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果—— 帶著春天氣息的清明美食
知識
04-04
清明果是中國南方在清明時節製作的一種點心,又叫清明饃饃、清團(也有說法認為青團和清明果是兩種原料、形狀略有不同的食物)等,不同地方的稱呼略有不同,形狀和原料也不盡相同,但都是用植物染成綠色的。
先說清明果的原料。清明果的外皮是用糯米做的,可是用來染色的植物各地卻不一樣,因為很多植物都有這類功能,所以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便都就地取材了。原料可以是鼠麴草、艾蒿、雀麥、竺葉、泥胡菜、苧麻葉、白頭翁、魚腥草、雞矢藤和使君子等,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壓榨或蒸煮出綠色汁液,或者直接將植物搗成爛糊,摻入糯米中,就可以做出綠色的麵皮了。清明果的餡料也多種多樣,有甜、咸兩種。甜的一般用紅豆沙、桂花、白糖、花生、白芝麻、椰蓉等原料,鹹的可以用鮮肉、臘肉、筍丁、白蘿蔔、香菇、辣椒、豆腐、酸菜、雪菜、豆芽、蚝油等做餡。
清明果的形狀也不一而足,有餃子形、饅頭形,甚至還有扁圓的月餅形。鹹味的清明果通常被做成餃子形,甜味的被做成圓形。江浙地區以饅頭形的居多,嶺南的客家人最喜歡做成扁圓形的,而江西老表最喜歡捏成餃子形。最常見的清明果的加工方法是蒸,但是也有少數地方採用煎炸、烙等方法。
清明果的歷史悠久,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南方的百姓就在清明時期吃這種點心。由於當時的北方人民大批遷徙到南方(主要是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江西、廣東等地),由於這些地方濕熱多雨,為了治療痢疾等水土不服的癥狀,所以便用一些有藥用價值的植物做成點心,既應景又能起到食療作用。太平天國起義時,百姓給義軍送飯時,也將清明果藏到青草中,躲過清軍的審查。
本文由百度知道日報作者原創,未經同意嚴禁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百科 的精彩文章:
※古代的商業廣告是怎樣的?
※暴富!中國人去年買的最多的居然是這些車?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