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視覺跳躍!讓平面設計更合理
文/張婧
平面設計的過程就是關於圖形、文字、色彩等各種視覺元素在平面空間編排的過程,因此在設計過程中,視覺元素編排的信息性、合理性、美感度成為設計師要解決的問題。
作為平面設計師,我們的工作就是要將信息通過一個合理的編排方式放到平面空間中,最終讓觀眾在視覺享受中接受這些信息,這一過程需要科學合理的分析並創造出來。創造的過程需要對人的視覺閱讀習慣進行分析,再加以利用。那麼,所謂的視覺跳躍就是在了解人們的這種視覺習慣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創造出一套具有視覺跳躍感,使觀眾在閱讀信息時無論信息量大小都能輕鬆閱讀而不會感覺疲憊的視覺流程。
人的視覺閱讀習慣
我們習慣於將視線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由左上延弧線形向右下方移動。因而視域中的不同位置注目程度不同。如畫面的上半部分讓人輕鬆自在,下半部分則讓人穩重和壓抑,這種視覺上的感受和自然界中的萬有引力相關。同樣,平面的左半部分讓人輕鬆和自在,右半部分讓人感到穩重和壓抑,這種感覺和現今人們習慣於自左向右閱讀,起和止的反射結果相關。一般而言,一幅畫面上的最佳視域區在左上位置。設計師把畫面中最重要的信息放到這個位置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畫面內文字每行的寬度不宜過寬,太寬容易使閱讀者串列。人們在閱讀時從左向右在回到左再向右周而復始,過寬的行距使閱讀者在同一行停留時間過長,產生視覺慣性,可能轉向下一行時就混亂了。關於此種情況,我想好多人都深有體會吧。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分欄處理,縮短了行距閱讀會更輕鬆。
對於版面中的文字,尤其要注意應呈現出易看易讀的視覺效果,否則極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例如,字型大小過小、行間距過密,易讓人有難以辨認的疲勞感;而大篇幅極亮的文字設計在極暗的背景上,容易因視覺長時間過分緊張而產生疲勞;字型大小過大,長時間閱讀同樣會產生不適宜感,而且影響版面美感。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要把文字的字型大小控制在能看清楚的一個範圍內,然後盡量讓文字組群形式出現。
視覺跳躍原理
當我們分析了當下人們閱讀習慣特徵以後,我們就要想想,如何利用這些原理為我們的設計服務?能否在畫面上創造一套視覺閱讀流程,讓觀眾不自覺的按照你創造的這一流程去閱讀你想要表達的信息?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我們可以通過改變關鍵位置字型大小大小、圖形顏色、圖形面積等很多方法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這一注意度在畫面上排個隊,讓觀者按照設計師的設定,如欣賞視覺大餐一般,在畫面中跳躍式的依次閱讀,這就是視覺跳躍原理。
視覺跳躍原理在設計中可能是按照人們普遍的視覺閱讀習慣去創造視覺流程,如先上後下、先左後右,也可能打破這種習慣,去重新創造視覺閱讀流程,比如:我們想讓觀眾先看畫面的下方,那我們就可以把下方的視覺元素相對放大些、醒目些,根據設計師的安排設計出一套視覺閱讀流程,閱讀者的視覺順序根據安排跳躍前行,最終得到所有信息。
視覺跳躍原理就是一套視覺閱讀流程,而這一流程不同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內容不同,不同的畫面同一設計師來設計視覺閱讀流程也各有差異。視覺跳躍原理是對設計師和閱讀者參與視覺過程中的生理及心理描述。
視覺跳躍的運用技巧
當我們知道了視覺跳躍原理就是設計師設計視覺閱讀順序,閱讀者按照順序不自覺閱讀時,我們能夠得出,閱讀者是否能夠按照設計師的安排依次閱讀是成敗的關鍵。所以運用合理的技巧,讓視覺注意度分成層次是相當重要的。
最先想讓觀眾看到的,也就是視覺注意度排第一位的,應該是畫面中最醒目的。這個醒目有很多方法,我們把視覺注意度排第一位的假定為A,比如:其他視覺元素麵積大小與A不同,A則醒目;其他視覺元素色彩與A差異明顯,A則醒目;其他視覺元素造型與A差異有別,A則醒目;總體來說有差異就會有對比,有對比就會有醒目的一方出現。這就像是兩個人比美一樣,沒有對比怎麼判斷哪個美?
按照上邊的方法依次調整醒目程度不同的視覺元素,但切忌雜亂,為了找差異而出現「形態各異」,反而影響閱讀與畫面美感。視覺跳躍是設計師與閱讀者由視覺而引起的心理感受,視覺跳躍設計過程應該是一種統一之中尋求變化的過程,保證總體色彩、風格、構圖、形式等統一,在細節處突顯差異,在差異中產生視覺閱讀的跳躍感,在跳躍感中完成閱讀的過程進而得到應有的信息。
視覺跳躍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元素之間的呼應,否則就不像是同一畫面中的視覺元素了。以色彩為例,在畫面中我們首先設計好了視覺閱讀流程,同一色彩應該在保證面積不同的前提下,多次使用,讓閱讀者在視覺跳躍時能感受到元素間的呼應關係,不同的視覺注意層次都可能會用到同一色彩,否則會產生視覺疲勞,畫面也顯得「花里胡哨」。
TAG:設計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