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醫的色聲香味觸法

中醫的色聲香味觸法

中醫的色聲香味觸法

楊思遠20180403

在佛教中,空是最高的境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方可「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並認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此,在修行中要做到「無眼界,亦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色聲香味觸法」,「無智亦無得」。能做到這些,才能「心無掛礙,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作為醫者,同樣需要有這樣的修為。只有心眼俱空,方可「照見」患者之「證」,斷所患之病。否則,未見其人先斷其病,或根據病名開藥,就很容易犯先入為主的錯誤,造成誤診誤治。但醫者的責任在於「利樂有情」,這就需要在無我的心境下密切關注患者,通過望聞問切,了解患者的自我感受,從蛛絲馬跡中進行總結歸納,尋找病機、病理、病因。這樣才能做到一擊便中,藥到病除。

在醫療實踐中,中醫講證,西醫講病。二者有著根本的不同。西醫在治療中總是先斷病,但斷病的依據不是患者的自我感覺和外在表現,而是儀器測量化驗的各種指標和數據,並因此被認為是科學的。而這種「科學」的方法見病不見人,只能對已病之人適用,只管醫好病而不注重患者的主觀感受和生命健康。這就出現了一種難已理喻的現象,手術很成功,但病人死了,或病人很難受,但檢查結論卻是沒病。

中醫不同於西醫,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不斷變化著的活的有機體,從健康到生病會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很多癥狀來證明患者的身體狀況,患者的自我感覺和外在表現,是身體狀況最直接最可靠的反應,有了癥狀就「證」明病正在形成,但可能還未真正形成。所以中醫講究治未病,講究辨「證」施治。每個人不一樣,病情不一樣,「證」也千差萬別而且會不斷變化,治療也應一人一方甚至一人多方。

中醫對「證」的認識是十分豐富的,患者的吃喝拉撒睡冷熱痛癢酸麻脹等,都是證。一些中醫看病很慢,不是他水平不高,而是要廣泛收集信息,以便做出準確判斷。這樣的醫生才是真正可以信賴的。這裡我想以借佛教的色聲香味觸法之意,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有醫學診斷意義的現象加以歸納,以供醫者和關心自己身體健康的人參考。

「色」的中醫學意義

這裡所說的「色」,是指顏色,是望診的重要依據,也是用藥和養生的重要依據。

中醫診斷講究望聞問切,望診首先是望臉色,包括整體氣色和經絡絡屬部位的顏色。整體來看比較簡單,面色灰暗無光,即是病色。但其醫學理論依據卻比較複雜。首先顏色與臟腑有著密切的關係,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在望診中可以以此作為判斷依據,臉色發青,說明肝有問題,臉色脹紅說明心臟有問題,臉色發白說明肺有問題,臉色發黃說明脾有問題,臉色發黑說明腎有問題。同時,無論哪個臟腑,其病有陰陽虛實,在臉色表現上也大不一樣,陽、實則光亮,陰、虛則灰暗。而且每個人的臉色本不相同,望診的能力需要經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因此才有「上工望而知之,中工問而知之,下工切而知之」一說。但若按經絡絡屬部位來觀察(即面診),則相對容易一些,網上相關資料十分豐富,這裡不再贅述。

對大多數人來說,很少有人從顏色偏好去判斷病情,但在實踐中,注意觀察一個人的顏色偏好對於醫學診斷具有重大意義。某些患者尚處於未病節段,面色甚至脈象上尚無明顯病證,但心理上已經受到了影響,因而會在顏色偏好上表現出來。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郝萬山就講到一個病例。此人為40多歲女性,總覺得不舒服,但在醫院又查不出病,臉色脈象也不明顯。後來郝萬山去她家串門,發現家裡布置陳設,從窗帘、床單、沙發罩到傢具,一律是黃色,再看其穿著,衣服挎包,亦是黃色,於是斷定其脾胃不好,再經脈診予以確認,對症下藥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不適癥狀很快消失。過後不久,其傢具陳設和衣著的色彩也豐富起來。從這一案例可見,顏色的偏好,看似心理的反應,但其根源在於生理、病理。

其實中醫經典中對這種現象早有論述,概括起來就是「內有所需,外有所求」「同氣相求,同聲相應」。當人體生理髮生改變時,人的心理也會隨之改變。總結實踐中的一些案例就會發現,很多人的身體狀況,都可從其顏色偏好中洞察。如,心臟病的人偏好紅色,肺病的人偏好白色,肝病的人偏好青綠色,腎病的人偏好黑色。當我們看到一個衣服色彩搭配很特別的人,我們就可以從其顏色偏好判斷其身體狀況。因為對一般人來說,他的衣服色彩搭配是很不合理的,而對他本人來說,只有這樣搭配才感覺舒服。如腎病的人不但喜歡黑色,而且喜暗懼光,在家裡總要把窗帘拉上,留一個縫都會覺得不舒服。據此,我們每個人都可自我判斷,當你打開衣櫃,發現自己都是同一顏色或相近顏色的衣服時,就應該對照上述疾病與顏色的關係作一些思考了。

同樣,人們在選擇食物時的顏色偏好,也可參照以下內容。青入肝、赤入心、白入肺、黃入脾、黑入腎。偏好某種顏色的食物,說明相對應的臟腑有問題。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教育孩子不可偏食的道理所在。

「香味」的中醫學意義

這裡所說的香味,主要是指食物藥物的氣味或口味。中醫認為,酸主收入肝、辛(辣包括香)主散入肺、甘(甜)主緩入脾、苦主堅入心、咸主軟入腎。如果一個人偏食某種味道,同樣可作為判斷其身體狀況的依據。中醫主張平衡,各臟腑要平衡,過與不及都屬於病。吃喝的東西也要平衡。中醫認為食葯同源,用藥治病,用的就是食材或藥材的偏性,以食物藥物之偏糾身體之偏。如果過份偏食,一方面說明其身體己經出現了不平衡,另一方面是可能導致不平衡。食物的偏性,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不可不察。當然,地域性的偏食可以忽略,如湘川一帶愛吃辣、晉陝一帶愛吃酸、冀魯一帶愛吃咸等,但這也是由當地的自然環境決定的,湘川一帶多潮熱,辛辣食物可以除潮去濕,防治關節炎。這就象孕婦多偏食一樣,是一種特別的需求。

關於以食物藥物的味治病,陶弘景的《輔行訣五臟用藥法要》講的最簡捷明了,可供治療及養生參考。

肝德在散,故經云:以辛補之,酸瀉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適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故經云:以咸補之,苦瀉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緩。故經云:以甘補之,辛瀉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故經云:以酸補之,咸瀉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辛以散之,開腠理以通氣也。

腎德在堅。故經云:以苦補之,甘瀉之。腎苦燥,急食咸以潤之,至津液生也。

「情志」的中醫學意義

情志不屬於「色聲香味觸法」,但屬於「眼界」和「意識界」,其在中醫診斷和治療中的意義也十分重要。情志的主要表現是「喜怒哀樂憂思恐」,人的情緒取決於身體各臟腑的健康狀況,同時又反過來影響人的身體健康。林黛玉為什麼總是愛哭?她的眼淚從春流到冬,從冬流到夏,幾乎沒停過。其實就是因為她有肺病,肺主憂,肺有病就易憂傷,見到花落也會傷心落淚。反過來,憂傷肺,因為她總是憂傷落淚,肺傷益重,終至不治。可見情志的重要作用。

中醫認為,肝藏魂主怒,肺藏魄主憂,心藏神主血,脾統血主思、腎藏志主水。沒有五臟就沒有情志,同時情志又會影響各臟腑的健康。肝實則怒,怒傷肝;肝虛則恐,恐傷腎;肺實則喘,肺虛則憂,憂傷肺;心實則笑不休,喜傷心;心虛則懼聲;脾實則歌,脾虛則多思,思傷脾;腎實則盲撞多事,腎虛則無志欲卧而自語不休;胃實則熱,胃虛則神怠無言;腸實則燥狂,腸虛則泄瀉;蓄水則怠動無神,蓄血則狂而善忘。所有的情志問題都與身體健康狀態有關,因此,善醫者通過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可以判斷其病因。如狂燥型精神病患者多有大便秘結,默默無言者多腎虛,脾氣暴躁者多為肝陽上亢。

鑒於這種情況,當我們遇到情緒或精神不正常的人,不要歧視,而應勸其就醫或幫助調節情緒。

有時,中醫在診斷時還會問到患者做什麼夢,這並不是出於好奇,而是要通過患者的敘述了解患者潛在的情志問題,以便更好地查找病因。如有人總是做惡夢,常常被惡夢嚇醒,除非是做了壞事,否則必是肝腎俱虛。以此為據,結合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就不難找出病因,辨證施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翰林國醫堂 的精彩文章:

狂犬病怎麼治
中醫的時間觀念

TAG:翰林國醫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