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讀完18本書之後

當我讀完18本書之後

Grace說:新的一期「高效閱讀實踐營」一直在搞事情,這一期有很多特色的體驗,小夥伴們一起互相交流心得~

本篇文章就是QY_liang的閱讀心得分享,如果你喜歡勤奮努力的QY_liang,歡迎在文末加她微信哦~

Hello,我是QY_liang。

這次是我第二次參加grace的高效閱讀營,當然我也是對自己有要求的,我就是想挑戰自己完成21天閱讀18本書,拿到大大的獎學金。

(書目匯總)

21天18本書對於我來說,不是什麼微挑戰,而是大挑戰!要知道平時的我一個月看3本都已經是超額完成任務的,很多時候都是一個月不能看完一本書。

我的心理壓力還是有的,但是我還是覺得,這個挑戰是可以完成的,只要我不選擇像《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那樣大塊頭的書,逼一下自己應該是可以完成的。

1

收穫

1.閱讀的效率提高

閱讀的數量上去以後,閱讀的速度也開始上去了。閱讀速度上去我想應該是因為自己的閱讀態度的變化,不要求自己逐字逐句慢慢閱讀,也不要求自己全面弄明白,一本書只要get到一個點就可以了。

2.眼界開闊

我看了不同的書後,覺得自己的自己聽了很多不同老師的課,不同老師對同樣事物的不同的看法,或者是不同的老師用不同的實驗,不同的方式去闡釋同一個觀點。

尤其是看李欣頻老師的書,簡直就像是有一個人粗暴地將你的腦袋撬開,然後將一些全新的觀念,灌到自己的腦袋裡。

3.愛上了閱讀

我每天在朋友圈打卡,剛開始留言的人並不是很多,大家都只是點贊,但是到了15本書之後,就開始有人留言問真的可以每天看完一本書嗎?或者的詢問閱讀營的資料,還有閱讀的方法。

以前的我看到別人發出來的閱讀打卡我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樣的速度是真的么?是真的做到的么?Ta是在翻書還是在看書?

但是現在的我想法改變了,或許是被Grace洗腦了,閱讀本來就不是為了應付考試,不是為了倒背如流,我們閱讀是為了了解更多,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只要get到一個點,並在生活中加以實踐就已經是閱讀的收穫。為什麼要要求自己一字一句地去閱讀,為什麼要求自己要全部理解?

閱讀態度和觀念的改變讓我覺得閱讀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不再有需要全部讀完的壓力,也沒有要理解透測的焦慮。我想,當一件事會讓你感到輕鬆愉快的時候,愛上它是自然而然的事。

4.時間管理

當你是圍繞一個目標去生活的時候,你的時間管理的潛能就會被激發。因為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要擠時間去做可以達到目標的事情。像我自己為了可以每天一本書,我就要擠出時間來安排讀書。

一天一本書(書的字數一般不會超過200千字)大概每天閱讀用時在3小時左右,這三小時是這樣分布的:早上通勤時間大概40分鐘,有效閱讀30分鐘左右;中午休息2小時,吃飯睡覺聊天散步大概1小時,可供閱讀時間約為45分鐘。下午下班以後,我會推遲半小時回家,這樣也有30分鐘的閱讀時間;晚上睡前大概會看誰30分鐘。其他還有就是工作時會穿插15分鐘的閱讀時間作為調劑休息,上下午加起來一般會超過30分鐘。

每天輸出我都是有一個固定的表格,將內容填上去就好。這樣會比較省時省力,挑戰結束之後還可以打出來隨時翻閱。

而且這個挑戰的過程我還學會使用了很多工具:黃油相機、番茄鍾、有道等。而且我發現自己拍照的水平直線上升~

2

閱讀準備

1.書庫

我這次挑戰時沒有確定書單的,就是在自己的書庫隨意選書。因為平時也是比較喜歡買書,所以書架上基本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書。我在選書的時候也是比較隨性的,看到哪一本有興趣就看哪一本,沒有花太多選擇的時間,不過如果有自己的閱讀清單可能會更加省時,因為都是一早選好的書。

2.思想上準備

你要有心理準備,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會因為閱讀技巧的不熟悉,或者是生活工作中的一些意外,讓自己無法繼續看書。要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所以我會要求自己隨身有書。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選的第一本書是李欣頻老師的書《人生就是邊走邊學》,剛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書讓自己有動力去跨過閱讀的適應期。

3.閱讀技巧的學習

閱讀技巧的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像便簽紙閱讀法,指腹閱讀法等。多學一些方法,總能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式。

編輯助理:聶夢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郭琳靜Grace 的精彩文章:

《拆掉思維里的牆》:原來我還可以這樣活!
葉雲燕:《給成交一個理由》

TAG:郭琳靜Gr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