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4.14樂迷節前夕,新樂視智家CEO張志偉「休假」 了

4.14樂迷節前夕,新樂視智家CEO張志偉「休假」 了

編者按:本文來自「第一財經」,作者王珍。36氪經授權轉載。原標題是《獨家|4.14樂迷節前夕,新樂視智家CEO張志偉「休假」了》。

在「4.14」樂迷節前夕,新樂視智家的CEO張志偉「休假」了。剛剛與騰訊視頻宣布合作不久的樂視電視業務,在迎來轉機之際,卻又出現操盤手可能更替的信號。

「4.14」樂迷節是樂視電視年度最大的營銷節點之一。作為樂視電視業務的操盤手,新樂視智家公司的CEO張志偉4月3日下午向第一財經記者確認了自己「目前休假中」。

不過,張志偉表示,4.14樂迷節項目已經安排完了,按照計劃推進。而對於張志偉將辭職的傳聞,樂視相關人士回應道,沒聽說過此事。


樂視電視發展路徑或現「分歧」

張志偉是「孫宏斌時代」使樂視電視重回正常運營軌道的關鍵人物。樂視暴發資金鏈風波之後,時任樂視銷售渠道「樂帕」負責人的張志偉曾在2017年短暫離開過樂視。在孫宏斌入主樂視網之後,2017年9月,張志偉回歸樂視,接替梁軍,成為樂視電視業務新的操盤手,出任樂視網高級副總裁兼樂視致新CEO。不久,梁軍於當年11月辭任樂視網CEO。

為了擺脫「賈躍亭時代」的陰影,2017年12月,樂視網宣布,其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更名為「新樂視智家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賈躍亭變更為張志偉。張志偉回歸樂視後,與樂視電視的核心供應商召開閉門會議,利用融創借給樂視的資金,重新理順樂視電視的供應鏈、售後服務等支持體系。

沒想到,回歸樂視僅半年多的時間,張志偉卻在414樂迷節前「休假」。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張志偉與樂視網總經理兼代理董事長劉淑青在經營思路上略有一些差別,孫宏斌很自然只能選擇劉淑青。而張志偉請「休假」已是兩周前發生的事。

一位曾經銷樂視電視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一周前聽到張志偉「休假」的消息。

2018年3月14日,樂視網公告透露,孫宏斌辭去公司董事長一職,退出董事會,並不再在樂視網擔任任何職務。孫宏斌旗下融創中國「嫡系人馬」出身的樂視網董事、總經理劉淑青,在產生新任董事長之前,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職務。

劉淑青做財務出身,去年被孫宏斌派駐樂視網,負責風險控制,去年12月被任命為樂視網總經理。劉淑青在今年2月23日樂視網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電視仍是樂視家庭娛樂戰略的核心,將收縮不良資產板塊。

3月30日,樂視網宣布,其控股40.31%的新樂視智家公司,近期擬與騰訊簽署《互聯網電視合作項目合作協議》,騰訊視頻電視版權內容將在樂視電視上呈現,雙方將按約定比例在樂視電視上通過騰訊視頻內容產生的會員、廣告等商業化收入進行分成,合作期為三年。

這對仍處於恢復期的樂視電視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將豐富內容資源,增加吸引力。對此,有業內人士預計,騰訊有可能將參與新樂視智家的新一輪融資。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騰訊不一定會入股,這次雙方只是基於電視機內容運營合作,畢竟騰訊已是TCL旗下互聯網電視子品牌雷鳥的第二大股東,還與多家彩電廠合作,並不缺智能電視的入口。

互聯網電視品牌尋找新模式

今年,彩電市場繼續朝消費升級的方向發展,市場增量不大,機會在於產品更新換代。過往習慣打價格戰的互聯網電視品牌,整體聲勢明顯減弱。

奧維雲網(AVC)顯示事業部研究副總監揭美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互聯網品牌依靠低價優勢進入市場,低價模式使其在2017年面臨資本和成本的雙重壓力。2018年隨著電視面板價格回落,成本壓力逐漸緩解,但在之前「買內容、送硬體」的運營模式被推翻後,還沒有建立新的模式,資本仍然保持謹慎。2018年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發展限制條件仍然存在,如何利用人工智慧等技術,做出差異化產品是最重要的突圍機會點。

事實上,2016年樂視超級電視年度銷量衝到接近600萬台,主要憑「買會員、送硬體」的促銷手段,但是當年樂視的電視業務也虧損了約6億元。而2017年樂視網預虧116億元,更意味著「硬體不賺錢」模式的終結。如何用新的手法,重新刺激銷量,是一個考驗。

中怡康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彭顯東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房地產市場疲軟,90後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手機、平板電腦等分流了人們看電視的時間,綜合因素導致中國電視市場未來幾年將相對穩定,規模不會有大的增長。「市場沒有增量,傳統品牌壓力大,更何況新品牌呢?」

彭顯東認為,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第二重壓力是面板價格的快速波動。它們一般找代工廠生產,受面板價格波動的衝擊更大,而傳統品牌從採購、製造到銷售有整個鏈條來消化。

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第三重壓力在消費端,隨著消費升級,中產階層更趨向買中高端產品,而90後等新一代消費者又被手機等其它顯示設備分流。彭顯東說,小米、暴風最近又拼低價,但小米電視以性價比衝量之後,今後也將面臨像小米手機一樣重塑品牌溢價的難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富士康過會僅用36天;雷軍:小米不以利潤為中心;華潤或收購喜力中國業務
專訪陳思誠:《唐探2》跑贏春節檔之後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