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都說去醫院看不好病

為何都說去醫院看不好病

聽說前段時間國外權威雜誌發布了人類非自然死亡三大重要因素:心血管疾病、癌症、醫療。

是的,醫療活動已經是造成人類死亡的重大因素了,聽起來是不是有點諷刺?

在人類的世界,認知被分為三個層次:科學是第一層次、哲學是第二層次、未知是最高的第三層次!目前的醫學研究客觀而言,絕大多數止步於第一層次之前。

目前醫學的發展可謂是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瓶頸。這在人類社會中造就了難以調和的醫患矛盾。醫生,已經處在了風口浪尖,對於醫生的態度,人們早已不在似從前般尊敬。更多的,是質疑與責難。

「醫生黑心,有病不給我治好還亂收費」、「醫生太沒有醫德了,就一個感冒做那麼多的檢查」、「醫生真的是治不好病還耽誤人」……種種話語撲面而來。

對此,我一直對於醫生這個職位有不解疑問:真的有人會心甘情願在花了這麼多年努力讀書、實踐後,最後用盡一生義無反顧地奉獻在治不好病又害人不利己的崗位上嗎?

自我學醫以來,經本人手起病癒的療效可謂是家常便飯,甚至疑難雜症也能通過醫學手段改善生活質量。治癒率、緩解率在我的醫學生涯里好像沒有外界傳的那麼低嘛。於是乎我又一次對這個問題有了思考。

受中醫陰陽辨證思維的影響,我開始著眼於醫、患二者,有了自己的解讀。

對於醫生,科學是醫學研究不可避免的手段,科學的最高境界便是整體觀、系統論,與中醫強調的「天人合一」整體觀是不謀而合。而在我所接觸的醫院醫生朋友中,他們對於疾病治療與人體調節,以及臨床工作中的診病醫治,並不像媒體報道以及民眾謠傳的那樣片面與黑心,相反,他們的每一個決策絕大多數都有證可循、有理可遵,處理的雖然不算十全十美,但在我看來其全面之程度似乎不亞於中醫。

所以我開始關注於就診患者的心理活動。發現根源,原來在於醫生與患者對醫學實踐與人體生命活動的不同認知,所導致的!

就像人類認知的最高層次是未知。但是在實際應用我們會發現:很難實行!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每本西醫教科書,絕大多數內科疾病都是寫著「病因不明」、「目前研究假說」這類字眼。因此所有的治療都有概率性。醫療的結果就像「薛定諤的貓」,可以治好,也可以治不好。但事實上,絕大多數人是不能接受一個醫生他居然對某種疾病一無所知!他們的認知普遍覺得治的好應該,治不好責怪。在這樣的條件下,體制內的醫生們哪怕依據科學數據制定的「指南」多麼死板,醫生也會掛在嘴邊,因為這將是每個醫生職業生涯的「保護傘」。

碰到「腫瘤」也好,「肺炎」也好,其他疾病也好,很多醫生是不敢跟患者開口「你這個沒問題,回家休息就好!」或者「這問題不會惡化」這類的語氣。很多人都嫌棄醫生說話說了跟沒說一樣,又做了各種檢查,又說不清具體毛病。就是因為民眾不允許這種「無知」存在。所以科研盛行,數據盛行,各種的「指南」盛行。就算治不好說不清,但醫生「有理有據」。

而且客觀問題擺在眼前:人類的智慧既然無法造出生命的基本單位——細胞,那人類自然沒辦法解決生命活動中的種種情況。說的土一點「解鈴還須繫鈴人」,我們雖然是醫生,也不是那個「系鈴人」。大多數的民眾是無法接受死亡、無法面對未知,醫生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求痊癒,但求安全。其背後的代價,就是治療的繁瑣步驟、與不匹配的「低」療效。

其實在醫院經歷了許多的醫學實踐以後,絕大多數的醫生已經深刻認識到教科書中存在的不足與缺陷,每版教材也在不斷更新,就像手術式、藥物應用也是不斷變化的。從回顧性來比較,從某種單獨疾病來看,有效率是逐漸上升。比如「股骨頸骨折」的「PFN」術式,或者「腦梗塞」無禁忌症下6小時內及時溶栓等等。但是風險與效益並存,順利情況下術後恢復好,可不同程度的併發症或者不良反應依然存在。從哲學上正反兩面是同時存在,可是普遍群眾只能接受好的,無法接受壞的。試問這怎麼可能呢?

雖然我們都知道科學層面是醫學的最低層面,可是大多數醫學研究還是專註於此。為什麼呢?因為它具有「普遍適用性」。如果問一個中醫「怎麼補肝血?」或者「怎麼養腎陽?」,我想中醫是答不上來的,因為整體醫學觀下的醫學實踐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科學」就不同了,「高血壓」怎麼辦?很簡單,科學回答就是「降壓藥」,這個答案肯定沒有錯!但是至於你終身服藥,對不起,這個不是科學能解決的,因為它做出來的結論就是這個。「糖尿病」吃降糖葯,也是如此。想要翻案?想要個體化?不好意思,沒有具體的標準醫生不敢「肆意妄為」!

如果在醫院,每個患者個性化治療,用藥不同、治法不同,在目前是不容易實現的。理由很簡單,每個醫學活動都有概率性,一旦出了事情,醫生手捧著「治療方案」將必死無疑、無處申冤。只有符合「規範」、「指南」、「科學數據」才能安穩過江。醫生的內心就是「管它有效無效、方不方便,我都是正規治療!」。言語或許極端了些,可事實如此。

記得我以前在醫院的時候,給一個頸椎病的患者做針灸,在他的風池入2寸,起針後患者不適感立刻緩解過半,家屬各種感謝。但在一旁觀看的師兄見了,把我拉到一旁,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雖然你的治療效果很好,可我還是不建議你這麼做,因為風池穴的標準入針長度是0.8~1.2寸,萬一患者投訴你,你將無力反駁。即使標準長度療效或許不是最佳,但它可保你安全!」師兄真心為我好,可這話卻反應了在醫院當醫生的心中無奈。

「三因制宜」、「辨證論治」,這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中醫精髓幾千年來都未曾變過,中醫正是拋棄了不合時宜的「束縛」才始終保持著簡、便、廉、驗的優勢。其實對於現代醫學,很早就提倡「生物—心理—社會」模式,整合醫學的先進觀念也一直在每一個醫生心底里,但卻不敢輕易施行。或許對於群眾而言,先進的觀念在被接受而且廣泛實施都需要時間,每一位醫生其實都在咬牙等待醫學這片「社會土壤」的解禁。我認為當社會大眾有著足夠的勇氣面對死亡、面對未知、面對自己的時候,我們的醫學將會綻放不一樣的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延針堂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要有面對未知的勇氣!

TAG:延針堂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