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好奇號不夠好奇,NASA要送機器蜜蜂上火星?
太空栗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正確示範來自雛蜂
在蜜蜂種群的生存受到嚴重威脅的地球,許多團隊都在奮力研發蜜蜂機器人。如今,哈佛的Robobee上天入水,沃爾瑪用於授粉的機器蜜蜂也已申請專利。
不過,讓機械蜂在火星上飛舞的想法,或許可以算是一股清流了。
身如熊蜂,翅如蟬翼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助理教授Chang-Kwon Kang和他的小夥伴們開啟了火星蜜蜂的研發旅程,Marsbee便是蜜蜂機器人的代號。
bumblebee本bee
這些撲翼機器人的大小接近熊蜂(bumblebee) ,但長著與體型並不十分相稱的一對翅膀,展開如蟬翼大小。Kang博士說,巨大的翅膀可以帶給機械蜂足夠的升力,這樣它們就可以自如地飛在比地球空氣稀薄百倍的火星大氣層。
bumblebee究極進化,希望Marsbee也可以
除了節省能源的空氣動力學原理之外,機器人自帶能量收集裝置,翅膀根部的扭轉彈簧可以在飛行的同時,短暫儲存一些原本會被浪費的能量。
為何非要上天?
那麼問題來了,火星上不是已經有探測器在服役了么?
一隻好奇的好奇號
是啊,不過現在的火星探測器行動非常緩慢。好奇號2012年踏上火星的土地,至今只走過了11.2英里的路。紅色星球溝壑縱橫的地面,對輪式探測器來說還是太坎坷了。
離開地表,或許是在火星上如履平地的第一步。設備有了更加高效的移動方式,人類便有可能解鎖花式火星探測技能。迫不得已,就算空氣再稀薄,也要飛。
抱大腿為己任
Marsbee將會搭載可重構的感測器網路。樣本採集和數據收集任務可以單獨完成,也可以由多隻機械蜂配合完成。
好奇號:裝作不會飛比較輕鬆 (誤)
機器人將依託於某個移動基站,比如好奇號這樣的探測器。Marsbee可以把數據和樣本傳回基站,將其作為一個通訊中心。有了無線通訊的加持,它們便能更有效地繪製地形圖,採集樣本,甚至尋找生命跡象。
另外,基站還可以兼職Marsbee的充電站。
千里共嬋娟 (誤)
在這個項目里,Kang的實驗室負責Marsbee結構設計的分析和優化,而遠在日本千葉大學的一個生物力學團隊將與之隔空合作,負責機器人的生產和測試。
這支日本團隊在2009年開發出的蜂鳥機器人,是當時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撲翼機器人之一。日籍華人劉浩是蜂鳥機器人的「爸爸」,他說撲翼機器人需要解決兩個重要的問題:一是撲翼所需的動力,二是飛行的穩定性和機動性。
蜂鳥機器人,千葉大學出品
機器蜂鳥僅重2.6克,翅膀扇動頻率可達每秒30次。團隊希望這類機器人能進入狹小空間,執行搜救和空間探測等艱巨的任務。
主角Buff
作為被NASA選中的明日之星,Marsbee從230項提案中脫穎而出,成為了NIAC(NASA創新前沿構想計劃) 2018年的25個(第一階段) 早期創新項目之一。
與火星蜜蜂一同入選的機器人概念,似乎也都不是等閑之輩。比如——
陸上移動方式:幾隻合體成球,然後滾
立志前往土衛六 (泰坦) 的ShapeShifter,計劃把自己煉成NASA描述里、會飛的兩棲機器人 (FAR) ——除了神遊在廣闊的天地,還可以進行水上漂和海底探險活動。當然,多重技能的解鎖,需要多台機器人合體或拆分來完成形變。
不離,不棄
宇航員的「寵物」Biobot,讓人類不用再背著沉重的生命維持系統 (PLSS) ,也可以把通訊系統和高清攝像頭交給機器人,然後牽著它走就行了。
NIAC對選中項目的支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 (Phase I) ,NIAC為每個項目提供125,000美元的資金支持,9個月後團隊便可以申請第二階段 (Phase II) 的資金。
你有許多小mimi
有一天,這些研發團伙說不定真的能有效升級空間探索裝備,讓人類的狗仔天賦高度支配一下鄰居星球。
—完—
活動報名
加入社群
量子位AI社群15群開始招募啦,歡迎對AI感興趣的同學,加小助手微信qbitbot6入群;
此外,量子位專業細分群(自動駕駛、CV、NLP、機器學習等)正在招募,面向正在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及研究人員。
進群請加小助手微信號qbitbot6,並務必備註相應群的關鍵詞~通過審核後我們將邀請進群。(專業群審核較嚴,敬請諒解)
誠摯招聘
量子位正在招募編輯/記者,工作地點在北京中關村。期待有才氣、有熱情的同學加入我們!相關細節,請在量子位公眾號(QbitAI)對話界面,回復「招聘」兩個字。
※谷歌要構建自己的區塊鏈技術
※Google大調整:搜索與AI分家獨立,原SVP引退,Jeff Dean終掌大權
TAG:量子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