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在南極海域獵殺300多頭小鬚鯨引發國際輿論譴責

日本在南極海域獵殺300多頭小鬚鯨引發國際輿論譴責

最近,日本捕鯨船隊在南極海域獵殺300多頭小鬚鯨的消息引發國際輿論譴責。

多年來,世界上有數十個國家對日本在南極海域大肆捕鯨表示強烈反對和抗議,甚至有反捕鯨團體的船隻對日本捕鯨船進行直接干擾,但日本卻對此置若罔聞,年復一年地在南極捕鯨,將鯨肉送上餐桌。

日本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長期在南極海域大肆捕鯨呢?

一是以「科研」為名鑽國際公約空子。日本是《全球禁止捕鯨公約》簽字國,卻罔顧其履約義務,利用公約允許以科研為目的捕鯨的漏洞,每年打著「科研捕鯨」的幌子大規模捕殺鯨魚。對此,聯合國海牙國際法院2014年裁定,日本在南極的捕鯨活動「與科研無關」,應當停止。

但是,日本的捕鯨活動僅僅在暫停一年之後又死灰復燃。日本政府每年還向捕鯨行動提供數十億日元的資金支持。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統計,從商業捕鯨禁令生效到2012年,日本「科研捕鯨」超過1.8萬頭,超過全球捕鯨量的40%,規模之大令人吃驚。

二是以「科研」之名掩蓋利益輸送。通過梳理參與捕鯨的日本機構及其背景不難看出,受委託進行所謂「科研捕鯨」的是「日本鯨類研究所」和「共同船舶株式會社」,前者負責「調查」,後者負責捕鯨和銷售鯨肉。兩家機構可謂「一心同體」:辦公地點在同一座大樓同一層,「共同船舶株式會社」的前社長同時也曾是「日本鯨類研究所」的理事。而且,「科研捕鯨」背後還隱藏著複雜的利益輸送,「日本鯨類研究所」往往成為日本水產廳高官退休後的安身之所。

三是以「保護水產資源」之名行捕殺之實。日本捕鯨者聲稱,鯨魚食量大,有可能與人類爭搶食物,造成生態失衡。但國際捕鯨委員會的研究顯示,鯨魚大多在北極和南極這些人類極少涉足的區域捕食,而且鯨魚的食物基本是小型浮游生物和根本無法用漁網捕撈的海洋生物。鯨的捕食範圍僅有約1%與人類的捕魚範圍重合。

四是以「文化」「傳統」為名,為商業利益遮羞。一些日本人常以傳統文化為幌子,為日本的捕鯨活動辯護。法新社在報道中不無諷刺地指出,被捕殺的鯨魚最終「都上了日本人的餐桌,這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凡此種種表明,日本在南極捕鯨,無視國際公約,漠視國際道義,為商業利益而置國際社會反對於不顧,是以科研為名的野蠻行徑。

南極悲歌不能年年上演。國際社會應當攜手,譴責並制止日本這種肆無忌憚的捕殺行徑,沉默只會讓更多的野生動物淪為商業利益的犧牲品。(辛儉強藍建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北網 的精彩文章:

一代男神離奇轉會6次後隕落!21歲長發飄飄戰世界盃,如今無球可踢
林峰分手後緋聞新歡發聲:「人生處處是驚喜」

TAG:東北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