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秒2500米高速:艦炮專家出手,國產電磁炮把誰反超?

每秒2500米高速:艦炮專家出手,國產電磁炮把誰反超?

近日,某官方網站公布了最新一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候選人的名單,其中披露了不少國產先進武器的研發情況,其中國產最新的艦載電磁炮性能曝光,完全達到了和美國並駕齊驅的水平。相反,國產艦載電磁炮在多名專家的合力攻關上,已經實現對美國的反超。

例如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參評機械與運載工程類的被提名人李翔副總工程師,來自中船重工某研究所,其主要成就和貢獻就包括擔任「艦載電磁軌道炮」背景項目和演示驗證項目副總設計師。其中突破了身管燒蝕、長行程輸彈等關鍵技術,實現了炮口初速2500米/秒,炮口動能32兆焦的連發試驗。

2010年12月10日,美國海軍的第一門軌道炮成功進行了試射,將10.4千克的彈丸以2500米/秒的初速度射出炮口,射彈的動能達到了32兆焦。2012年1月,第一門32兆焦單發工程樣炮面世並試射,隨後開始研製自動裝填和熱管理系統,使火炮能夠實現多次發射。從公布的李翔總工的資料來看,可以推測國產電磁軌道炮的連發試驗,應該在2015-2016年左右,理論上和美國的差距在5年左右

不過國產研發電磁軌道炮的特點,是設計目標就指向海上試驗部署,這和美軍顯然不同。而海洋山號登陸艦上艦載電磁軌道炮的出現,已經證明中國已經領先美國,率先實現艦載電磁炮的試驗。而李翔作為電磁炮的副總設計師,本身就是中國著名艦炮設計專家,是052D型130毫米艦炮的副總設計師。因此在外形設計和成熟度上,國產電磁炮明顯外形更加成熟,更接近於「艦載」的成品裝備。

因此國產艦載電磁炮不單單是一種能量武器,它能夠從科幻迅速走進現實,能夠領先美國進行海上試驗發射,是馬偉明院士、李翔總工程師等一批不同學科專家共同智慧的結晶。相比美國,國產電磁炮在一開始就直接瞄準上艦使用,和前者的左右搖擺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據美國媒體報道,在中國艦載電磁炮出現後,美軍原有計劃放棄電磁炮發展的想法,又遭到了強烈的反對。美軍仍在積極爭取電磁炮項目的經費。

由於海上作戰平台的特殊優勢,電磁炮首先在海軍裝備上得到應用,已經成為勢不可擋的趨勢。儘管電磁炮存在彈丸制導困難的缺陷,但這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困難。即便是無制導的電磁炮,也完全具備10~50公里範圍的壓制能力,火力打擊性能遠超現有艦炮,因此在海上維權、重點島嶼防禦上有著特殊的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諍聞軍事 的精彩文章:

78年前這一國推崇「大東亞共榮圈」:至今仍和日本勾搭
MH370客機又找到了?澳專家稱「機身全是彈孔」,都是這國作怪!

TAG:諍聞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