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兩隻鸚鵡,一篇雞湯

兩隻鸚鵡,一篇雞湯

心語小報

孩子如鏡,照出心魔和自我

?

今天吃午飯的時候,我問女兒,鸚鵡還好嗎?

LD說,沒了。

啊?我一驚。

一年前,女兒養了兩隻小鸚鵡,我當時寫了篇小文發在朋友圈,引來一些個贊和評論。今天我想把它翻出來,改變一下主題。

先看舊文。

?

女兒養了兩隻小鸚鵡,還給取了名字:順順、亮亮——羽毛順滑、色澤亮麗之意。

每晚8點左右,女兒就用玩具盒的紙板把鳥籠圍好,放在客廳的窗帘後遮光,它倆也很配合地不再鳴叫。早晨起來,再拎到陽台上,加食換水,還要換底下的墊片。那是外公用廢紙板剪好的,備一摞,接鳥糞,方便更換。

周末出門,女兒都要帶著順順和亮亮。開始是我們幫著拎鳥籠,現在多數是自己主動拎。去公園,采樹葉或草籽喂它們;去上鋼琴或繪畫課,它們就在教室邊上呆著,課後一群小朋友圍觀上來,問這問那的,女兒也不多話,叉手立在一旁,得意的樣子;去旅遊,一起住酒店,得額外備一盒小米。

逛商場時也帶著,走累了放在座椅上,路過的小孩子十有八九會湊上來,他們好奇、憐愛的神情,跟女兒初見時是一樣的。緊隨其後的大人,反應則各不相同:不要摸,會咬你的;不要碰,當心禽流感;不對的,小鳥不應該關在籠子里;不要動,這是別人的東西。

也有個別人會問孩子,你喜歡嗎?我們也養兩隻,你會好好照顧它們嗎?

大半年時間過去,順順和亮亮看上去比在花鳥市場時「胖」了不少。把門窗關好,偶爾把它們放出籠子,就會撲騰撲騰滿屋子亂飛。一會兒飛累了,女兒取一支鉛筆,橫抓一頭,湊到跟前叫,「鳥兒鳥兒,回來回來。」有時也能讓其站上來,收至籠中。

不少朋友已經或準備生二胎,多數是想要個兒子,抑或再要一個伴。問起我們的計劃,以前會說,養不起,現在則有了新的理由:你看,我們家有鳥了。

有一次去朋友家作客,我們特地又去買了兩隻送給朋友的同齡女兒,後來聽說養了幾天就掛了一隻。得知消息,女兒當時驚呼了一聲,「啊?!」隨即低下了頭,嘟噥了一句,還是我們自己養吧。

那一刻,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那是20多年前,正月里的一天晚上,家裡的老母豬突然不吃不喝,跑到門口的小河中間站著,顫顫巍巍,口吐白沫。奶奶在岸邊陪看了一宿,時不時罵一句,老不死的東西,害的我戲看不成。

原來,村裡每年過完年都要演一場社戲,那是奶奶一年到頭唯一的娛樂活動。那頭老母豬,在我們家養了16年,每年生兩窩豬仔賣錢,是我哥倆的學費。

我想對順順和亮亮說,希望你們能陪著我女兒,到她成為奶奶的那一天。

?

讓我們回到今天的飯桌。

LD說,小姨把它們送到花鳥市場去了。

哦,我想起來了,我們有一次坐飛機出遊,帶不了鸚鵡,就把它們送到小姨家託管。小姨還「趁機」搶走了外公外婆,鸚鵡也就留在她家養了。再後來,外公外婆回老家過年,小姨照顧不過來,就把它們送回花鳥市場,還給了鸚鵡老闆。

看出來了吧,那兩隻鸚鵡,只是女兒一時的玩物,真正養的是外公外婆,我只是旁觀。那篇雞湯般的小文,是我那天晚上在醫院陪床時,情緒低落時的宣洩。

現實中,限於境況和條件,我們對於有些人、事、物,常常是階段性的喜歡或愛好。在時間的沖刷下,永世不移的愛,往往只是心中美好的願望。

讓我們感恩「階段性」,坦然地活在當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語小報 的精彩文章:

TAG:心語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