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醫生的角度做規劃-濰坊高新區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後記

以醫生的角度做規劃-濰坊高新區全域國際化城市設計後記

過去30年的時間,5億多的中國人口被城市化——約相當於1.5倍的美國總人口。這空前的城市化運動在空間上主要以位於城市邊緣地帶「新區」的形式體現。然而,這些新區規劃大部分採用了粗獷的」大區劃」模式。

總體規劃要土地指標,控規切地塊,然後就是賣地——這取得了快速經濟增長的同時,也讓我們的新區缺少精細化的設計。

30年以前的城市格局主要是由市場決定的,它大部分是自然生長的,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也有一定的活力和生長性。現在的城市格局大部分是由規劃決定的,而我們很多的規劃違背市場發展的規律和人的根本需求,造成了大量毫無人氣的鬼城。

其實,我們正在重複西方半個世紀以前所犯下的錯誤,人們曾經為昌迪加爾激動,為德方斯狂歡,甚至在鄂爾多斯模仿了巴西利亞的規劃,然而我們發現市民會用腳投票的,這些地方並沒有成為人們嚮往的家園。

建了一堆房子,卻沒有城市的樣子——濰坊高新區正是這樣歷史背景下中國新區建設的縮影。

經過20年的發展,濰坊高新區已經不是一張白紙,主要道路框架已經形成,大量用地已被建設,政府儲備土地在建設用地中僅剩約10%。這個項目確切的說更是一個對城市的修補而不是新城的規劃,我們城市設計師的角色更像是醫生,為城市把脈,去發現並解決城市的問題。

從以往做競賽的經驗看,這非常困難,中標的規劃往往都是描繪一個未來的「烏托邦」,我們卻在競賽階段直接批判式的指出了過去城市規劃犯下的錯誤。

非常榮幸的是,我們遇到了濰坊高新區開明的領導。

放眼世界,立足本土。既然是「醫生」,城市發展健康的一方面不必贅述,我們從政策、用地、空間等探討以下幾個我們認為比較突出的問題,本書或許並沒有給予較好的答案和「藥方」,旨在拋磚引玉,希望能夠為忙於項目產值的同行以及城市決策者帶來一點思考。

快:中國特色與速度下的背景

我們每天所習慣的工作看似很正常,實際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

在土地公有制和戶籍二元制的特色下,中國城市能夠在每一屆政府的任期內以見效最快的方式發展。一個10-100平方公里的大型規劃競賽,被給予的工作時間往往都是八周左右,參賽者大約有30分鐘去介紹他們的方案,評委往往是很忙的規劃從業者或者大學教授,他們一般是在開標前一天晚上到達這個城市,第二天一上午的時間完成評審。然後這個城市未來幾十年的發展方向就這麼決定了——雖然有些規劃僅僅是「牆上掛掛」。

自「蘇聯老大哥」學習過來計劃經濟模式下的規劃,經過多次的更新,發展到現在仍然對半個世紀以前現代城市規劃中一些世界性的錯誤沒有免疫力。超大尺度的空間、單一功能的用地、飛地式的開發與現有的速度相結合,形成了中國特色的「超級區劃」式新城。

如果按照80%的城市化率目標,在未來20年的時間大約還有3億的「城市新移民」。希望我們有機會利用密度和速度去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在講究「中庸之道」的文化背景下,大家忙於這樣的速度,很少聽到不一樣的聲音。這看似很正常,但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上這的確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存在。春節過後第一天,朋友圈被一篇「山東終於意識到自己落後了!」的省委書記萬字長文刷屏。自揭短板是進步的表現,那麼我們的規劃也需要反思一下如何進步了。

大:號稱亞洲規模最大的高中

濰坊一中位於濰坊高新區的核心區,佔地1259畝,南北長約1公里,東西長約800米,四周被紅線寬度大於40米的道路包圍,這是濰坊曾經引以為豪的亞洲「規模」最大的高中。

不僅如此。

濰坊高新區還有南北長近2公里吞併了兩條城市道路的濰柴廠區,佔地950畝的陽光融合醫院,佔地2100畝的濰坊學院。每一個「單位」都在圈地造城,即使「城牆」內部留有大量的空地,甚至有些區域建築密度連25%都不到,他們喜歡把綠地等公共設施放在每個超大單位的內部,不允許外人使用。

「NIMBY」思想在塑造每個單位「伊甸園」的同時,形成了城市的腫瘤。「城」築起來了,「市」卻丟了。濰坊高新區這種畫地為牢式的開發不是特例,這是中國新區賣地發展中的典型大院模式。

街區追求「大」,用地功能也要追求「大」,這一切彷彿回到了最原始的生殖崇拜,不管什麼都以大為榮,把銀行聚集到一起形成金融聚集區,把辦公聚集到一起形成CBD,把商業聚集到一起形成大型購物中心,把居住聚集到一起形成大社區。缺少混合與連續的用地布局,把城市這個有機生命變成了一堆散落的機器零件。

產業追求「大」,在整個山東省內都比較突出。一個城市除了幾家龍頭企業,其它企業都非常的弱,整個產業結構呈現倒三角型,缺少多元化中小企業的支撐,而這些中小企業是產業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的條件下,政府往往還會對龍頭企業採取更多的扶持政策,進一步壓縮了中小企業成長的空間。而江浙一帶這種狀況正好相反。

然而,我們也欣喜地看到,歌爾等民營企業在濰坊圈地的模式是不一樣的。有些廠區周邊有一定的城市支路和沿街有商業等配套設施,產業與城市更加融合,這為區域帶來一定的活力,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土地價值,形成了企業與城市雙贏的局面。

在未來的建設中,儘可能的改變這種以超大單一功能聚集的用地布局模式。為此,我們和高新區管委會提出「多而融,小而美」的目標,並制定了不同類型用地出讓的最大地塊面積控制原則。例如,居住用地地塊面積控制在100畝,特殊條件最大不超過150畝。

寬:街-道-路

我們通常說的「街道」或者「道路」,仔細推敲是有細微的區別:

路,通常是以通勤為目的,注重交通功能,是通行者從出發到目的地的路徑;

道,更加強調形象、軸線方向、儀式感,例如林蔭道,景觀大道;

街,是城市活動的舞台,要有舒適、便捷、愜意的空間,例如商業街、美食街。

然而濰坊高新區過去的規劃,只有「道」和「路」,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這些道路的規劃只注重交通功能,忽視了街道的生活功能。在圈地模式下,大部分城市空間是被圍牆封閉的,除公園綠地外,街道變成了僅存的公共空間,然而,高新區過去二十年的街道設計純粹是以車為本的郊區式公路設計。

超寬的道路紅線控制。40米寬的道路在高新區只能算作次幹道,主幹道紅線寬度大部分超過60米。在這基礎上,兩側各留20-50米不等的防護綠地。具體建設時,建築還被要求退綠線。

超大的轉彎半徑設計。按照60米半徑設計的道路轉角,右轉車輛不需要剎車都能轉彎。但是一個健壯的成年步行者要想在綠燈時間內過馬路都要加快腳步,更別提無障礙設計和對兒童老年的關愛了。

超寬的機動車道劃分。每根機動車道被劃為3.5米甚至3.75米的寬度,卻把自行車壓縮到最窄的極限,也沒有為公交車留出有效的專用道路。

城市道路框架一旦按照最初的規劃形成,改變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次城市設計中,我們和高新區管委會共同努力,結合退轉用地,待開發用地等在高新區增加了約145公里的城市支路。

空:建築退線與貼線之爭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城市規劃亦當如此,我們的公共空間是「鑿」出來的,其四周應是圍合的,有明確界定的。看我們許多城市的「市民」廣場,不僅面積大,而且四周空間沒有界定。這不是廣場,只是空地。我們按照落後的雅典憲章「公園中的高樓」理念規劃的這些新區,其建築是散落的堆在一起,整個城市的公共空間更像一片片沒開發完的空地。

中國大部分城市的規劃管理技術規定要求建築一定要退線。這在濰坊的要求是對外開口經營性建築退讓城市支路不少於10米,退讓城市次幹道不少於15米,退讓主幹道不少於20米。退出來的空間既然不能建設,那麼開發商只好做停車了。或許是為了遮擋沿街雜亂的停車場,道路兩側又種植了密布的雪松。最終使得經營性建築與街道失去了關聯,這讓商家如何經營。

對於居住用地還有另一條規範,叫做建築「插建」,即通常說的住宅底商形式,在濰坊是不被允許的。開發商自然不會放棄住宅用地,然後沿街獨立辟出來一條商業,所以最終導致了居住小區沿街要麼是不夠連續的界面,要麼乾脆就是圍牆。

在不違反規範的前提下,形成連續活躍的街牆成了一大難題。最終我們與高新區管委會一起創新的通過城市設計引導的方式,將部分本應是市政道路的城市支路,作為地塊內部開放式道路建設,來協調這一矛盾。

虛:口號與務實

中國是一個喜歡口號的國家,這在城市規划行業也不例外。很多口號的本身是美好的,但這些口號落到實處,往往演變成一場運動。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城市雙修、海綿城市、大數據……這些本有積極意義的口號,一旦被濫用或者被當作政策工具,其結果往往是負面的。

理性思考城市的本質,並務實的解決現有的問題,在今天顯得尤其珍貴。

當自上而下的號召城市設計,並在有些省份由從沒做過城市設計的規劃師按照總體規劃的方式編製了城市設計管理辦法的時候;

當城市設計在有些地區被誤解為城市風貌,甚至建築風格的時候;

當部分一線城市掀起新一輪城市紳士化運動的時候;

濰坊高新區管委會與我們一起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務實的思考高新區發展的問題,並理性的提出解決思路。我們走遍高新區110平方公里所有的街道,才會在惠通巷城市更新中感知到市場的力量;我們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天氣去踏勘城市,才會知道早晚市的活力和夜班工人在摺疊城市中不一樣的存在;我們訪談了數百位公眾,才能聽到市民內心真正的需求,和被快速的物質建設拋棄的城市靈魂。

實:順應市場並良性引導的規劃實踐——桐蔭街整體空間改造

當我們選擇桐蔭街這一條不起眼的道路作為改造實踐的時候,很多人或許不能理解,為什麼會選擇這麼一條毫無生機的道路。

的確,在濰坊高新區已經有蓉花路、新城東路、新城西路等商業發展良好的道路,只要稍微在景觀建築方面提升一下就能夠出效果。但是通過詳細的調研,我們發現濰坊已經有一些順應市場發展規律自發生長出來的特色商業,這些商業或許有些是違章建築,但只要經過引導,就能成為濰坊的「田子坊」。

桐蔭街雖然破,但有這樣的條件。它有人性化的街道空間尺度,有連續的街牆,有周邊常住人口的支撐。桐蔭街沒有發展起來,是因為城市設計的欠缺,而這正是我們設計的價值所在。

「Thin but strong」,這些被一線城市拋棄的沿街小型零售,順應市場發展的需求,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並且能夠更便捷的服務於市民。

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嗎。

希望這次城市設計能夠為濰坊高新區以後的發展帶來一些改變。我們設計團隊有機會把這個項目順利完成,離不開濰坊高新區管委會各位領導的支持和鼓勵。

同時,感謝百忙中參與項目評審的國務院參事仇保興先生、陶松齡教授、陳秉釗教授等專家提出的寶貴建議。感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等顧問團隊的支持。感謝一起參與競賽的眾多設計公司提供的創意,感謝參與本項目的每一位設計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兩面派 的精彩文章:

TAG:設計兩面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