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互聯網思維做不好AI 硬體?

為什麼互聯網思維做不好AI 硬體?

提及互聯網思維,大家頭腦中可能會閃現很多辭彙:參與感、流量、免費、爆品、迭代等等。這些年,這些概念火爆過、恐懼過,也逐漸深入到每一個互聯網人的血液中。

這些思維,過時了嗎?並沒有。

只是……在這一輪AI浪潮中,不適用了。

在移動互聯網之後,是一個AI技術賦能萬物的時代,是一個軟硬體結合的時代。

軟硬體結合的浪潮,從2014年亞馬遜發布Echo開始,逐步蔓延到國內。

AI + 硬體,一時間,好不熱鬧。只是喧囂過後,可曾有想過。

那些曾經引以為豪的互聯網思維,即將成為 AI 時代的一根枷鎖?

真理越辯越明,我們先從2017年和2018年,國內兩場喧鬧的硬體發布會說起。

一、現狀:兩場互聯網式硬體大會

AI技術需要硬體作為載體,早已不是什麼秘密。只是這個進程,互聯網企業走得並不順利。

1、2017 百度世界大會:設計至上,誰為直覺買單?

2017年11月,渡鴉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發布了三款創新產品。

渡鴉強調,這三款是依靠『直覺設計』做出來的產品。

在互聯網領域,的確有不少設計出眾的精巧產品,比如筆記應用Bear,塗鴉應用Lake等等。但在硬體領域,哪怕是設計出眾的蘋果,也不敢走片面極端。從Apple Watch、Airpods到iPhone X,設計是很重要的一個要素,但更是一個向外探索與向內權衡的藝術。

互聯網領域,產品的高難度設計,背後意味的是開發時間和人力成本;在硬體領域,產品的高難度設計,背後是工程可行性、性能穩定性、產品成本等一系列問題。一個成功的硬體產品,是不會把自我主觀直覺,凌駕於產品要素的最高層。

無論是音箱、情感機器人還是家庭機器人,其實都有不錯的智能產品。我們如果把渡鴉系列和同類對比,功力高低,可見一斑。

2、2018 獵豹燈光秀:當夢想遇上偽需求

這樣的現象,在2018年,再次上演了。資金雄厚,夢想磅礴的獵豹,發布了五款機器人產品。它和渡鴉發布是產品一樣,都是沒法落地的『戰略性』產品。我們避開夢想先不談,來看這些產品的對立面。

主打音質的小豹音箱,對立面是死磕音質的HomePod;PPT里的音質好,和用戶口中的音質好,是兩個概念;為了做好音質,蘋果是聲學實驗室早在六年前,就開始了研發攻堅。好的音質,需要工程的打磨。

9999元的陪伴機器人豹小龍,對立面是銷量型產品How are you。How are you售價2000多,也是這四年消費機器人浪潮中,為數不多的倖存者。產品創始團隊深耕教育行業多年,深諳兒童產品的設計取捨。移動性固然酷炫,但帶來的額外成本,遠不如強化兒童內容來得有價值。

自詡『全球首款』五星級服務的機器人豹小秘,對立面是雲跡的酒店機器人。目前服務機器人,大多需求不強烈,雲跡的酒店機器人,算是一個實際應用的小案例。如果客人在房間需要毛巾,雲跡機器人能自動上電梯,送過去,減少了服務員跑腿的次數。真真切切提升效率,帶來價值,才是服務機器人的設計原則。

至於移動售賣機器人豹小販和機械臂,在內行看來,概念沒什麼新奇,離市場化也還很遠。

或許有人會說,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何必在乎外人眼光?

對於看客來說,的確可以這麼認為。但如果你是投資人,你是公司員工,你投入了資金或者青春。你還會這麼認為嗎?

硬體產品重決策。方向錯了,一個小的改動,都會牽扯成本、硬體選型。推倒重來就是大半年,哪來什麼走一步看一步?哪來什麼小步快跑,敏捷迭代?

忽視硬體方向的慎重性,以互聯網快跑迭代的思維來設計機器人,或許是獵豹式機器鬧劇的根源。又或許,把它當成一場徹頭徹尾的夢想秀,何必認真。

無論是百度還是獵豹,在互聯網時代,都有著優秀的產品,為什麼紛紛在AI硬體上栽了跟頭。是不努力嗎,是資源不夠嗎,是沒用心嗎?都不是。這些都不是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在於根深蒂固的互聯網思維。

從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軟體產品從電腦轉向手機,商業格局已是劇烈震蕩。

那從移動互聯網到AI硬體,從互聯網生態到軟硬體一體,背後的變化,必然是更加劇烈!

在這變化的背後,產品設計,需要從原先的互聯網思維,切換到整體式思維。

二、互聯網思維 VS 整體式思維

1、產品形態的底層差異,造就了上層產品思維的差異

一旦產品的底層邏輯改變,上層的產品思維,方法論,都會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在這一輪AI硬體化的浪潮中,不應該從互聯網思維去演化硬體思維,而是要從硬體產品的底層,重新推導全新的整體思維。

要徹底理解兩個思維方式的差別,我們需要把兩者進行解剖。從產品功能、產品設計、產品價格到開發機制,對比兩者的區別。

如上四個方面,我們下面分別做一個闡述。

2、功能:實現功能 VS 達到預期

設計互聯網產品時,產品的一個主要工作是設計功能,滿足需求。大部分的功能,是點狀、一次性的。比如評論點贊功能、歌曲收藏功能。功能一旦上線,意味著這部分需求被滿足了。

但在硬體領域,產品的滿足,往往是指用戶預期的滿足。

什麼叫做達到預期。你花500元買了一個新的運動耳機,音質和你之前500元的舊耳機一樣,那這款耳機的音質是達標的。如果新耳機比舊耳機還要好。那你可能會對別人說:這款耳機音質很棒!

這裡說的音質好,是指它的音質,超越了你的預期。脫離了預期這個參照點,直接談論音質好壞,就像空中樓閣、鏡花水月。從這個角度,渡鴉Raven H 說音質好,要和同價位的Sonos 1比。不談價位,跨越式比拼性能,都是耍流氓。

和軟體功能的多樣性不同,硬體產品的核心屬性屈指可數。比如智能音箱,一級屬性是價格、音質和技能。對於耳機來說,一級屬性是價格、音質、佩戴。產品功能必須落實到具體的用戶預期上,才能量化,才能落地執行。

在硬體領域,之所以不談功能實現,要談論用戶預期。是因為預期本身,不僅包含了功能實現,還包含有實現程度,用戶不僅關心有沒有功能,還要關心功能的程度怎麼樣。

在互聯網領域,大家很少提及預期,因為產品是免費的,只要有,就是好的。

一旦顧客掏了腰包,產品本身就承載有用戶的預期。

不及預期,會抱怨;達到預期,則無感;超預期,就尖叫。

付費和免費,天壤之別。

這幾年,智能音箱在全球普及流行。亞馬遜在推廣Echo音箱的時候,就善於洞察用戶的預期。起初,Echo 在2014年底公布時,對外的標價是199美金。說實話,這個價格是很高的。當時家庭音箱的旗艦是Sonos play 1,售價也是199美金。雖然亞馬遜內部員工知道,Echo是一個革命性的智能音箱,壓根沒法和傳統音箱相提並論!但是,消費者不知道啊。他們只會把它當成一個家庭音箱,只不過這個音箱會說話罷了。

亞馬遜的策略非常聰明。在最開始的半年裡,Echo的預售只針對會員,而且是以半價進行購買。在2015年上半年,誰也不知道一場語音交互的革命即將到來。但確是有大量的嘗鮮用戶,被Echo的低價吸引,率先體驗了Echo。

99美元,就當買一個普通音箱,也不吃虧 —— 早期 Echo 用戶評價

買一個家庭音箱,就是Echo早期用戶的心理預期。

2015年下半年,Echo開始正式對外售賣,亞馬遜把價格下調到了179美金。

從音質上講,Echo是很不錯的,但是決然比不上Sonos。以20美金的價格差來做一個讓步,會遠好過直接和同價位的旗艦展開比較。亞馬遜很聰明,他不想把Echo擺到要和Sonos比音質的境地。那一年,Echo一炮打響,銷量達到了驚人的250萬台。

在這個案例中,無論是早起嘗鮮還是正式發售,亞馬遜都是在價格和用戶預期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因為所有硬體產品的滿意,本質都是預期的滿意。

3、設計:極致性 VS 整體性

寫互聯網產品體驗的書很多,比如經典的《用戶體驗要素》,提出了軟體產品的五層體驗維度。對於任何產品來說,產品設計追求好的用戶體驗,是毋庸置疑的。只是產品從軟體載體轉向軟硬體一體時,好體驗背後代表的含義,卻發生了改變。

關於功能極致,我們會聽到一些這樣的說法:

這些動畫、顏色不重要嗎,重要。只是重要,永遠是相對的。

在軟體產品開發設計,背後主要成本是開發時間;所以在任何一個單點,做把體驗做到極致,對用戶是有益無害的。

軟體產品強調極致,本質是一種折磨自己,服務用戶的過程。

但在硬體角度,片面強調某一個功能極致,是有問題的。

對於耳機,沒有誰敢不顧成本,追求音效的極致;

對於手機,沒有誰敢不顧工程可行性,追求相機性能的極致。

正是如此,軟硬體一體化的產品,更應該從宏觀體驗的角度,追求整體體驗;而不是去苛求極致。

在硬體領域,苛求單點極致,是非常致命的;全局整體性,才是更需要關注的。

我們以蘋果無線耳機 Airpods為例,如果從普通的功能角度來評判,它是不完美的、不極致的。耳機本身沒有音量調節按鍵,也沒辦法直接切歌,這一點,相比有線耳機,看上去像是一種『退化』。

事實,並非如此。Airpods的整體體驗,是非常完美的。小巧便攜,放進任何口袋,都不顯得累贅;它佩戴穩定,快甩搖頭也不會掉;它連接快速,看視頻也毫無延遲。從16年底發布以來,一直是真無線耳機當之無愧的行業標杆。哪怕到2017年,同行的無線耳機,依然在便攜性和藍牙穩定性上,明顯弱後蘋果。領先,就是這麼寂寞。

那怎麼理解 Airpods 沒有音量鍵?Airpods 2代會不會加上這個功能?

回答這個問題,不能單純從功能角度來理解。產品的整體體驗,是要高於單個功能。

如果你用過同類『競品』,如出門問問的無線耳機。你就能理解Airpods在交互克制上的良苦用心。在切歌和調節音量上,問問無線耳機的交互方式是雙擊和撓一撓。這樣的交互方式,Airpods不是不能做,而是沒有選擇這麼做。在狹小的耳機上,無論是雙擊還是撓一撓,都與一定的失敗率,這背後帶來的挫敗感,非常損傷產品體驗。在實際用戶體驗中,一次不小心長按,誤觸發了藍牙配對;一次滑落扶正耳機,錯誤暫停了歌曲……

這樣的情景,不會很多,一旦出現,你都會懷念那個功能簡約、交互克制的Airpods。那為什麼不像Bose Soundsport free那樣增加一個功能鍵和兩個音量鍵?

優秀的硬體產品,並非全然功能主義,也並非全然設計至上。蘋果簡約、Bose實用,各領風騷,何必雷同?

功能的多少,從來不代表體驗的好壞。AI硬體,更應該關注產品全局體驗,而不是把功能極致掛在嘴邊。

4、價格:免費思維 VS 定價策略

在互聯網領域,不少軟體得益於免費策略迅速崛起,成就了一時輝煌。如360殺毒軟體,靠著免費,把瑞星、江民拉下馬。

但是,硬體免費,可行嗎?國內硬體免費的鼓吹者,是那個為夢想窒息的賈躍亭。如今賈老闆去了美國,國內硬體免費這桿大旗,已是後繼無人。

硬體真能免費嗎?如果真有強大的軟體或者服務費用能支撐起硬體成本,捆綁服務銷售,實現硬體免費。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但這也只是理論而已。

對於手機、音箱、耳機這些常見的硬體產品,硬體本身盈利,是數十年來顛撲不破的基本模式。硬體免費,別考慮了。

在產品定價方面,百度音箱的定價略顯飄忽。17年11月,渡鴉音箱售價1699,高得讓人咋舌;18年3月,小度在家屏幕音箱,售價僅599,低得誘人……

產品設計出來之後,究竟應該怎麼考慮定價策略?從成本出發嗎?從用戶入手嗎?

都不是。產品定價不是產品完成之後確定的,而是產品設計之初,就確定好的!

一款消費級產品,產品的價位,是在描繪用戶畫像和產品需求時,同時間確定的。

比如目標用戶是一二線都市白領家庭,需要設計一款給他們使用的家庭音箱。那從他們過往購買音箱的均價中,就能得出產品的價位段。這個價位段,是技術功能取捨、產品設計權衡的一個重要參照指標。切不可前期求極致,飆性能,核算成本才發現居高不下。

一般來說,產品的定價有這麼幾種。

無論哪一種定價策略,最激進的價格底線,都是不賺錢,而不是去虧錢。

和互聯網燒錢搶用戶模式不同,硬體領域的燒錢,效果是不明顯的。我們熟知的滴滴優步補貼大戰,有資本在背後興風作浪。補貼的目的,在於快速擊敗對手,獲得絕對的市場壟斷。

但在硬體領域,靠補貼,實現快速搶佔和市場壟斷,是非常難的。

為什麼這麼說?難道靠補貼搶佔市場,不行嗎?

首先,硬體產品的滲透,是漸進式的,不會出現爆髮式指數增長。產品就算補貼,也是需要用戶花錢購買。花錢和不花錢,是一個決策的鴻溝。APP下載量可以在某次大規模導流後,出現指數級飆升;但硬體產品做不到,再大的引流,背後也是需要購買。購買需要重決策,絕不是點一個下載按鈕這麼簡單。

其次,促銷永遠都是短期的。硬體產品的滲透是靠數款產品更新迭代實現的。一旦把時間拉長,短期割肉式的補貼效果,就會把燙平。到最後,你會發現,只有好產品和好體驗,能贏得用戶。

2018年,百度決心進入音箱領域,以低價破局,是值得稱道的。但補貼本身,難以持久。硬體產品的設計,還需要落到基本的價值和體驗上。

5、開發機制:快跑的兔子 VS 慢走的烏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句話,很有誤導性。因為它只是凝練的一句話,實際背後的兩大關鍵因素,經常被人忽視,那就是速度代價和速度相對性。

獵豹2年做出5款機器人,速度是相當快,但結果呢?產品方向多有錯誤。這樣的速度,值的嗎?

蘋果做HomePod,聲學研發6年,產品發售節點從17年拖延到18年初,真是慢啊。但結果呢?產品發售,立馬就讓用戶認可了HomePod的音質。

我們說互聯網思維產品快速迭代,說硬體產品慎重決策;背後遵循的底層原則是一致的:

互聯網領域,小步快跑是常用模式。典型的案例就是滴滴打車。最開始APP的雛形,是8萬元從外包公司購買的,體驗非常蹩腳。但在那個打車軟體興起的時代,戰機轉瞬,不可能說等APP開發到完美,再推向市場啊!一定是滿足了用戶的核心需求,就立馬推向市場,去搶佔用戶。後續的演進中,不斷更新迭代,把體驗做上去。

在滴滴這個案例中,速度快的代價是很小的,哪怕一個按鈕做錯了,下一版立馬修復就行;但速度慢,卻是不能容忍,有可能失去市場,有可能整盤失敗!

而在硬體製造領域,一味求快,把不確定性留到上市後,風險和代價都是非常高的。如果上市後,發現產品造型錯了、性能不及預期、成本過高,再做修改,幾無可能!整個產品調整的周期不是以天為單位,而是以月和年為單位。這也是為什麼,硬體產品的迭代周期,一般是一年一次,甚至是兩年一次。

在核心性能的打磨上,寧可等,也不能急。

在2016年9月,Gopro為了阻止大疆日益增長的用戶版圖,推出了Gopro Karma無人機;如臨大敵的大疆,為了阻擊Gopro,也在同月對外發布了Mavic Pro。雙方的大戰一觸即發。但在產品發售時間點上,兩者卻是表現出了截然相反的態度。

Gopro Karma在10 月23日立馬開售。可惜的是,在這個時間點上,Gopro的無人機,性能是不穩定的。開售僅兩周,不少用戶反映無人機在飛行時會突然斷電墜毀,倉皇之下,Gopro立刻宣布把產品全部召回。相反,大疆雖然在9月發布了Mavic pro,但因一些設計工藝和量產問題,整個16年基本只是預定;產品體驗不達標,寧肯等,也不開售!Mavic Pro一直到2017年初,才實現穩定發貨,並成為了17年消費無人機領域,當之無愧的爆款旗艦。

在速度的追求和剋制方面,Gopro和大疆,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不禁讓人唏噓深思。

速度和效率,是所有企業都公認追求的。我們不能看到快的表象,忽視它背後的原則和條件。

從互聯網到AI硬體,如上四個方面的思維差異,都是需要慎重考量的。心懷夢想的同時,也要腳踏實地。重劍無鋒,好產品需要時間的檢驗。

泡沫,浮浮沉沉;而時光,不曾辜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 的精彩文章:

《尋秦記》再被翻拍,老IP煥發新生還是被改編「死」?

TAG:鈦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