在獄中的醫生獄友的幫助下,用小刀為其劃破傷口擠膿。馮雪峰在獄中身體非常虛弱,無法越獄,但是仍積極幫助獄中青年越獄成功。後來毛澤東和黨中央指示下設法營救,在獄友郭靜唐的幫助下保外就醫出獄。
身陷囹圄,更能激發他的他的詩情,197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雪峰的詩》,收錄了詩人4集共77首詩作,其中在上饒集中營寫的有兩集39首(其實不止這些詩作,很多詩稿出獄後都遺失了)剛好佔一半。馮雪峰出獄後在重慶整理了自己的獄中詩作,出版了兩本詩集《真實之歌》和《靈山之歌》。後者是從前者收錄的詩中又重新抽出來編輯成詩集17首。
《靈山歌》中的靈山是上饒一座高大雄偉、氣勢磅礴的大山,囚於上饒集中營的馮雪峰每天遙望靈山,不禁聯想起發生在那裡的許多英勇悲壯的事迹,深情懷念著偉大的革命先驅。1943年在重慶將獄中的詩稿結集出版時,為迴避國民黨特務的檢查,將靈山改為「雲山」,到1946年上海再版時,才還原成「靈山」。關於為什麼再版《靈山歌》,是因為這17首詩,是「以詩明志」,用曲折隱晦的手法表明自己對革命信仰的無限忠誠。
他有著共產黨人的凜然正氣,在重慶撰文中堅持現實主義文藝觀和耿直的性格,為他坎坷的後半生埋下伏筆。1954年開始因為胡風事件受到不公正待遇,因拒絕寫批判胡風的文章被定為右派,開除黨籍,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文革」時被下放到五七幹校,1976年逝世,1979年被平反。
丁玲曾說:只有這個男人(馮)燃燒過我的心
手法與內涵
陌生化手法
俄國形式主義語言學家什克洛夫斯基的定義:「陌生化是指語言文字不同於普通語言的反常、新奇效果;與此相對立的是普通語言的平常、因襲和陳舊感。陌生化的根本標準不在於形式本身而在『感覺』,即體驗。」「孤獨」原本給人的感覺是孤寂的自守的,但作者將他看做成「嫉妒的熱烈的」,變成了一種躁動的充溢著渴望的形象;把我的孤獨心態比喻成「獨棲的豹」,也顛覆了習慣,給「孤獨」一個新的意向。陌生化手法的意義在於更新了我們對「孤獨」的理解。
象徵性意象
也顯示了30年代詩人追求現代風。豹子是獨居動物,和孤獨有聯繫,好勝的烈性女子大多是心有不甘,也比作孤獨。「孤獨」本是抽象的感覺,作者將抽象的東西具象化了,因此給人的感受就不是一種單一的情緒了,而是能傳達一種象徵境界。同時,又給喻體加上修飾詞來限定。比如「嘴唇滾燙」「胸膛熱烈」「心如火灸」,就把「孤獨」塑造成了「妒火中燒的女人」。使用象徵性意象,把自己失去自由後的孤獨體驗,寫得比獨居的豹子更深刻,比好勝的女子有更多不甘。
對立與統一
孤獨像一個「嫉妒的烈性的女人」,對「我」這隻獨棲又不甘孤獨的豹,既懷著預謀又充滿誘惑。它企圖以那散發著女人特有的溫馨氣息的「綠泥大衣「覆蓋我膨脹著種種慾念與衝動的生命;但它同時又用充滿青春的魅力的軀體一次又一次撩撥著我,以至一觸著它,就讓我難以抑制地嫉恨那不為孤獨所羈的那人生。
表達的情感
因為《靈山歌》也是詩集中的一首詩,是為紀念江西蘇區革命先驅方誌敏同志而寫。其中也有著名的《斷章》組詩。《孤獨》以被「一座森林蓋著」的獨棲的豹子的焦躁煩惱反映詩人在監獄中渴望參加革命鬥爭的心情。是充滿現代意識的強者的孤獨,對生活的眷戀、生命的摯愛與投入世界的渴望苦苦煎熬。是一場對自己暫時還不能進入的世界的嫉妒之火。
老年的馮雪峰
TAG:我想看到的平凡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