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

很多孩子無法處理生活中的任何壓力,不能正常工作,連父母都不尊重,更不用提為社會做貢獻,這和「心理健康」的定義正好相反。出現這種情況再去干預、治療,事倍功半。

GIF

家庭關係是心理健康的起跑線

對於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的青少年,無法處理生活中的壓力,更別提發揮個人的潛力了。

首先,他們成長過程中基本的心理需要沒被滿足。孩子的第一個基本需要是「歸屬感」。

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著最生動的「心理健康」課,他們知道怎樣處理壓力,怎樣解決衝突,這些都是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觀察和學習來的。而我的父母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逢年過節吵得更厲害。

父母之間長期衝突,無論是否離異,與孩子的焦慮和問題行為都成正相關。孩子暴露在衝突中的時間越長,負性情緒越多,相應的行為反應,比如攻擊性行為也越多,成年後的親密關係更為脆弱,更可能離異。

孩子與母親最初的依戀十分重要。在嬰兒期,不光是餵飽孩子,每個給孩子的眼神,跟他講的話,還有擁抱,都在向他傳遞「你很重要,世界很安全,我會一直在你身邊」,這樣,孩子就會信任這個世界,對未來充滿希望。

GIF

自主感和成就感是心理健康的根基

除了歸屬感,成就感和自主感也是孩子最基本的心理需要,這些直接影響到孩子未來能發揮多大潛能。

小孩子遇到困難,比如作業做不出來,第一個反應很可能是逃避。小學時弟弟一做作業就說自己「頭疼」,爸爸就要求我替他做。他一直這樣逃避,在學習中完全沒有成就感,課外也沒有其他做得好的事情來體會自信心。

如果一個孩子在各方面都找不到讓自己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主感的活動,他的心理健康就沒有一點根基。孩子有自己天生的能力和個性特點,需要父母的接納和尊重,才能建立成就感和自主感,否則他們的心理健康就有很大隱患。

我們要給孩子儘可能多的積極記憶。我們每天對孩子的臉色、說的話、管教的方式、傳遞的眼神等,都會成為孩子的記憶,成為孩子心理健康的食糧。

GIF

父母的態度決定孩子如何面對挑戰

孩子未來是否能夠成功、充分發揮潛能,少不了面對困難時的韌性和恆心。但是面對困難和挑戰的時候,是什麼在影響孩子選擇堅持還是放棄、選擇爭取還是退縮?

一是孩子常聽到和看到的父母對日常生活事件的因果分析。如果孩子成功的時候,父母總是歸結為孩子個人的努力或特長,如「你交流能力真好,我都被你說服了!」孩子就會慢慢形成樂觀的解釋方式。

二是孩子失敗時父母批評的方式。如果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總是歸結為孩子個人的錯誤,並給他貼標籤,如「你就是記性差」「女孩子數學都不好」等,孩子就會慢慢形成悲觀的解釋方式。

三是早期生活中有負面事件反覆發生。如親近的家庭成員在自己幼年時離世、父母離婚或長期發泄負面情緒等。如果沒有適當引導,孩子會覺得不論自己如何努力,壞的結果總會出現,個人努力不會有用,所以感到無助,將來在遇到困難時則更容易選擇放棄。

孩子在各方面表現都好的時候,通常一好百好。但孩子犯錯以後,已經是極度的悲傷、恐懼、失望、有挫折感了,會對父母、老師的反應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管教的效果也會截然不同。

孩子失敗的時候,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從失敗中學習了什麼。如果我們發火了,孩子就會想怎麼反抗我們,跟我們爭辯,就轉移了目標,把焦點變成跟孩子的衝突上,就錯過了在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為將來的成長而學習」還是「為過去的錯誤而懲罰」,不同的管教理念,對孩子面對錯誤或失敗時的心態有天壤之別的影響。

將世界衛生組織對心理健康的定義落實到生活中,是相互支持愛護的夫妻關係,相互尊重的親子關係,這兩樣有了,孩子就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心理健康基礎。

- END -

本文轉載自:家庭教育之聲

*註:所有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TAG:蘇州市中小學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