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俄之間會不會進行「新冷戰」?

美俄之間會不會進行「新冷戰」?

原標題:美俄之間會不會進行「新冷戰」?


西方和俄羅斯互相驅逐外交官,尤其是美俄之間的「驅逐戰」打得正歡。現在的問題是,這場「以牙還牙」的對抗還要持續多久?雙方要走多遠?


目前來看,主動發起驅逐的西方沒有明確答案,被動應戰的俄羅斯則表示「奉陪到底」。

4月2日,俄羅斯塔斯社報道說,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指責西方行為「就跟小孩子一樣」。


「(驅逐戰)要走多遠不是我們所決定的。我們也不想繼續玩這種幼稚的遊戲,但我們的(西方)夥伴看來卻沉迷其中。」拉夫羅夫說,「在外交領域,對等的原則依然存在,依然有效。並將繼續得到貫徹。」


拉夫羅夫還警告說,如果西方繼續沉迷於此,可能導致「新的冷戰」。


西方有分析認為,普京的外交政策其實比較克制 (圖片來源:nationalinterest.org)


冷戰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與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之間,長達近半個世紀的緊張對抗。1990年代蘇聯解體,冷戰亦宣告結束。


美俄之間大規模驅逐對方外交官,關係據說已經降到「冷戰以來最低點」。拉夫羅夫的警告,也正說出了一些人的擔心:美俄會不會陷入冷戰?


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美國保守派的《國際利益》雜誌網站,以及美國外交委員會網站,這幾天都先後刊文探討了這個問題。


這些文章基本認為,雖然這次驅逐外交官鬧得調門很高,但美俄不可能走向新的冷戰。

一方面,冷戰之所以能持續將近半個世紀,是因為對方雙方有極強的意識形態色彩。無論是美國還是當時的蘇聯,都認為自己的道路是正確的,世界應該按自己的道路發展。


但目前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在近年來的對抗中,基本都沒有意識形態色彩,導致西方和俄羅斯交惡的,基本都是俄羅斯為了維護傳統的利益,採取了一些令西方惱火的行動。缺乏意識形態的「思想力量」,有關利益的對抗可能會隨時發生緩和,不可能有持續的冷戰。


另一方面,當年之所以有冷戰,也是因為美蘇是兩個超級大國,其他國家力量不可與之相提並論。而如今是個「多極」世界。俄羅斯的實力已不如當年蘇亮,美國雖然還是超級大國,但歐盟、中國等力量崛起,完全可以起到制約作用 。因此美俄之間冷戰也無從談起。


《國家利益》4月2日刊發的文章認為,不僅冷戰的大背景條件已經不再,而且西方也不應該與俄羅斯進行新的冷戰。


這篇文章認為,其實普京領導的俄羅斯,在外交上採取的是保守姿態 。因為最近幾年,北約不斷擴張,昔日屬於俄羅斯「勢力範圍」的國家,與西方的關係越來越近,這在俄羅斯看來,其實是西方不斷進逼。俄羅斯在喬治亞、克里米亞、烏克蘭等地舉措,看似具有侵略性,實際是維護他們眼中的「傳統利益」而已。就是出兵敘利亞,也是因為敘利亞是俄羅斯長期的盟友。

在為俄羅斯辯解之後,這篇文章還認為,俄羅斯在軍事實力方面無法與北約相提並論。如果發生戰爭,北約肯定贏。因此只要美國和北約不進逼,俄羅斯不會主動挑釁。


這篇文章的觀點,和特朗普最初的國家安全顧問邁克爾·弗林的想法頗為相似,實際上也可能和特朗普本人觀點比較吻合。有分析認為,特朗普個人到現在從未對俄羅斯和普京惡語相向,實際上就是在心裡認為美俄關係必須要改善。這種情況下,美俄之間的「驅逐戰」怎麼可能變成冷戰?


不僅不會變成冷戰,從這幾天俄羅斯抖出「特朗普曾提議普京到白宮會面」的消息看,說不定哪天特朗普真的宣布,他要和普京在白宮會面好好談一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克錦專欄 的精彩文章:

TAG:錢克錦專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