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福報就像大水庫,用這三個方法積累,就怕增長起來太快了!
福報是個好東西,不管您是佛教徒還是世俗人,想必對福報的追求肯定都是趨之如騖的,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福報到底是個啥東西呢?
有人說是運氣,有人說是錢財,也有人說是功德,而從佛教角度來看,包括金錢、運氣、機遇、助緣、功德等一切令事物良性運作的內在推動力,其實都是福報的不同顯現。
大到建功立業、生老病死,小到一次呼吸,一口飲食,所有事情的達成都是取決於你自身的「福報」是否足夠。
我們的福報就像是一個大水庫,通過管道輸送給你自身,只要你的「福報」越多,管道越通順,那麼你的福祿壽自然也就會越來越好。
然而有時候,我們的「福報池」總是會出現兩個大問題,一是池水不夠(福報少),二是管道堵塞(業障重)。因此要想真正的「享用」這些福報,我們就要從根源入手和解決。
從世俗角度來說就五個字——加水和疏通;從佛教角度來說就八個字——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而諸多善法善舉之中,以下三個是我們最為常見和最易實施的積福消業好辦法。
1
戒殺護生滿慈悲
《大智度論》有云:「諸功德中不殺第一」。《阿含經》記載,有一位小沙彌,本來應該夭壽的,因為一念慈悲,救了許多受困水塘的螞蟻而延壽。
一念善心,可以消除罪業;一念慈悲,能夠增加功德。有人「拾金不昧」而獲得福報,有人「不貪不義之財」而得到善緣,有人「救苦救難」而消災免難,可見能夠慈悲喜舍,福報就會到來。
而且依據佛教緣起的觀點,整個世界其實都是處於一種共生互動,相互依存的平衡狀態,通過我們吃素護生等一系列的行為,用善心善行轉化成被救動物的剩餘生命,便是一次能量(因果)的交換。
比如刀口救命行無畏施,出資購買行財布施,念經迴向行法布施。不管隔多少遠,多少世,曾經結下的生命之緣(救命功德)始終存在,且積累在你的福德池中,便在某一時刻成為福報回饋給你,完成能量的再次平衡。
2
孝親敬老滿恭敬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孝親敬老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間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勸孝文》稱孝為人間第一事,舍此一事,並無功業。
佛教很多法師也多次提到孝親尊師的重要性,並稱為根基,而《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亦有云:孝養父母,若人供佛,福等無異。佛經上講,孝養眾生,孝親是為自己培植福報最快的方法。
而且佛教認為,在以往無數次的輪迴之中,所有的眾生都曾做過我們的父母,所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常懷恭敬。
對好人、善人,要常常親近、侍奉、學習,自然得利益;對壞人惡人要恭敬地遠離,把他看作佛菩薩的化身來教化我們,不讓我們導其復轍,所謂敬而遠之;對事恭敬,就是務求竭盡全力,盡善盡美,不留遺憾,對物恭敬,就是要珍惜、愛護、小心使用,惜物也便是惜福。
3
供養三寶傳佛法
《四十二章經》有云:「飯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持五戒者一人……教千億,不如飯一佛,學願求佛,欲濟眾生也。飯善人,福最深重。僧人長久修行,自帶功德威力,供養三寶,自然是福德滿缽,用之不竭。
在往昔,佛陀於過去生作沙彌時,因托缽時晚耽誤修行而潸然落淚。一長者聽後發心每日供養,以便讓沙彌專心修行。此長者即為後世阿難尊者,因過去生虔誠護持修行人,得於佛陀座下聽聞法音,一字不失,是為「多聞第一」。
是故,施者應該趁著有因緣福報時,多供僧播福。清凈供僧的功德不僅能生出巨大的世俗福報,更能使施者得到究竟的解脫,這是不可思議的。
而且供養三寶,也便是在做法布施,而在所有的布施當中,法施的功德最大,因為你布施所有眾生財富,雖然可以讓他們一時免除飢餓寒冷之苦,但是東西有用完之時。
你給他布施佛法的話,他聽了法能夠覺悟了,他按照這個法上的覺悟去修行,他就有可能證果證道,了解生死,出離三界,這個功德是出世間的功德,是其它財布施的功德無法比擬的。
所以小編在此真誠的希望各位善友們,能夠多多行善止惡,弘揚善法,不僅對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對眾生也更是福澤綿長。
※他是西方奇人,精準預言自己的一生,靈驗到不可思議!
※科學與佛教對治散亂的方法,它們一樣嗎?新的一周,讓我們從對治散亂開始!
TAG:經藏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