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盛唐記憶,白衣少年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

盛唐記憶,白衣少年 如果能重來,我要選

目錄

零 君問窮通理

一 少年遊俠客

二 春來發幾枝

三 世事皆蹉跎

四 故人一杯酒

四 大漠孤煙直

五 空山不見人

六 何日更朝天

七 漁歌入浦深


零 君問窮通理

本文副標題是李榮浩的流行歌《李白》中的一句歌詞。李白在他所處的時代便為世人稱謫仙人。陸遊曰「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那李太白簡直已「乘流直上天」。

太白仙人他顧左,便邀明月斗酒十千;顧右,便問青天取詩萬篇。雖有萬篇,然實則迄今,已十喪其九,現存僅九百餘首。關於李白的詩無需過多評價,這已經屬於中華文化的基因之中。

但偏偏本文並不寫李白,我要寫一寫王維。王維其人誰?他有著多重身份。他是詩酒遊俠,金榜狀元,廟堂高官,塞上使者,田園村夫,佛門大師……我覺得讀任何一篇詩,若只知其詩,不知其人,是一大憾事。詩為人所作,讀詩只懂得韻律、詞藻優美,體會不到那一瞬間穿越時空的人的感情,是奢侈和浪費的。我們得嘗試換個角度,親自步入其中,把情景串聯起來,才能好好感受一下盛唐時的圖景。

一 少年遊俠客

少年行(其一)(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遊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時值唐玄宗開元四年(公元716年),王維十五歲。這位白衣少年驅馬遠遊,跨過山和大河,來到長安闖蕩。一晃兩年,他十七歲,便已闖蕩出了名氣,引起貴族子弟的爭相結交。

雖年少成名,卻孤孑一身。就像周華健的歌里唱的,「我們都活在這個城市裡面,卻為何沒有再見面,卻只和陌生人擦肩。"於是他思念起家中弟弟,名叫王縉。這王縉也是天資聰穎,後來出人頭地當了唐朝宰相,還救了他哥哥一命,使得兄弟情被傳為佳話,不過這後面再講。總之便有了名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註:這裡的山東是指華山以東。王維的家鄉實際上是現在的山西。


二 春來發幾枝

相思(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開元九年(公元721年),王維二十歲,妙年潔白、風姿都美。那年他便中了進士。時任從八品下太樂丞

太樂丞雖是小官,但對於精通詩樂的王維來說,剛好能施展才華,並滿足他的一顆文藝青年的心。而這太樂丞實際上就是負責樂工演奏的領導、監督、執行,經常出入宮廷廟堂,能在達官貴人前演奏。可以想像一個人如果非常熱愛他自己乾的工作,生活一定飽滿又激情。

後來王維所著名詩《相思(紅豆生南國)》也贈與了著名伶人李龜年,後被李龜年多次公開演唱。所以第一個演唱者並不是王菲。李龜年與王維的關係,就像現在的周杰倫與方文山一般,那時就已火遍全中國大江南北。你若走上長安街頭,當是這個情節:你信步而入一家酒樓,喚來歌妓,「那『紅豆生南國』會嗎?」「當然,小女子這就為客官唱一曲。」

三 世事皆蹉跎

老將行(節選)(王維)

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

自從棄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當長安這個浮華大都市的面紗逐漸在王維面前褪下,他開始與長安進行深度對話,然而本可不負青雲之志,卻因一個意外事件突遭貶謫,不得不飲恨離開政治中心。

據《唐語林》卷五《補遺》記載:「王維為太樂丞,被人嗾令舞黃獅子,坐是出官。黃獅子者,非天子不舞也。」

王維第一次真正體會到了政治圈的險惡。事情的蹊蹺在於他是被某人命令舞黃獅子的,不知是他還缺乏政治經驗還是被人陷害。據野史記載,他年少成名是受玉真公主賞識,而這玉真公主就是唐玄宗的妹妹。緣起緣滅,為後來的遭遇埋下伏筆。而這個白衣少年顯然有自己的想法,他自己追求真愛娶妻後,遂遭玉真公主的嫌棄,因此有了這樣一個轉折。

王維終於告別了少年時代,歷經蹉跎,但依然心懷執著與善意,像美酒一樣愈久愈淳,繼續邁向前方。

于是之後的時間裡,盛唐最偉大的幾位詩人間產生了醇厚深情的友誼,留下些許軼事,些許美談。


四 故人一杯酒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開元十七年(公元729年),王維二十八歲。四十歲的孟浩然赴長安趕考,再一次進士不第。我們現在說「王孟」是山水詩派的代言人,但事實上王維與孟浩然的確是深交的好友。孟懷才不遇,王對他真心相助,四處讚譽和推薦。

一日孟浩然在王維家中做客,屁股還沒坐熱,唐玄宗突然駕到,嚇得他鑽入了床底下。王維趁機送上絕佳助攻,向皇帝稟奏:孟浩然因為擔心冒失褻瀆天顏,在床底下呢。皇帝說:沒事沒事,早聽你提起過他才華,趕緊出來讓我見見。這時孟浩然爬出來,抓住這個機會誦了一首詩。然而,他朗誦的並不是「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而是大腦短路,脫口而出「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誦畢,頓時冷場,氣氛極度尷尬。皇帝不失君王風度地回應:卿不出仕,我也未曾放棄卿,為什麼污衊我呢。說完皇帝也網開了一面,沒有責罰孟浩然。但孟浩然的政治生涯還未開始,就徹底結束了。

孟浩然寂寞失意,自知只能離去,以後不一定再有機會與王維這個知音相見了。於是留下這一首詩:

《留別王侍御維》(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應守索寞,還掩故園扉。

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王維二十九歲。這時與王維同歲的李白正在湖北遊歷。孟浩然既是李白的前輩,也是摯友。李白曾經非常直白地表達過愛慕:「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這年三月,春意盎然,陽光明媚。李白得知孟浩然準備出船,目的地揚州,便相約黃鶴樓,把酒臨風,賦詩「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幾位詩人間深厚的友誼還促成了許多名篇,這裡不再贅述。


四 大漠孤煙直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一直到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王維三十四歲。他到了而立之年,機遇再次來臨,得到職場貴人張九齡的賞識,擢升為從八品上右拾遺

張九齡是當朝著名宰相,秉公守則、氣度非凡,是開元之治中不可或缺的重臣。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那個寫下了不朽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詩人。直到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仍對張九齡十分懷念,對宰相推薦之士,總要問上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王維再次擢拔為正八品上監察御史。但就在這年,張九齡罷相,朝中奸臣李林甫當道。

次年,大唐西面邊疆發生戰事,河西節度福大使崔希逸戰勝吐蕃。王維奉唐玄宗之命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這段時間王維面對塞外沙漠,很適合思考人生。因此在這段軍旅生活里,也誕生了許多佳作:

《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

時隔四年,王維終於復歸長安,然而他卻得到兩個壞消息:

一是張九齡去世,二是摯友孟浩然去世。


五 空山不見人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開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王維三十九歲,回朝後升為從六品殿中侍御史。除了貴人與摯友去世帶來的打擊,此時那個勵精圖治的唐玄宗早已不再,朝中政治更加黑暗,王維深陷於朝中佞臣與政治的漩渦中,早年的政治抱負已經逐漸轉化為了優雅智慧的政治手腕,努力與危險保持適當的距離。當他深刻理解了局勢如此,力求自保,便逐漸地進入了「萬事不關心」的狀態。這與現在流行的「佛系」工作類似,而王維這下是真的禪坐念佛了。

他在山間修了一棟別墅,有草有木,有溪有湖,過上了他個人最嚮往的生活。

這期間也產出了大量山水田園詩,坐實了後來「詩佛」的美譽:

《山居秋暝》——「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秋夜獨坐》——「雨中山果落,燈下草蟲鳴」

《書事》——「輕陰閣小雨,深院晝慵開」

……


六 何日更朝天

凝碧池(王維)

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凝碧池頭奏管弦。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王維五十四歲,任正五品上給事中。「安史之亂」爆發,唐朝進入持續八年的亂世。歷史上的盛唐結束了,進入中唐時期。期間長安失守,王維被強迫任命叛軍官職,惡劣性質類似於民國的汪精衛,相當於是「唐奸」。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安史之亂」結束。王維被抓起來即將問斬,這時他向唐肅宗呈出這期間他寫的詩《凝碧池》。肅宗看完不僅不氣了,還頗受感動,同時王維弟弟時任刑部侍郎的王縉再次出場為哥哥求情,因此王維最終得到從寬處理,僅僅是降至為正五品下太子中允

與此同時,李白寫了給永王的「永王正月東出師,天子遙分龍虎旗!」誰想後來永王謀亂被殺,這句詩卻成了罪證,導致李白被投入監獄、備受折磨。最後他雖未被斬首示眾,卻被判以永久流放。可以說李白在政治思想上是一直都不成熟的,當年進入翰林院的時候便「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結果過了兩年就被趕了出來。李白的性格浪漫浮誇、沉不住氣,甚至有一些中二,可以說完全不適合混官場。

公元761年,王維六十歲逝世,時任正四品尚書右丞

次年,詩仙李白逝世。

他們的離去代表一個時代的結束,身後的詩篇卻留下了最光輝燦爛的盛唐記憶。


七 漁歌入浦深

一說李白其人,便是一股「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樣的盛唐浪漫味兒。但提到王維,似乎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形容。

但回看王維的一生,可以說王維是官員中最會作詩的,詩人中最會做官的。許多詩人常年懷才不遇或屢遭貶謫,經歷了苦難的磨鍊才產出。而王維卻一反大多數人的常態,他年少成名、一路升遷,雖有波折,仍然憑藉自身智慧與胸懷,畢功於盛世,自保於亂世。最終做到正四品的尚書右丞。王維入世又出世,而李白其實一直遊離於入世與出世之間。當然還有王維的詩,他在世時詩作便已名噪天下、橫絕大唐,不似詩聖杜甫留得身後名。王維的才華才能,處事智慧令後人敬仰。

盛唐詩人如雲,我獨愛王維。

待我夢回長安,系馬高樓邊,相逢意氣為君飲!

此文也作拋磚引玉,以饗讀者,稍加啟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飛行規劃總結
你信不信我們的偉大友誼?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