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踹門入戶雖老 但看家護院七爺:俺還能再戰二十年

踹門入戶雖老 但看家護院七爺:俺還能再戰二十年

歡迎大家收看第207期《軍榜》節目!

俗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現如今最直接最有效的要錢方式就是「哭窮」了。不過「哭窮」也是要講究技術含量的,將哭窮蘊藏於無形之中,那才是最高境界。今年的央視春晚上,南部戰區空軍95156部隊就借著像全國人民拜年的機會,以別出心裁的方式哭了這麼回窮。

雖然全體官兵鬥志昂揚地高喊口號:「祖國的藍天有我們守護,請黨和人民放心」,但是看到21世紀的子弟兵們還在駕駛這種爺爺輩的二代機,全國人民心裡終歸不是個滋味,叫人咋能不揪心呢?尤其是跟春節前殲-20正式成軍,蘇-35編隊出航這類振奮人心的消息放在一起的時候,就更讓人難以理解了。

無論從哪方面看,脫胎於蘇聯米格21戰機的殲-7都是不折不扣的二代機。不論怎麼稱讚七爺「結構簡單、造價低廉、輕巧靈活」等優點,但也終究掩蓋不了如今「航電系統簡陋、態勢感知能力弱、渦噴發動機油耗大壽命短、整備程序複雜、難以兼容新型武器」等這些固有的缺陷。更重要的是,以二代機的信息交互能力,也確實很難與現在的數字化和網路化的作戰體系相融合。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如今先進戰機已然不少的中國空軍,還要保留足有四五百架的「七爺」呢?

1.「 寧讓人等裝備,不讓裝備等人」

雖然存在即合理,但咱首先覺得,保留這麼多殲7必然有保持部隊編製的考慮。大家都知道,戰鬥機飛行員的培養不僅相當複雜,費用也是極其高昂的。一支戰鬥機部隊解散容易,但要重新組建這麼一支體系健全、人員齊整、經過長時間磨合訓練,而且還積澱了獨特作戰風格和戰鬥精神的戰鬥機部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實大可放心,咱空軍的那些「老鳥」們想得絕對比我們要長遠。現在保持殲-7部隊的編製訓練,等到新型戰機整體換裝的時候,那磨合幾年之後就又是一支戰鬥力成倍增長的戰鬥機部隊。寧讓人等裝備,也不能讓裝備等人」,這恰恰是我軍一直秉承的訓練傳統。雖說這裡面飽含了太多過去的辛酸記憶,但老一輩的光榮傳統也確實不能丟。更何況,最後的一批殲7G戰機2006年才服役,機齡也並不算老。

2.若是看家護院,「七爺」尚可一戰!

殲-7雖然在性能上已經全方位地落後於現在的三、四代戰機,然而不可忽視的是,我國雖然疆域廣大,但周邊國家的空軍裝備情況其實也相差相當大。如果將殲-7部署在東海、南海,這樣直面美日先進戰機的空域,那自然是不太適合。可要是放在西南方向,那裡面臨的空中威脅不大,殲-7也完全可以作為其他先進戰機的有益補充,承擔起國土防空任務。例如2015年中緬邊境發生炮擊、轟炸越境事件時,我空軍就是靠殲-7部隊掛彈巡邏方式,既進行了有力威懾,又不至於緬甸衝突各方。看來,踹門入戶活計雖然幹不了了,但看家護院的本事,七爺還是很在行的。

3.「飯得一口一口吃,裝備得一步一步換」

新飛機當然哪個飛行員都想開,但部隊換裝總得一步一步來。倘若殲7全部換裝,那造成的三代或四代戰機的缺口至少也有二三百架。我國空軍裝備的快速更新實際上也就是近十多年的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更新了近千架三代戰機,這已經稱得上是神速了。雖然目前已知的是殲20正在提升產能,殲-10C系列正在穩定生產,殲-11B也已重啟生產線。但即便這樣,中國的航空工業可能仍然需要進一步擴大生產線才能滿足較大的戰鬥機缺口。然而在沒有面臨戰爭威脅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靠直接「爆」產能的方式進行全面換裝的,這樣不僅經濟上壓力太大,部隊一下子全面換裝,對戰鬥力而言也是不小的影響。

儘管如此,隨著中國空軍裝備更新的進一步加快,像殲7這樣的功勛爺爺機步「六爺」的後塵,也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不過作為捍衛祖國領空數十年的老兵,它的不朽傳奇可能還真就能發揮發揮餘熱。。君不見,連日本航空自衛隊同時代的F4都還沒死呢,咱的「七爺」哪能這麼快就謝幕了呢?廉頗雖老,卻也終究不知尚能飯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武榜 的精彩文章:

中國亮出4項頂尖技術 看看我們到底牛在哪?
小生物也有大能耐 美軍航母面對澳大利亞水母也得趴窩

TAG:軍武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