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如何讓王偉返航?我們還得學習美軍飛行員的救生手段

如何讓王偉返航?我們還得學習美軍飛行員的救生手段

每年4月,網上就會一片「呼喚返航」聲音,但實事求是講,海空無情!給力的飛行員個人救生裝備、常備的救生訓練和完善的海上搜救體系,才是讓「海天衛士」返航的保障。這裡梳理一下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戰術飛行員救生裝備、日常訓練,淺談一下中美之對比。


一、無果的14天萬人搜救

南海撞機之後,雖然長機和僚機還進行了意識清晰的通話,長機看到了白色降落傘的展開,記錄了跳傘位置,海域也是海南島與西沙群島之間的不算遠也不算陌生的「家門口」海域,海南、廣東兩省動員萬餘軍民、每天十多艘艦船、數架次飛機,14天愣是啥也沒找到……

事後也有人分析了殲8B戰機的國產二代海上救生設備的12個裝備彈射後的7個操作步驟,發現設備的啟動幾乎全靠手動,如傘具沒有自動解脫裝置,救生包不能使用高度表或彈射後計秒自動空中解脫,也不能自動開啟裝置,救生筏不能自動充氣,救生電台不能自動開機並自動發出求救信號。如果飛行員彈射跳傘時已昏迷或意識模糊,或者「傘降--拋救生筏--脫傘—防纏繞—爬上救生筏—打開信標機—等待」等7個步驟中任何一個出問題,都會導致救生失敗……

事後有關部門應該花了很大力氣改進,自動化程度提升不少,默虹就不再多說了。

二、美軍當年的飛行員救生器材

這裡不想拿最新一代的比,就拿2001年時期美國海軍F/A-18A-D「原始蟲」時代的飛行員救生裝具來說說。救生器材主要是隨身救生器材和座椅救生包兩部分


1、隨身救生器材

美軍海航飛行員穿著總是鼓鼓囊囊,各種掛件,比喜歡穿皮夾的中俄「藍精靈」飛行員看起來更像「聖誕樹」

從裡到外默虹稍微給「剝洋蔥」一下:

l 內衣、Tshirt之類,冷的時候會是更厚更保暖的Mock-T(保暖內衣?)

l 然後就是CWU-27/P阻燃連體飛行服,阻燃手套

l CSU-15/P分體抗荷服

l 海軍特色的軀體固定鞍帶

l CMU-36/P救生用品馬甲

l LPU-36/P救生服領

l HGU-68/P系列飛行頭盔和對應的面罩等

l 棕色飛行靴

救生物品主要放在CMU-36/P救生馬甲里

這是一種參考了MOLLE戰術系統的模塊化飛行背心,主要用于海軍配備彈射座椅的戰術飛行員,大量的PAL帶子、扣子、魔術貼讓各種用品可以模塊化組合。主體材料使然是FR阻燃尼龍纖維,適應戰術飛行員場景。標配的攜帶物品是:

頻閃救生信號燈,降落傘鉤刀,煙霧火焰信號彈,濾光片,哨子,指北針,求生信號反光鏡,4盎司飲水,Leatherman Wave工具鉗,MK 124煙霧煙火信號棒,救生電台,小手電筒,1號救生用品包,P220系列自衛手槍,2個彈夾,三防用品。

這些其實裝不滿馬甲的所有口袋。結合CWU-27/P連體飛行服的腿兜和踝兜,飛行員一般還會帶上當天的口糧(公發有密封袋裝糖果、巧克力,或者類似壓縮餅乾的Datrax 2400,但美軍飛行員更喜歡起飛前從餐廳打包一個新鮮三明治或者別的可口食品),再就是幾瓶瓶裝礦泉水塞飛行服的腳踝兜里,還有急救包。


2、座椅救生器材

早期F/A-18A,B,C(車架號163427-164067),D(機體號163434-164068)戰機配備的是SJU-5/6系列彈射座椅,彈射座椅的坐墊下面,就是巨大的SKU-3/A救生用品包,East/West Industries製造,麥道公司負責總裝。

這裡面主要配備了四大類物資:AN/URT-33A彈射自動信標機,10分鐘應急氧氣系統;LR-1單人充氣救生筏,座椅救生器材。

其中座椅救生器材里的東西可就多了:

l 尼龍繩50英尺,拉力100磅;

l MK124煙霧信號彈2隻,白天橙色煙霧,晝夜紅色火焰;

l 海水熒光著色劑2包:可持續30-60分鐘,10英里內3000英尺高度可見;

l SRU-31/P救生用品包2包;

l 應急袋裝飲水:3包*125毫升,保持期5年;

l 空地聯絡信號卡片1套;

l 鋁箔反射救生毯子1包;

l 空的密封口袋2個,可裝個人物品,電子用品或者裝水;

l 救生電台1個。

l 備用電池1組;

l 吸水海綿1個(搜集雨水+救生筏子排積水)

l 個人攀岩下降工具1套。

而那個SRU-31/P救生包,分為1號醫療包和2號通用包兩類,每類又細分A/B兩款,根據戰區環境和任務情況,決定帶哪兩包。

比如1號醫療包的A款內含:說明卡片1張,肥皂1塊,繃帶紗布1份,醫用膠布1卷,輔料1塊,黏合繃帶6片,防晒驅蚊膏3份,氯凈水藥片10片,水容器1個,防裂唇膏1根,外殼皮膚黏合片12片,醫療說明書1本,大外科膠布1片,燒傷膏2管。

2號通用包的A款內含:說明卡片1張,燧石滑輪+火棉引火器1盒,腕錶指北針1個,水袋1個,手術刀片1個,釣魚工具1套,面部油彩1盒,軟鋸1根,單手止血帶1根,摺疊信號毯1個,頻閃信號燈1個,反光鏡1個,CEC一包,咖啡因藥片10板,防蚊蟲頭套手套1套,鑷子+回形針1套

其實大家可能發現了,座椅救生用品包,很多跟飛行員救生馬甲里的東西重複,徒增重量和浪費啊。美軍的理由有二:

1、 救生馬甲里經常會有飛行員嫌麻煩,或者裝具軍士無意裝少東西、漏東西、掉東西。

2、 雙備份!雙備份!雙備份!


三、美軍日常的飛行員救生訓練

救生裝備只是活命的物質基礎,更靠常態化貼近實際的逃生訓練,才能讓飛行員遇險後能自救,堅持到救援力量的抵達。這方面,美軍花了相當大的力氣。從航校開始,就接受各種水上逃生訓練,美軍飛行員的培訓一般包括:

l 理論培訓,包括航空生理學,人為因素,各種設備理論培訓;

l 單項培訓:熟練掌握,培養技能和信心,如彈射座椅體驗;海上跳傘訓練;各種救生物品的使用培訓;身著全套飛行裝備的游泳訓練;氧氣設備,減壓,感官生理學,夜間視力,生存急救,航空維生設備,出口,彈射座椅,水上生存,生存游泳,救援程序,降落傘,補充應急呼吸裝置SEBD,海上求生,水下出口等。

l 水池訓練:貼近實況的培訓,尤其是各種意外情況處理,如:自動充氣浮領失靈,如何一邊踩水,一邊用嘴充氣;如何從降落傘覆蓋下逃離;一旦自動解脫裝置失效,如何水上手動解脫傘繩;如果有大風造成降落傘在海上拖拽著飛行員,如何在受力情況下手動解除降落傘纏繞,這跟靜水時完全不同;如何在暗夜、狂風大雨中逃生,爬上救生筏;救生筏翻轉了如何扶正;救生筏自動充氣失敗,如何手工補救;救生筏漏氣如何用隨艇器材修補;

l 綜合測試:一般持續2天,如海軍直升機飛行員更有「浸豬籠」一般的如何在水下、任意角度翻轉、完全失明的情況下,如何解脫安全帶,摸索著正確定位定向,摸索著打開倉門逃生。

而且上述海上逃生訓練,除了飛行學院的那第一次,所有空勤人員每四年必須復訓一次,作為保留飛行資格的要求之一!


四、美軍的日常搜救體系

上述救生物品和個人訓練,只能保證飛行員從事故中存活下來,生存幾天,真正拯救遇險飛行員的,是搜救體系的到到來!這才是根本。作為全球布武的美軍,美軍在全球範圍內建立了一個龐大高效的搜救體系,滿足平時戰時需要。但這是個巨大的話題,默虹挑幾點來說


1、全球分區,全球體系

首先美軍有統一的國家級搜救資源,包括陸海空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尤其是海軍和海岸警衛是海上搜救的主力。美國海軍維持著一個全球範圍內的遠程無線電定位網路,哪怕有一瞬間的信標機或救生電台的猝發信號,都會被及時捕捉到。

海岸警衛隊則有著強悍的惡略天氣極端情況下的海上搜救能力,有時候海軍都要請他們幫忙。

其次是美軍對全球進行了搜救區域劃分,其實也是根據美軍全球各戰區劃分一一對應的,在參聯會授權下,由各地區司令部統一指揮協調,負責本轄區的戰時和平時搜救任務。

然後是完善的搜救指揮機制,頂層是不分軍種的聯合搜救指揮中心,下面是區域搜救協調官SC建立的區域救援協調中心RCC,具體搜救任務指派的搜救任務協調官SMC,搜救現場指揮官OSC,以及參與搜救的現場搜救單位SRU,完成從國家到具體搜救現場的一兵一卒的快速指揮與資源協調。


2、快速響應

「時間真的是繩命」,無論何種搜救行動,速度是關鍵。從事故發生那一刻起,倖存者的生存概率和搜救行動的成功率,就是隨著時間的分秒流逝而急劇降低。 因此,所有搜救單位都應當迅速而積極地開展行動,以確保不會因為時間的浪費和無效的行動而造成被搜救對象喪生或遭到進一步損害。

在每一次搜救行動中,都應當假設倖存者需要急救和其他幫助;都要假設倖存者無法自如行動,且神志不清。因為根據海軍經驗,大部分海上遇險都會給倖存者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衝擊,無論其體魄多頑強,意志堅定,在突發的災難面前都是不堪一擊的。總之,做好最壞的打算和完全的準備,沒有壞處。

舉個例子,比如對於飛機的搜救來說,美軍往往不等飛機主動發出求救信號,只要出現下列徵兆,該區域就會自動啟動搜救響應:

1、 飛機所在的位置不安全,如處在某個無法逃逸的風暴區域;

2、 報告稱飛機受損無法正常飛行,可能需要迫降;

3、 海軍飛機非正常遲到,分為三種情況:一架儀錶飛行IFR計劃中的飛機,失去了無線電通信和雷達接觸,且已經超過30分鐘沒有在下一個預定的航路報告點出現,即為非正常遲到。一架目視飛行VFR計劃中的飛機,失去無線電通信聯繫,且超過30分鐘(噴氣機超過15分鐘)沒有在抵達目的地,即為非正常遲到。一架不在飛行計划上的飛機,根據可靠信息來源,證明其超過1小時沒有抵達目的地,即為非正常遲到。

4、 報告稱某架飛機即將迫降或已經迫降。

5、 機上人員報告即將棄機或已經棄機。

6、 任何單位收到了一個求救IFF/SIF信號。

7、 任何單位收到求助請求,或者遇險信號;

8、 雷達發現一架飛機在飛「三角求救航線」


3、完善的體系

舉個例子,美軍戰鬥搜救經驗極其豐富。曾有個笑話:說一架戰機在某敵對國被擊落,需要派1架直升機去救援,請問實際起飛了幾架飛機?1架?錯了!至少30架!

如按越戰期間標準:

救援直升機1架+隨行特戰隊員直升機1架;

備份救援直升機1架+備份特戰隊員直升機1架;

MC-130系列加油機2架;

大型加油機2架;

Red Crown空中指揮通訊機1架

預警機1架

CAP空戰任務戰鬥機4架

戰鬥轟炸機4架

近距離支援攻擊機/直升機4架;

前進空中管制機1架

殿後的壓制戰鬥轟炸機4架;

電子戰飛機1-2架;

炮艇機1-2架;

這還不是開完笑:

1995年6月2日,美國空軍F-16C在波黑禁飛區巡邏時被擊落,躲藏6天後發出信號,北約出動了40架飛機實施救援,包括預警機,電子戰飛機,戰鬥機,直升機,武裝直升機,攻擊機。從建立聯繫後30分鐘直升機就抵達現場,落地後5分鐘之內就起飛。


4、平時多練,戰時才好用

幾個例子,可以看到這個體系平時運作的能力:

2016年10月24日,中國帆船運動員郭川駕駛帆船在中太平洋失聯,25日上午美國海岸警衛隊接警,立即派夏威夷HC-130H「大力神」運輸機長途飛行4個小時前往查看找到了帆船,隨機協調最近的海軍「馬金島」兩棲攻擊艦編隊調轉航向,派出海鷹直升機攜帶救生員、醫療人員趕到帆船現場,確認船上沒人。下午,「馬金島」就抵達現場,排出快艇等船進一步查明情況。然後有2天搜尋了4600平方英里洋面,確認無人。這還不是最遠最難的。

2014年5月2日,一艘委內瑞拉漁船在墨西哥以西1000海里的太平洋上著火,兩名中國漁民嚴重受傷,也是美國空軍563救援大隊從亞利桑那州派出2架加油機,3架直升機,2艘機載充氣快艇和總計48名官兵,歷經11個小時的長途飛行和多次空中加油,終於空降事發海域,成功救助2名嚴重燒傷的中國船員。

相比之下,2015年9月19日,沈空某部殲十夜間飛行墜毀,飛行員跳傘後,步行30分鐘找村民借電話給團里打電話求助。這新聞出來後,大家還討論了好一陣。


五、默虹點評一下:

1、救生裝備水平有待提高

雖然2001年撞機事件後,有關部門加快了改進的速度,2008年就推出了新一代,人工到自動,分散到一體,單一到多功能。自動開傘,救生筏自動重啟,自動拋放,自動漂浮。但總的來說,跟同期美軍的裝備來說,細節上還是有很多提高的空間。默虹隨便說幾個:

如那個頻閃救生燈,跟美軍老式的SDU-5/E很像,還是CR 123電池,閃光+照明兩用。而美軍後來的sdu-39/N採用普通5號電池,保障更方便。而且提供多種綠光片,紅外濾光片確保在敵對區域不會被敵人的肉眼發現,但己方夜視儀可見。藍色濾光片水下效果好,主要是游泳救生員用。

那個充氣浮領,美軍已經向LPU-36/P邁進,在重量不增浮力不減的情況下,比老型號,強調頸部「細」,這樣不妨礙飛行員轉頭看東西,也更加舒服。

那個急救包,我們看上去還是跟家用急救包差不錯,而美軍的IFAK急救包已經開始用Quick-Clot的快速止血材料,自動膨脹沸石顆粒,30秒止住動脈血!美軍2003年開始使用,國內2007年才仿製。止血帶都有,美軍很早就普及「單手止血帶」,我們最近才變得常見。

那個取火器,我們很多還是防風火柴階段,人家是燧石摩擦輪+火棉。

刀具,人家直接就是民用市場上著名的Leatherman Wave工具刀,作為玩家也是無話可說。

救生筏,美軍也有一個龐大的系列,比如單人的寒區型有個巨大的蓋子,即可以在海上防冷風冰水,而且明確提出在岸上可以當作簡易帳篷,防寒保暖……

細節是魔鬼,可以看到人家已經從解決有無,到了精益求精的地步,不斷改進提升,緊跟科技時尚的地步。甚至大量採用民用產品,價廉物美升級快,不少美軍的敷料就是made in china!

2、備份的思想

可以看到,美軍飛行員穿的鼓鼓囊囊的原因,是把很多救生用品放在馬甲里穿在身上,而我們戰機飛行員主要是SJ-2腋下救生器,裡面有少許救生物品(曾經看似馬甲式的SJ-3是配給那些沒有座椅救生包的預警機/運輸機空勤的),而把主要救生物品都放在HTY系列座椅救生包里。而美軍既有座椅救生包,身上還要掛一套,無非原因有二:

1、 系統設計能力強:美軍飛行員個人裝備進行了精心的系統性設計,彈射座椅固定帶,降落傘固定鞍帶,馬甲,浮領、抗荷服等進行了整體考慮,相互之間兼容,不干涉,還相互留介面,有能力把所有東西「和諧」地整合在飛行員身上,甚至F-14「大貓」時代還有鞍帶與救生馬甲合二為一的MA-2系列馬甲。

而我們做有腰帶飛行服的廠家、來自陸軍的手槍的牛皮槍套廠家、牛皮腰帶廠家、JSS系列救生傘廠家、彈射座椅廠家,可能就不太會考慮如何與別人兼容,根陸軍以前的各種攜行具把戰士「五花大綁」一樣。所以有了救生傘那麼粗大的帶子,其他東西都只能讓路,救生器就腋下吧,更多救生器材就去屁股下面找吧。

2、 備份!為什麼美軍屁股下面有救生器材,身上還要帶,浪費,臃腫,難受。還是剛才的那句話,備份啊!誰能保證彈射以後,那個座椅包包不會丟?而且很有趣的是,當你打開那個座椅救生包,你會發現,美軍非常可心地用一根繩子,把所有十多樣救生物品全部串在一起!還是為了——怕丟!這應該也是多年成千上萬經驗教訓的強迫症吧。

3、實戰化訓練

撞機以後,PLA海軍就開始搞飛行員海上跳傘訓練。空軍2013年組織首次成建制海上跳傘訓練。亡羊補牢也不錯。但有三點值得商榷:

(1)希望這成為美軍那樣的制度化、定期訓練,不容易忘,而不是新飛官一波流。

(2)增加難度,尤其看到美軍訓練難度都不小,大風大浪,暴雨,風拖著,自動設備失靈,暗夜,飛機倒轉,然後在這些極端惡略情況下,訓練和考核你。

(3)再就是,僅從照片上看,PLA的飛行員跳傘訓練其實用的類似專用傘兵裝具,跟飛行員們部隊實際裝備的東西不一致。而美軍一直強調「用自己平時用的一樣的裝備來訓練」,這樣對裝備熟悉,使用流程,手感,故障排除才一樣,才是貼近實戰的有效吧?

3、安全意識

人防技防,代替不了心防。

對安全和救生的意識上的重視才是根本。別的不說,美軍飛行員,無論海軍還是空軍,哪怕沙漠陸上行動,絕大部分都有帶浮領的習慣。誰說沙漠里就沒河?淹不死人?

而且不僅自己重視,對乘客也很重視。從解放軍高官搭乘美軍飛機時,幾十年如一日,被要求戴各種頭盔、浮領。

去年年底的美軍C-2「灰狗」運輸機在菲律賓附近掉海里,3名機組人員遇難,畢竟固定翼飛機迫降時機頭正副駕駛員最危險,但後艙8人生還,而且都是從日本去航母上採訪的媒體、民間乘客,美軍對所有乘機人員的安全教育和設備保障可見一斑。

說了這麼多。對解放軍情況可能掌握不準確,不及時,畢竟只能看零星公開報道。不過只有救生裝備、救生訓練、救生體系和救生意識的不斷加強,才能為海空衛士們提供更堅實的安全返航的保障!尤其有志於參與海外全球治理的大國空中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的精彩文章:

南海撞機大事記
美軍航母編隊作戰指揮,從入門到精通(上)

TAG:默虹美海軍學習小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