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中國詩詞大會》蒙曼老師說,這首詩是20字的《刺客列傳》

《中國詩詞大會》蒙曼老師說,這首詩是20字的《刺客列傳》

前一期《中華詩詞大會》上,提到一首詩,是賈島的《劍客》,蒙曼老師稱這首詩只用了二十字,卻寫的像《史記》里的《刺客列傳》一樣有氣勢,今天我們來說說這首詩,全詩如下:

(《中國詩詞大會》上的蒙曼老師)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刺客列傳》是《史記》里的精彩篇章,全文五千多字,共寫了五個刺客,分別是刀劫齊桓公的曹沫,以魚腸劍刺殺吳王僚的專諸,以刀刺殺趙襄子衣服以示報仇的豫讓,以白虹貫日之勢刺殺俠累於階上的聶政,圖窮匕首見刺殺秦王的荊軻,五位刺客個個寫得形象鮮明,要情節有情節,要人物有人物,而且傳遞「捨生取義」的正向價值觀。

(吾之木刻作品《刺客系列·豫讓》)

蒙曼老師稱這一首詩簡直就是一篇二十字的《刺客列傳》是有道理的:詩人以劍客的口吻,下力氣去寫「劍」和「劍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寫自己政治抱負的,這首詩也有一說詩題《述劍》,意思很簡單:

「十年磨一劍」,我花了十年工夫精心磨製了一把劍,這是對劍的側面描寫,十年磨 了一把劍,那麼這把劍一定是非同尋常的;接著正面說:「霜刃未曾試」,你看,劍刃白如霜一樣閃爍著寒光,這是一把鋒利無比但卻還沒有試過鋒芒的寶劍;正因為「未曾試」,於是更有躍躍欲試之意。「今天把示君」,今天把這把劍拿給你看,問一下,誰有不平事的事情呢?言下之意,有不平的事,我負責了。這氣勢除了讓人想及《刺客列傳》里的那些刺客,還讓我想起一副對聯,就是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的剃頭鋪子的對聯,上聯:問天下頭顱幾許?下聯:看老夫手段如何!據說這幅對聯是石達開替南王馮雲山改的,不管是誰的原作,都透著雄闊的氣勢!

(詩意圖)

顯然,《劍客》這首詩中的「劍客」是詩人自喻,而「劍」則比喻他自己的才能。詩人的十年寒窗變成了十年磨一劍,出眾的才能比喻成霜刃未試的寶劍,而後兩句表達不管天下有多煩難的事,我都可以掃平又顯示了詩人宏大的抱負。短短二十字,可不就是個小傳嘛!高明的詩人才能寫出如此高明的詩。

(賈島詩《尋隱者不遇》詩意圖)

但其實這首詩不是賈島的主流風格。賈島的詩主流風格是語言清淡樸素,以鑄字鍊句取勝,刻意求工。題材窄狹,缺少社會內容(因為他參與社會生活少,因此並沒有較多的生活體驗,像」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這樣的詩當然是好詩,但基本也是無社會生活的,賈島像活在世外的仙人。),多為寫景、送別、懷舊之作,情調偏於荒涼凄苦,這首詩算是特例。

(賈島像)

賈島(779-843),字閬(讀láng)仙,後人稱他為「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人。賈島自號「碣石山人」,曾做過和尚,據說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的時候,因為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知道後做詩大發牢騷,他的牢騷詩被韓愈讀到(也有一說是因為那個著名的「推敲」故事驢子把他拉到了韓愈的轎前,並共同探討了一句「鳥宿池邊樹, 僧推月下門」詩句里用「推」字還是用「敲」字,並由此與韓愈結交,這個故事太有名,甚至發展成了專用名詞,這裡就不再詳細說了),發現了他才華,並成為「苦吟詩人」。賈島後來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今四川大英縣)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推還是敲?這是一個問題)

賈島是一個寫詩寫到刻苦的詩人,他不是低像李白那樣有極高天份的人,也不是像杜甫那樣家學淵源的詩家,他的詩,全靠苦吟和讀書學習,這在他自己的詩句中也有所反映。比如他在《送無可上人》詩里的「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兩句下就自己作註:「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誇張說法,但足見他寫詩煞費苦心。 唐人蘇絳在他的《賈司倉墓志銘》稱讚賈島「三年在任,卷不釋手」。由此看來,賈島在任官期間,讀書吟詩的癖好依然不改,或許正因為他是個書獃子一樣的人,才沒有能施展他蕩平天下不平事的宏偉志向,但卻因為刻苦讀書寫詩的精神在唐代多了一個著名詩人。

有意思的是賈島生前信佛,但卻沒想著成仙(雖然他的字裡面有個「仙」字),但卻因為他的苦吟精神,在死後實現了。據說晚唐李洞,就稱「酷慕賈長江,遂銅寫島像,戴之巾中。常持數珠念賈島仙,一日千遍。人有喜島者,洞必手錄島詩贈之,叮嚀再四曰:此無異佛經,歸焚香拜之」。不但鑄了賈島的像天天膜拜,而且認為賈島的詩簡直就是佛經!再比如南唐孫晟,他是畫了賈島的像掛在壁上,朝夕禮拜,逢人便稱賈島為「詩仙」。當然,這個「詩仙」大部分人是不認可的,大家認可的「詩仙"是李白,顯然,論仙氣,李白更足一些。

(【唐詩閑讀】之31,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個小布丁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的第一首,為什麼選這一首
學習篆刻打基礎:明代,篆刻界發生了哪些重要的事兒

TAG:三個小布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