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1887讀書筆記

尼采:《論道德的譜系》1887讀書筆記

5. 「負罪」、「良心譴責」及其它

為了能夠支配未來,人就得事先學會區別必然和偶然,學會思考因果,學會觀察現狀和遠景,並且弄清什麼是目的,什麼是達到這一目的所需要的手段……

尼采認為人應該這樣來面對許諾,承擔責任。這樣的思想是很多現代成年人依然不及的。尼采從這一點開始討論承諾和責任:人本身的素質足以做出承諾嗎?——在「道德習俗和社會緊箍咒」的力量下,人確實可以變得可以估算。所以這樣的人,自然而然的:

他驕傲的意識到,負責任是非同尋常的特權,是最少有的自由,是駕馭自己的權力。這種意識已經深入到他的心底,變成了他的本能,一種支配性的本能。他會把這種本能叫做什麼呢?他是否有必要為它找個名稱?……他的良心。

尼採用諷刺的口吻,描述著此類人格的驕傲和提供支配力的心理優勢。接著,尼采思考著人類這種動物,究竟經歷了怎樣的記憶的過程,才產生並記憶了「良心」這種東西:

為了控制他們的暴民本能和野蠻粗俗,這些德國人用了可怖的方法維持記憶。想想古老的德國刑罰……藉助這些刑罰人們終於記住了五六個「我不要」,藉助於這種記憶,人們終於達到了「理性」!

尼採用這種思路來回溯,「負罪感」是如何讓人記憶住的呢?他發現了人在某種情況,在擁有債權的情況下,第一次出現了人懲罰人的情況:

看別人受苦使人快樂,給別人製造痛苦使人更加快樂——這是一句嚴酷的話,但這也是一個古老的、強有力的、人性的、而又太人性的主題。

因此,人天生具有了這樣一種價值,供別人施加痛苦,而為別人製造快樂!人之所以自願承受痛苦而換取這種價值,正是為了以下的人際關係服務的:

……罪惡感和個人責任感起源於最古老、最原始的人際關係中,起源於買主和賣主的關係,債權人和債務人的關係之中,在這種關係中第一次產生了人反對人的現象,第一次出現了人和人較量的現象。

人與人之間,人與社群之間通過共同承擔風險和責任的方式,同時享有互相的「債權」。當某人單獨的違背社群的「道德」時,其他人就擁有了債權。尼採用歷史的眼光,審視一個弱小的社群直至強大的社群,是怎樣處理這樣的債權關係的。

債權人——社群,憤怒地把犯人推回到野蠻的、沒有法律保護的狀態。……犯人不僅喪失了所有的權力和庇護,而且失去了獲得任何寬恕的機會,他們受著戰爭法則和勝利慶賀的無情而又殘酷的擺布……

隨著一個公社的實力和自我意識的增長,它的懲罰規則也會更加溫和……

寬恕已經成了最有權力者的特權,或者毋寧說,成了他的權利的彼岸。

尼採的論述在這裡趨於發散,從多個角度論證了「良心譴責」是一種來自弱者的怨恨。因為在他筆下,強者永遠是主動、積極的、寬恕的,從來不奢求他的對手在內心默默譴責自己。這些內向化的弱者,被外界客觀的殘酷嚇得返回自身的動物人,他渴望製造痛苦,體現他自己的殘酷,可是這些痛苦只能施加給自身。他渴望將自己製造「良心譴責」施加於他人,於是他抓住了宗教假說,證明了人對上帝是負有債務的。這些野獸人的行徑一旦稍稍受到阻止和懷疑,他的野獸思想就會爆發出來,在他們刻骨的辱罵詛咒中體現。

「這是疾病,是迄今為止摧殘人的最可怕的疾病…」

6. 禁欲主義理想意味著什麼

「智慧要求我們無憂無慮、玩世不恭、強健有力——智慧是一個女人,她只愛戰士。」——《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

尼采認為禁欲主義對很多人來說是展現自己強力和高貴的標誌,因為人寧可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而非禁慾的人,正是這樣缺乏如此追求的所在。所以……他首先狂噴了一通他早年敬仰,後來決裂的瓦格納:

像理查德·瓦格納這樣一位藝術家在他的晚年竟崇奉起貞操來了,這意味著什麼……他為什麼要這樣做,那些豬和他、和我們有什麼相干?……

我們最好是把一個藝術家和他的作品分開來看,我們不必像對待他的作品那樣認真對待他本人。說到底,他只不過是他的作品的先決條件、母腹、土壤,有時只是作品賴以生長的糞肥……(小編:還能這麼罵人?學到了)

原來,尼采看不上叔本華的理論,瓦格納不和尼采玩以後,便倒向了叔本華,因此走向了和尼采相反的道路,導致了他美學傾向的180度的大轉彎:

從叔本華哲學派生出來的音樂價值急劇上升,音樂家本人價值驟然增殖:他變成一道神諭、一個牧師——上帝的心腹發言人,他不僅談音樂,而且談論形而上學,所以他有朝一日會談論禁欲主義理想,這也毫不足怪。

嘲笑完叔本華,尼采還不過癮,他還把叔本華思想的源頭:康德從地里挖出來吊打:

康德宣稱:「美就是不含私利的享受。」……司湯達把美說成是「對於幸福的許諾」。這正是否定排除了康德在定義美的狀態時所強調的東西。誰是正確的呢?我們的美學家不辭辛勞的往康德的秤盤上加碼,他們說,美的魔力甚至能使人「不含私利」地觀看女人的裸體像。聽到這,我們不得不對他們的用心良苦忍俊不禁…

吊打完叔本華的思想還不夠,他還要嘲笑叔本華的愚蠢和弱小。尼采很不客氣的指出,叔本華尊崇禁欲主義理想,無非是想要「擺脫折磨」。

叔本華需要樹敵,以便表示自己還是好人……加入叔本華沒有敵人、沒有黑格爾、沒有女人、性和整個生存意志的話,他就可能患病,變成一個悲觀主義者。……因此,哲學家憎惡婚姻及其說教,他把婚姻看成是他通向最佳狀態路上的障礙和災難。(小編隱約覺得有點不妙)

尼采指出,禁欲主義理想有三大光輝口號:貧窮、謙卑和貞操。(小編覺得更不妙了)他甚至拿出一個古印度哲學家的口號:「如果他的靈魂就是世界,那他要子嗣何用?」

顯然,我們在折磨我們自己……所有好的事物都曾一度是壞的事物,每一種原罪都變成了一種原德……這些情感有史以來就是對自身的蔑視:人們過去為他們的溫柔感到恥辱,今天他們卻對他們的嚴厲感到羞愧。

……我們面對著一種分裂、一種人為的自我分裂。當分裂者的自身條件、他的生命力減退時,他就把分裂痛苦當享樂,甚至獲得自信和成功。

尼采充分的描述了禁欲主義理想的種種矛盾,甚至其非理性的成分,然後指出了本質:

禁欲主義理想起源於一種業已敗落,但仍在為其生存而殊死搏鬥的生命的自我保護和自我拯救的本能。……生命在禁欲主義理想中,並通過禁欲主義理想和死亡搏鬥,抗拒死亡,這是一種用來維持生命的藝術手段。

無可奈何的,尼采承認,他的超人理想,也只是理想。因為人本身是病態的(不完美)的。而且,人類的最大威脅,並不是強大的人對弱小的人製造的恐懼和支配,而是弱小的人對人類信念的動搖:

「我多麼希望自己是另外一個人!」這目光嘆息道,「可惜沒有指望了,我就是我:我怎樣才能擺脫我自己?唉!我實在是活膩了。」在這種自卑的基礎上,在這片真正的沼澤地上,任何雜草,任何有毒的植物都會生長!……在這裡成功的觀念遭到痛恨。為了不暴露這是仇恨而編造了何等的謊言!

……他們當中有一大批裝扮成法官的復仇主義者,他們的嘴裡常含著「正義」的字眼,就像含著有毒的唾沫。……病人的意志是表現某種形式的優越,病人的本能是渴望找到通向對健康人施暴的秘密途徑,在哪兒沒有這種最弱者的強力意志呢?特別是女病人,她有無可比擬的控制技巧、壓迫技巧、還有暴虐技巧。女病人不放過任何人,不管是活人還是死人(博葛說,「女人是一隻盜屍的鬣狗」)

(小編註:這不證明女性的本能本性,只能說明女人不公平的位於這個社會的最底端)

如果你只看這些描述,也許會把本書當作「心理內容」。但並不是,尼采只是在呼喚強大的意志,他不關心是什麼樣的心理過程,讓強者變成弱者,也不關心該如何關懷弱者,讓他們成長為弱者,他呼喚的是智慧的讀者,選擇強者之路,「不要弱化人種」,不被弱者的抱怨和惡毒意志所蠱惑!而且,他也不懷好意的指出了弱者之間的統治關係

……我們必須把禁欲主義僧侶看成一群病羊的先天的救星、牧羊人、辯護師,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理解他的非凡的歷史使命。他的王國是統治受難者,他的本能引導著他去統治,在這方面上他才能非凡,技藝精湛、運氣亨通。他自己本身必須有病,他必須從根本上和所有那些患病者、受難者聯姻……

尼採的負有才華(小編註:很會撕)的文字,也描述了人類之間的隱秘的惡毒聯繫:

人利用某種更加強烈的情緒來麻醉一種秘密的、折磨人的、愈不堪忍受的疼痛,起碼是暫時的擺脫關於這種疼痛的意念。為了達到這一目的,需要一種最具暴力的情感,以及用來激發這種情感的最佳介面。「我在受苦,我的不適肯定是由什麼人造成的。」……每隻病羊都會這麼想。可是他的牧人,禁欲主義僧侶,會說:「你完全正確,我的羊兒!這肯定是什麼人的罪過,不過這個人正是你自己,這只是你自己的罪過——你只能責備你自己!」……怨恨的方向被改變了。

(小編按:受害者有罪推論,是這種無恥言論的最近升華)

……病人被組織起來,集合在一邊,而體格健全、發揮自由的人們則被臨時地固定在另一邊,這樣就在健康和疾病之間拉開了一道鴻溝——長期以來,這種鴻溝就是一切!而且它寓意深遠,極其深遠

(小編按:比如,賺了大錢的人,往往是干著……的事)

而身為佈道者本身的,禁欲主義僧侶,也是一位病人,他的敵人也是他自己。正如剛開頭所說的,叔本華的敵人,是他自己,他想「擺脫折磨」,只能否定自己。這是一個無解的矛盾。印度僧侶用催眠來緩解痛苦,類似的還有,通過機械的勞作來降低意識,或者是製造「微小快樂」。(小編按:還有肥皂劇,流行文化等種種自我麻醉和自我逃避的現代手段,一個新技術是網友或網路里的虛擬身份,高級的玩法則是崇拜偶像,或者在網路直播里追隨主播)但是事實也不總是如此,雖然尼采嘲諷這些裝模作樣的「好人」,被道德綁架而無法表露真心的「好人」:拜倫爵士的遺囑破壞形象,被他的朋友燒掉了;叔本華的遺囑執行人也幹了類似的事;貝多芬的粉絲,傳記作家中斷了工作,無法面對人設崩塌的偶像;(小編按:最近王境澤那一組表情包為什麼那麼火?他喚起了人們不敢囂張直白的內心啊!)

總的來說,禁欲主義理想及其最高道德禮儀,這一切迴避感覺的工具中最富於精神、最不可思議、最隱藏禍患的系統化工程,它依靠其神聖目標的保護,以一種可怕的、難忘的方式蝕刻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特別是對於歐洲人而言。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把這種理想稱之為歐洲人健康歷史上的真正災難。

(小編按:對於東方則是儒家理學那一套。不過,尼采把災難第二位列了酒精,第三位則是梅毒,讓人不得不對他的觀點產生了一絲懷疑。)

禁慾理想主義會被科學說服嗎?不,尼采對現代科學,也是有非常敏銳的直覺的:

科學本身永遠也不會是具有創造性的。科學和禁欲主義理想之間的關係終究還不是對立性的,其實科學主要還是表現了前進動力的更內在的方式。……科學反對的不是理想本身,而是其外圍工具。……「現代科學」,它目前正充當著禁欲主義理想的最佳同盟,而這恰恰是因為它最沒有意識,最缺乏自由意志,最隱蔽,最機密!

本書也已接近尾聲,尼采一方面假設沒有人看透基督教的把戲,那麼是什麼會戰勝基督教的上帝呢?尼采認為,是「基督教良心」的不斷嚴肅化,真理化,升華為「智能的純潔」。他揭示了一個殊途同歸的大道:當你的智慧不斷增長,無論是什麼人,什麼舊理論都無法再糊弄你時,你就能穿透道德迷霧,預見到道德的衰亡,看到真理意志的一縷光輝。這和所有偉大的事物,生命的本性一樣,達到終極的「自我征服」。

禁慾理想主義,或者說理想主義,為何會出現在人類文明中?無論如何,後續的歷史也證明了尼采所預見的,在壯美的歐洲,基督教的道德衰落了,奴隸們仿惶失措,他們被健康的野心家所鼓動,又或者是自身的強大所驅使,和平時醞釀戰爭,戰爭後又反思政治。人類的文明螺旋上升,過去的美德成為今日的錯誤,今日的美德又成為未來的愚蠢。人類文明無論發展,還是停滯,這一切都會難以逃脫這種虛無意志……

儘管如此,人因此而得救,他有了一種意義。……

寧可讓人追求虛無,也不能無所追求。

- 全書完 -

小編按:尼採的書雖然批判了禁慾理想主義,但自稱並沒有不尊重它。可能他本身,也難逃這樣的宿命。他的巨力,打破了人審視文明,發現自身意志的障礙,他的思維之道,智慧的技巧,在後續的哲學家的行文里,體現的更加透徹和優雅。他的雄渾壯美,激揚振奮的精神,給了他的讀者以信心,樂觀和鬥志。人類的鬥志!人類的超人之夢!時至今日,不管是探索太空的勇猛,改天換地的豪情,甚至於選擇戰爭的魯莽,蛇吞象的狡詐貪婪,都是因為人類本身的不滅的斗魂。請珍視它,壯大自己的意志,為自身賦予更大的能量吧!

謝謝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寫給月光哥哥的情書
你不知道的三國故事——魏延日記,要笑死我啊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