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洛弗悖論》:我是你,你也還是你

《科洛弗悖論》:我是你,你也還是你

(圖片提供Florent Hauchard)

站在宇宙的浩渺無垠間,人類能看到幾維世界?或許這是一個連物理學家都無法徹底解釋清楚的問題。

在電影《科洛弗悖論》中依稀看到些答案。未來地球因為缺少能源而陷入世界大戰的危機,為了擺脫如此局面,一個由多國宇航員組成的緊急項目小組出發,試圖通過粒子對撞機在宇宙中找尋新能源物質。

粒子對撞機或者也叫粒子加速器,是一種探索超額維度的高真空裝置。在探索物質微觀結構的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它打碎,通過積累、加速和對撞三大機能,透視物質本質。

正是通過這樣的手段,人類才掌握了射線照相、活化分析、同位素治療以及消毒殺菌等等諸多先進科技。

電影中,宇航員們經歷了無數次失敗後,終於成功實施對撞,但奇怪的是地球不見了,又或者說他們自己的位置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更為奇異的是,在一個隔板中出現了一位來自另一個維度世界的宇航員,原來因為粒子對撞機的運轉,讓原本來尋找能源的宇航小組將自己推送入了完全不同的一個維度,另一個空間。

「從天而降」的這位新宇航員因為要奪取整個空間站,不惜將諸多宇航員除掉,僅僅是為了將空間站的這台粒子對撞機帶走。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一旦發現有其他別的生命體出現,就舉槍滅之。

這是《三體》中作者闡述的黑暗森林法則,文明間存在善意與惡意,不主動攻擊和消滅對方,就算是足夠的善意吧。

電影中的不速之客顯然希望另一個維度的宇航員們全部下地獄,她知道,他人就是地獄,就是無盡的威脅。

善意無法讓他們在另一個被發現的維度世界中繼續存在,暴露就等於即將被消滅,這也是費米悖論的另一種解釋。

GIF

宇宙中物質總量是恆定不變的,那麼,一個文明的不斷增長和擴張就必然會導致另一個文明的逐漸消亡與絕跡。

於是,讓自己生存下去就變為第一要素,至於其他道德、倫理、價值觀都無需再成立。

而在另一個維度看到另一個地球上的自己,則完全是一種奇妙的體驗。尤其是彼時的自己已經因為地球大火而失去了兩個孩子,但另一個地球上的自己卻依然擁有他們。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徹底糊塗了。那就對了,科幻題材如果不燒腦,豈不枉費導演一番苦心。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曾經說:開車直線行駛等於是「一度空間」,左轉或右轉等於加上「二度空間」。

至於在曲折蜿蜒的山路上下行進,就等同於進入「三度空間」,那麼像電影中穿越時光隧道則是進入了「四度空間」。

而連接不同時間和空間的隧道,在物理性質方面的定義就是蟲洞。即通過蟲洞可以從一個星系進入另一個星系,或者另一個宇宙,甚至還可以回到過去。

時間旅行這種概念雖然符合現代理論數學物理的原理,但是由粒子對撞產生高能量粒子而後出現蟲洞的現象,卻是現實中不曾被證實的一種說法而已。

電影中將這一事實呈現了出來。

在結尾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宇航員最終成功完成任務後乘坐返回艙即將回到地球,卻不想因為蟲洞出現而釋放出的怪獸也正在地球上肆虐著。

原來,人類正在用自己的雙手將這個維度上的地球推向滅絕的邊緣,而非宇宙中的其他文明。

換句話說,人類已知的宇宙至今已經存在了173億年,從未發現其他類似生物體或文明出現,為什麼還要繼續探索來驗證那些人類自己提出的悖論?

究竟是悖論本身有問題,還是求證悖論的過程有問題,這的確需要思考,再思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七嘴八社 的精彩文章:

細胞大戰的終極目標
一個關於尋回比特幣的故事

TAG:七嘴八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