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網路視頻:超越「觀看」的新形態

網路視頻:超越「觀看」的新形態

導 讀

短短一兩年間,「全民直播元年」「短視頻元年」「VR視頻元年」「全景視頻爆發元年」等各種標籤接踵而至,原先封閉的視頻內容生產變成了動態擴展、開放協作的實踐過程,視頻傳播邏輯發生根本改變。如何認識這一變化決定了我們如何認識網路時代媒介和傳播的變革。

視頻化是近年來媒體融合發展的熱詞。短短一兩年間,「全民直播元年」「短視頻元年」「VR視頻元年」「無人機元年」「全景視頻爆發元年」等各種標籤接踵而至,每一種標籤都隱含著不斷演進的技術驅動,並且由此轉化為一輪又一輪新的生產力,不斷創造出與傳統媒體完全不同的新視聽形態:徹底打破了人們有距離地、被動地觀「影」經驗,邊看、邊議、邊用成為「看」視頻的新方式。由此,網路視頻所建構的不再只是一個觀看空間,而是一個各方共構的活動場域,原先封閉的視頻內容生產變成了動態擴展、開放協作的實踐過程,視頻傳播邏輯被根本改變,如馬克·波斯特所說:「是對交往傳播關係的全新構型,其中製作者、銷售者和消費者這三個概念之間的界限將不再涇渭分明。」如何認識這一變化決定了我們如何認識網路時代媒介和傳播的變革。

網路直播:重塑全新交流情境

視頻直播曾經是廣電媒體的獨門絕技,其專業門檻之高、協同作戰之繁、現場把關之難,使得直播行動往往與重大主題、重大事件、重大活動相關聯,學界呼籲多年的「直播常態化」難以得到普及,而如今,全民直播蔚為大觀,觸及社會生活的各個細節和角落。截至2017年底,我國有網路直播用戶4.22億,佔網民總數的57%,即每兩個網民中,就有超過一人是網路直播用戶,而提供互聯網直播平台服務的企業超過500家。以快手平台為例,其高級副總裁余海波說,快手2011年成立,如今每天有超過1億的用戶在快手上花費超過1個小時直播和分享他們的生活。而映客、花椒、一直播、騰訊直播等頭部直播平台各具特色,還有更多大大小小的直播平台與電商、旅遊、體育等各行各業進行著跨界合作。直播彷彿是人們手中靈巧的工具,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隨機、隨意地看直播、拍直播甚至用直播,傳統的電視直播理念、方法乃至存在方式被完全顛覆。

網路直播的出現源於技術進步,又超越了技術本身。網路直播之「新」在於人人參與直播的個體自主,技術進步為個體參與提供了條件。網路直播是以個體賦權為內在動力和運作邏輯,有著與電視直播不同的傳播特性和價值訴求。在大眾傳播時代,電視直播似乎還原了立體豐富的現場情境,也還原了「與事件同步」的共時體驗,但是無法改變單向傳播的實質,觀眾終究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信息也終究是被選擇過的信息。而建立在互聯網技術邏輯基礎上的網路直播,還原了雙向對等、即時反饋、全面直接的人際互動情境,「使得人類第一次真正實現了全面互動」。①

在網路直播中人們不僅可以共時共感,更可以共同協作,通過面對面的聊天、補充、修改、轉發、打賞等方式,共同參與到內容的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在時間上實現了即時互動,在空間上得到極大拓展。例如,2017年元旦,映客發起「見證2017年第一縷陽光」直播活動。在這場直播中,來自30個省市近7000名主播、100萬粉絲參與到單場互動中,至少有500萬觀眾共同目睹了2017年曙光灑遍祖國大地的時刻。

網路直播重塑了人類的交流情境,它從社會傳播和人際傳播的兩個層面,將人類交往互動推進到全方位、立體化、多樣性展開的地步。從技術發展邏輯來看,未來網路直播必定從物理、生理、心理等多重層面,更逼真地還原人際互動情境,加深「面對面」感知的豐富性;更便捷地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促進跨時空連接的多樣性。

短視頻:超越「觀看」的生活形態

短視頻被認為是當前內容創業的「風口」。如果僅以時間長短而論,短視頻樣態早已存在,比如電視廣告、宣傳片等,然而迅速走紅的網路短視頻有著不同於電視短片的傳播形態和價值訴求。

網路短視頻源於分享視頻。2005年2月,在PayPal公司工作的查德·赫爾利、賈德·卡林姆和華裔青年陳士駿設想把一段搞笑的晚餐會錄像發送給朋友,但是視頻文件太大,無法借電子郵件發送,於是他們設計出了一種簡單易行的視頻共享方案,由此創辦了YouTube.com(原意為「你的電視機」)。他們上傳的第一個視頻時長只有19秒,但是,誰也沒想到由此開創了劃時代的視頻分享模式。任何普通人都可以幾乎無技術障礙地上傳、評註、轉發、下載各類視頻。YouTube可謂視聽新媒體出現的標誌,因為此前視頻製作與傳播的主體是專業人士。而從YouTube開始,大眾自行製作和參與傳播的時代到來了,YouTube最早的標識語「播出你自己」是這一時代的最好詮釋。

在我國,短視頻發展之初,以《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為代表,其生產特點是「偶爾為之」的記錄或創意。2016年,「Papi醬」依靠不定期推出的吐槽短視頻走紅網路,被稱為「2016年第一網紅」,在短短10個月內,其微博粉絲量由200萬劇增到2100萬。此後,資本的進入極大提升了短視頻的生產能力,短視頻由單打獨鬥發展成為團隊運作,呈現規模化、系列化、專業化、矩陣化的發展景象,一些自媒體變成了正規軍。例如,「一條」,由《外灘畫報》原主編徐滬生創辦,每日向用戶推送定位於「生活、潮流和文藝」的短視頻,2016年7月獲得1億元B輪+融資;「二更」,由傳統媒體人丁豐和李明共同創辦,以定位於「發現身邊不一樣的美」的短視頻起步,與自媒體大號「深夜食堂」雙平台合併後,發展成了短視頻矩陣,2017年1月順利完成B輪1.5億元融資;「功夫財經」,由電視人王牧笛創辦,主打犀利、獨到的泛財經視頻評論,2016年5月獲得融資,成立不到半年,估值超2億元;「梨視頻」由澎湃新聞前CEO邱兵創辦,定位於資訊類短視頻,追求「通過短視頻載體揭示社會現象中的核心命題」……短視頻由泛娛樂化的內容逐漸下沉轉向各個垂直領域。

短視頻的風行也與其表達特性相關。相對於圖文來說,短視頻的閱讀成本低,內容直觀豐富,適合碎片化的消費場景,隨著視頻技術不斷「傻瓜化」,短視頻生產幾乎無需任何技術門檻,尤其它與社交功能相結合後,更成為人們的日常口語,可以隨拍隨用,隨新表達。②

如今,短視頻已經超越了簡單的「觀看」層次,發展成為一種社會形態。短視頻可以被自由嵌入不同介質和平台中,與人的消費行為、情感活動、社會關係、愛好屬性等相連接,在多平台、多渠道、多終端以多樣化的方式存在。比如,短視頻進入電商平台,由此與人的消費行為相連接,從而從信息流發展成為商品流甚至生活流。這使得「用視頻」的活動場景變得越來越重要,短視頻也獲得了全新的功能屬性,諸如使用功能、社交功能。隨著移動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深度擴展,多場景共構、多任務處理成為短視頻消費的新常態。

VR視頻:創造沉浸式的體驗形態

對用戶而言,VR帶來了觀看體驗上強烈的沉浸感,顛覆了以往的觀看經驗,VR視頻由此被認為是媒體變革的下一個拐點,受到市場和資本青睞。

目前,我國VR視頻播出渠道主要有三類:第一,愛奇藝、優酷、樂視等視頻行業巨頭開發了自己的獨立VR APP,並主動適配各大VR硬體平台;第二,硬體廠商自帶的網路平台也是VR視頻播出的重要渠道,例如3D播播、暴風魔鏡等;第三,之前專門從事VR相關事業的網站,如熱播、UtoVR等。

2016年12月30日,王菲「幻樂一場」上海演唱會舉行。為了給不在現場的人們提供「身臨其境」的觀看體驗,演唱會引入VR直播這個體驗渠道,首次嘗試了VR內容付費觀看的模式。此次演唱會VR直播收取30元的「門票」,付費觀眾達到8.8萬人,這部分「門票」收入達到264萬元。從王菲演唱會到一線衛視的跨年晚會,VR視頻和網路直播相結合,VR直播成為行業的亮點。

VR的技術特性對內容進行了拓展與延伸。VR技術對於內容生產而言,聯通了線上與線下、真實與虛擬,模擬了面對面的情境,賦予用戶立體化的沉浸體驗。換言之,VR技術突破了二維空間,將內容延伸到了多維世界,豐富了人對於內容的感知和體驗。由此而論,虛擬現實絕不僅是一個改變遊戲或者娛樂行業的技術,更是一個改變人類生活的技術。

結 語

每一種視頻新技術「賦能於人」,都在不斷擴展人與世界的關係,改變人對世界的感知,從技術層面開啟人們的思維進程。正如曼紐爾·卡斯特所指出的:「在當前的技術範式里,技術貫穿生活與心靈核心的程度,更勝以往。但是,技術在有意識的社會行動領域裡的實際發展,以及人類釋放出來的技術力量和人類本身互動的複雜矩陣需要探索。」③網路直播、社交短視頻、VR視頻相繼出現,顯示了這種技術力量及其所呈現的複雜互動矩陣「在有意識的社會行動領域裡的實際發展」。視聽新形態不僅超越了「觀看」,獲得了由大眾傳播和人際傳播甚至社會傳播共構而來的新功能,而且從社會空間、交往行為、語言呈現等多方面向原有的媒體規範提出了挑戰,為我們理解媒介、傳播和人類關係提供了新的視野和思維邏輯。

傳媒教育者能否在理論研究上歷史地、邏輯地把握互聯網,能否結合現實變局全面地、發展地認識新生態,換句話說,持有怎樣的媒介觀,決定了新聞傳播教育能否突破傳統格局又能否引導未來的實踐,決定了培養什麼人又如何培養的問題。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重新理解媒介和傳播,將成為新聞傳播教學和研究的關鍵之所在。」④

【本文為國家社科後期資助項目「新的詮釋:網路視頻傳播範式及意義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15FXW001】

注釋:

①王曉紅:《網路直播的本質是互動》[N],《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2016年11月17日

②王曉紅:《「視頻文本化」及其技術功能初探》[J],《新聞愛好者》,2013年第2期,第7-12頁

③【美】曼紐爾·卡斯特著,夏鑄九 王志弘譯:《網路社會的崛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頁。卡斯特還闡了述當前「技術範式」包括五個典型特徵:1.是處理信息的技術;2.新技術效果無處不在;3.以網路化邏輯為前提;4.具有重新構造的能力;5.特定的技術逐漸聚合為高度整合的系統,第64-66頁

④黃旦:《整體轉型——關於當前新聞傳播學科建設的一點想法》[J],《新聞大學》,2014年第6期,第7頁

(作者為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文章摘自《青年記者》3月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記者 的精彩文章:

新聞業面臨的七大人工智慧挑戰

TAG:青年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