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當了皇帝以後,為何會殺掉幫助過他的姑姑太平公主
其實,不是唐玄宗不放過太平公主,而是太平公主不放過唐玄宗。
唐宮恩怨,是中國古代王朝的一場政治大戲。這場大戲,不只是精彩,更是充滿血腥。
這場大戲的罪魁禍首,是李世民。本來,李淵稱帝以後,是立了李建成為太子的,而且李建成幹得也不錯。不過,李世民利用武力,親手把他哥哥李建成幹掉,自己當了太子,接著又逼李淵退位,他當了皇帝。
如果李世民幹掉李建成後,昏庸無能,歷史肯定就把他當謀朝篡位者對待。偏偏他幹得不錯,政績卓著,以至於不管是朝中,還是民間,還是後世,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好像都覺得他篡位這件事干對了。
這場大戲的推波助瀾者,是武則天。武則天不只是「篡奪」了他兒子們的位,更是「篡奪」了李唐的位,把李唐江山改為武周江山。更要命的是,武則天也幹得不錯。雖然對她不滿的人很多,但是肯定她的人也不在少數。
李世民和武則天唱的這兩場大戲,讓李唐皇室產生了這樣幾個感覺:一是獲得江山是可以不按規則出牌的,只要你武力(或者說陰謀,陰謀也是一種武力)足夠強大,就能得到。二是通過武力獲得的江山,只要自己幹得好,就可以獲得積極的評價,從而讓武力政變的成本變得很低。三是女人也是可以當皇帝的,而且還是可以幹得很好的(比如武則天)。
尤其是最後一點,讓武則天之後的「後武則天時代」,唐宗室出現了好幾個染指政治的女人。一是李顯的皇后韋後,二是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三是李顯的妹妹太平公主。此外,甚至還包括上官婉兒。
韋後想效仿武則天對待唐高宗李治的辦法,把唐中宗李顯架空,後來,甚至發展到她和女兒安樂公主聯合起來,毒死了李顯。
李顯被毒死後,太平公主想做大權力,聯合韋後及上官婉兒想立李顯的兒子李重茂為皇帝,以便掌握權力。這時候,朝臣們卻把相王李旦扶起來,讓他當皇帝,也就是唐睿宗。
在這種情況下,太平公主轉變態度,與李隆基聯合起來,或者說幫助李隆基,誅殺了韋皇后及安樂公主。
李旦當了皇帝以後,對太平公主非常忍讓,把朝中的很多權力都交給了太平公主。這樣,太平公主又產生了控制李旦,做大權力,等待時機成熟後,幹掉李旦自己當皇帝的想法。
起初,太平公主並沒有把太子李隆基放在眼裡。但是後來,她發現了李隆基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力量。如果李隆基力量強大了,休說當第二個武則天,就是再擁有權力也不可能了。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她開始向李隆基發動了進攻。
她進攻李隆基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在李隆基身邊安插耳目,了解李隆基的動向,然後添油加醋地在李旦面前說,李隆基想效仿李世民,逼宮李淵當太上皇。或者是在民間散布謠言,通過謠言的方式讓李旦懷疑李隆基。太平公主的目的,就是希望李旦能夠改選太子,選一個太平公主能夠操控的人。
李隆基當然也沒有閑著,他也在李旦面前說太平公主的不是。
李旦是一個聰明人,他自然明白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各自想要幹什麼。畢竟都是他的至親,他採用的辦法是不偏不倚。不評判誰對誰錯,喜怒不形於色。
但是,由於兩人之間的糾葛越鬧越多,動靜越來越大,李旦不偏不倚的辦法,已經行不通了。也就是說,他必須做一個選擇。在這種情況下,他選擇以退位的方式,把李隆基扶起來。
李隆基當了皇帝以後,太平公主自然就走上了末路。在朝臣的支持下,李隆基迅速採取行動,誅滅太平公主的團隊。最後,太平公主自殺。
隨著太平公主的自殺,從李世民開始的這一部唐朝宮廷權力爭鬥的大戲,也隨之落幕。
(參考資料:《新唐書》)
※太子李亨不知道事情哪裡出了差錯
※中國有6個姓氏不在百家姓內,取什麼名都奇怪,最後一個坑慘後代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