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裁員支付經濟補償金,「N+?」最合適

裁員支付經濟補償金,「N+?」最合適

Tuesday

18.04.03 周二

戊戌年 二月十八

GIF

如果企業裁員,經濟補償金該如何計算呢?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涉及的是員工離職前十二個月的「應得」工資,也就是常說的稅前工資,具體來講,就是員工實得工資加上之前扣除的社會保險、公積金等的個人部分,再加上個人所得稅,這些數值之和,才是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而不是員工的實得工資。

如果你不幸被裁員浪潮拍中,就趕緊往下看,搞清楚到底該賠你多少錢再去跟HR談,免得被坑了!

結合新鮮滾燙的案例,我們來聊一聊企業裁員

4月2日晚間,金立手機宣布,金立集團於上周五(3月31日)正式發文,對金立工業園的部分員工通過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未來,金立工業園將保留50%左右的員工繼續生產,同時也有ODM廠商協助生產金立手機,為金立在國內與海外的訂單供貨。

根據AI財經社獲得的一份員工補償方案,離職員工按照「n+1」的方式進行補償,並與員工簽訂補償協議書,經濟補償金分期支付,自補償協議簽訂次月起開始支付,按每月支付1個月補償金的方式進行,最長8個月內支付完畢。

根據補償方案,金立員工工資超過當地平均工資三倍的人員,按三倍數額支付,年限最高不超過12年。以東莞為例,2016年東莞的平均工資為3854元,三倍為11562元。也就是說,員工能拿到的最高補償不會超過138744元。

而此次協商工人解除勞動合同的工作將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對於不接受協商裁員的員工,「按公司停工放休政策執行」。

1

全面剖析 裁員背後的經濟賠償要點

用人單位裁員的程序

用工單位一般性裁員程序:

1,是提前30天通知被裁員工;

2,是無需提前通知,但要支付員工一個月的工資。

選擇以上程序裁員的法律依據是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用工企業經濟性裁員的程序

1.提前30天向工會或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意見,

2.將裁減人員方案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

適用該程序的前提是需要裁減人員20人以上或不足20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

適用以上程序裁員的法律依據是:

(一)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二)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三)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後,仍需裁減人員的;

(四)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被裁員到底可以拿到多少賠償金?

一、沒有賠償金

其實很好理解,就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被辭退,就拿不到賠償金。比如失職、隱私舞弊給單位造成損害;與其他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影響本工作;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等。

二、辭退後不用賠償或只賠償一個月工資

以下情況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三、賠償N或N+1的工資

宣布裁員後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用人單位依破產法重整、用人單位破產、用人單位被吊銷營業執照(或責令關閉、撤銷或者)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就應該拿到N或N+1的工資。

這裡的N是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N+1的「1」就要看單位有沒有提前1個月書面通知你,沒有的話可以多要1個月工資的賠償。

四、賠償2倍的N或N+1

被辭的,如果在勞動者沒有過失的情況下無理由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應當賠償2倍的經濟補償金。

賠償金中的月工資按多少算?

經濟補償金的月工資計算應當以勞動者的應發工資作為基數,而不是以基本工資、實發工資為基數,而且是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此外,高薪人士們要注意了,工資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看明白了嗎?

趕緊拿小本本記下來!

順便轉發給小夥伴們周知吧!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勞動法寶網 的精彩文章:

TAG:勞動法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