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鄭和下西洋——海上絲路的巔峰時刻

鄭和下西洋——海上絲路的巔峰時刻

原標題:鄭和下西洋——海上絲路的巔峰時刻


前所未有的遠航


15世紀是世界進入大航海時代的海洋世紀,東西方海上交通發展迅速,先後出現了三大航海活動,這就是:公元1405—1433年我國偉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的遠航,公元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和公元1498年達·伽馬開闢了東方新航路。在時間上,鄭和的遠航幾乎要比西方的同行早將近一個世紀,從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間,太監鄭和奉明廷之命率領船隊七次出使其他國家和地區。這七次航海過程中,鄭和從南京下關寶船廠出發,沿著江、浙、閩、粵的海岸南下再西行,訪問了亞非沿岸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甚至到達了非洲東岸。正如英國的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里所寫的那樣:15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從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直到非洲東岸的遼闊海域,呈現出一幅中國人在海上稱雄的圖景。




1405年7月11日,這是中華民族值得紀念的日子。集結在萬里長江出口劉家港的一支龐大船隊,在明朝欽差正使太監鄭和的統率下揚帆起航,從瀏河口進入長江口,然後浩浩蕩蕩駛入大海。鄭和之第一次下洋,首至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自舊港過滿剌加(今馬六甲),向西到蘇門答臘。鄭和時代所謂的「東洋」、「西洋」的交匯處即在此一帶,是聯繫亞、非、歐、大洋洲之間的海上航線必經之地。馬六甲海峽介於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是這一地帶的重要咽喉。該海峽西北稍寬,東南部較窄,包括新加坡海峽在內,全長約1000公里,最窄處37公里,能通航20萬噸級巨舶。海峽內風平浪靜,海流緩慢,潮差較小,不但極適合古代木帆船安全航行,即使今天的大遠洋輪船,凡航行於太平洋西岸與南亞、西亞、非洲、歐洲各國,都樂意走此捷徑。若繞印尼望加錫海峽而行,則要增加航程達2000公里,延長了航期,增加了航行成本。鄭和的艦隊繼續航行進入印度洋(「西洋」),經翠蘭嶼、錫蘭山,繼向西北,到小葛蘭、柯枝、古里方才返航。這次航海的船隊以大宗寶船為核心,只是遣小宗船隊訪問周邊地區。1407年六七月間船隊回國時,帶來了爪哇、滿剌加、阿魯、蘇門答剌、小葛蘭、古里等國的貢使。


第二次下洋是1407年年底起航,航路與第一次基本相同,船隊帶去皇帝的詔諭和賞賜,帶回了珍寶異石、珍禽異獸無數。值得一提的是,船隊在返程其間訪問了暹羅(今泰國),並將渤泥(今汶萊)國國王帶回了中國。


第三次下洋的情況,比前兩次更加急迫。詔書下達的時候,鄭和仍然在海上航行。按季風情況,其應當於1409年6月返國。然而當年9月,鄭和再次掛帆遠航。這次下洋的規模十分宏大,雖然航路變化不大,船隊卻在沿途訪問了更多的國家和地區。此時,明帝國的船隊也開始肅清海道的行動,「海道由是而清寧,番人賴之以安業」。


第四次下洋的使命,包括出訪印度洋以西的海外國家。1413年底季風一到,鄭和的大宗寶船沿舊航路到古里後,渡過了阿拉伯海,停靠波斯灣口。而小宗船隊則已自蘇門答剌出航,然後一直向西橫渡了印度洋海域,期間訪問了馬爾地夫群島和東非海岸的木骨都束、不剌哇、麻林;向北則再次過阿拉伯海,抵達阿丹、剌撒、祖法兒,自阿丹再分宗進入紅海,訪問天方國、默伽等國。


第五次下洋航路不同,先歷西洋諸國,返航途中歷經了占城、滿剌加、爪哇、舊港、蘇門答剌、錫蘭山、古里、柯枝、溜山、忽魯謨斯、阿丹、木骨都束、麻林等20多國;再通東南諸蕃,訪問渤泥、蘇祿、呂宋等國。其中,蘇祿(今菲律賓南部)國王巴都葛叭答剌率340餘人的龐大使團來華朝貢,並最終永遠留在了這裡。永樂皇帝為示恩撫,特意為他在山東德州建造了奢華的陵墓。

第六次下洋在1421年。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剌(今孟加拉)。但史載「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第二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即回國。


第七次下洋,則是八年以後的事情了。永樂皇帝故去,仁宗朱高熾登基以後,立即詔令停止下西洋活動。在1422至1430年間,鄭和及下洋的將士共同守備南京。一直到宣宗即位,由於追憶當年永樂帝時期「萬方玉帛風雲會,一統山河日月明」的景況,才再次派遣鄭和出使西洋各國。這次航程基本上與第三、四次相同,歷時有三年之久。行前有一插曲:鄭和在江蘇太倉、福建長樂、湄洲島等地大祭天妃宮,並樹碑立傳。此舉不僅是為祈禱平安,更是對過往航海活動的紀念和追思。



近30年間,這種極為壯觀的遠航,充分證明了鄭和的明朝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力量,達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巔峰。鄭和船隊七下西洋,每次航行所需的人員和裝備數量不一,但大體維持在人數2萬以上,艦船100~200艘。以第一次下西洋的艦隊為例,共有各型艦船208艘,其中有大型寶船62艘。船隊共有官兵27800餘人,其中大多是從直隸和南京的衛所抽調而來。對於這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美國海洋歷史學家路易斯·瓦塞斯在《中國稱雄海洋的時代》一書中給予了如下評價:「鄭和七次遠航印度洋的帝國艦隊是世界海洋歷史上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直到20世紀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無畏艦隊在海上出現之前,沒有任何艦隊可以與之相匹敵。從官兵數量和組成、艦船種類、武器裝備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發現,這支艦隊完全是按照海上巡航和作戰需求精心編組的,堪稱是一支實力雄厚、裝備精良的海上勁旅。」


傲人的技術


支撐著這支前所未有的強大船隊的是明朝當時傲人的造船和航海技術。遠航中的鄭和船隊艦船大體上可分為三個檔次。一是大型艦船,主要是大、中號寶船,有桅帆,排水量接近或超過萬噸。二是中型艦船,主要是二千料、一千五百料海船,有桅帆,船頭兩邊有對用來划水的大櫓,船長十五至二十丈,即五十至七十米,排水量接近或超過千噸。三是小型艦船,主要是八櫓槳帆船等,一般採用三桅三帆三櫓,有風使帆,無風操櫓,船長七至十丈,即二十至三十米,排水量達到一二百噸。相比之下,日後達·伽馬率領的葡萄牙艦隊只有4艘3桅帆船,其中最大的一艘載重量才120噸,全船隊人員也只有170人,平均每船只有約42人。鄭和船隊的噸位要比他的大90倍,人員要比他的多150倍。至於哥倫布的艦隊,出航時只有88人,分乘3隻帆船,其中最大的一艘「聖瑪利亞」號載重量也只有250噸。有人曾戲謔地說,如果時間、空間能互通,使哥倫布的艦隊與鄭和船隊相遇的話,那麼這位鼎鼎大名的航海家(指哥倫布)定會異常震驚,自感無法比擬。



鄭和船隊的航海技術主要被記錄在《鄭和航海圖》中。這是一本反映明初航海技術的「百科全書」。它不但是我國歷史上流傳至今的最早的遠洋航海用圖,而且比世界上第一部航海圖集早100多年。我國北宋雖有《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南宋有《諸蕃圖》,元末又有《海道指南圖》,但都還只是原始類型的近海航海圖,尚未涉及遠洋海上航路,而《鄭和航海圖》既有近海又有遠洋,比以往海圖有了很大改進和發展,具有海域廣、航線長的特點。其範圍起自我國長江下游的東海之濱,航線遍及廣大的西太平洋與印度洋的亞非海岸。圖中繪記了530多個地名,大大超過了元人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中所記的地名。與此同時,鄭和船隊在遠海及大洋航行時由於遠離海岸,無法對景定位;除根據航向船速計算航程來定位外,主要採用天文導航,開始使用「牽星板」測天體高度,以星體為航行中定向兼定位的目標。在航行印度洋的過程中,還利用四幅「過洋牽星」圖以觀察天體的高度變化,進行導航。這體現出鄭和遠航在天文觀察技術上,比宋元時又有了新的突破。為保證對整個船隊進行有效及時的指揮和調度,鄭和還建立了完善的通信聯絡體系,船上配有交通艇、旗幟、音響信號等裝備。船隊「晝行認旗幟,夜行認燈籠,務在前後相繼,左右相挽,不致疏虞」。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雨天,配以銅鑼聯絡。


在軍事上,鄭和船隊配備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武器裝備。中國在宋代之前是冷兵器時代,從北宋開始到清代中葉,是冷兵器和熱兵器並存的時代。明初,火器的發展在中國歷史上是空前的,不僅種類多,質量也不斷提高,使冷熱兵器在軍事裝備中的比例發生了重大變化。鄭和船隊裝備了先進的大型火炮與可靈活操作的小型火炮。噴筒是另一種頗有特色的兵器,用於攻守城寨和水戰,火焰可遠達數十丈。除此之外,鄭和的船隊軍械庫里還有火箭、火炮、煙罐、灰罐、弩箭、葯弩、火磚、鉤鐮、過船釘槍、標槍等武器。尤其是使用了新兵器「賽星飛」,這是世界兵器史關於水雷雛形的最早記載。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每次航行長達兩到三年,人數多達兩萬七八千人,如此龐大的隊伍卻不曾面對哥倫布、麥哲倫船隊曾遭遇的壞血症的威脅。這是因為鄭和的船隊專門配備了用於裝載糧食和副食品,保證艦隊遠航期間的供給的糧船和水船。如按27000人兩年的口糧計算,共需糧食30萬石(每石60千克),每艘糧船載2萬石,船隊至少需要15艘糧船。同樣,以人均每天正常所需2~3千克淡水計算,艦隊至少要配備20~30艘水船。在遠洋艦隊中配置專用的運水船,是鄭和船隊以及明代造船業一項了不起的創舉。


鄭和船隊出海之後,除了庫存食物,水產類可就地捕釣,並在船艙中以活水養殖;家禽類可在船上畜養;蔬菜亦可在船上栽種。早在14世紀上半葉,北非旅行家伊本·白圖泰在《遊記》中描寫了當時往來印度洋的中國船隻,其船員常在木盆中栽種蔬菜、生薑,以供日常食用。由於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蔬菜水果在鄭和船隊的食譜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依類別歸納有兩大類:一類是瓜類(冬瓜、黃瓜、菜瓜、小瓜、葫蘆)、茄子、蘿蔔、胡蘿蔔等,這些都是耐存放的菜蔬,是帶上船的主要蔬菜;另一類為蔥、姜、蒜、胡姜、韭、薤等辛香菜類,是用於調味或烹調用的佐料。各式各樣的蔬果提供了豐富的維生素C,預防了災難性的壞血病的暴發。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個世紀之後的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遠洋船隊從歐洲向太平洋進發。由於長途航行沒蔬菜吃導致的維生素缺乏,三個月後,有的船員牙床破了,有的船員流鼻血,有的船員渾身無力,待船隻抵岸,原來的200多人,活下來的只有35人。


當然,鄭和船隊船上的產量畢竟有限,大量的新鮮蔬果、肉類及飲用水,勢必待上岸時補給,尤其是不可或缺的淡水。正如鞏珍在《西洋番國志》的自序中所述:「缺其食飲,則勞困弗勝。況海水鹵咸,不可入口,皆於附近川澤及濱海港汊,汲取淡水。水船載運,積貯倉,以備用度,斯乃至急之務,不可暫弛。」


朝貢貿易的巔峰


這樣一支強大的船隊,如果真的以戰為業,在海外征戰,那麼,從西太平洋到印度洋地區,還會有一片凈土嗎?然而,鄭和在近三十年中七下西洋,所進行的軍事行動僅有區區三次。


第一次下西洋時,正逢廣東逃犯陳祖義亡命海外,他佔據通往西洋諸國海上交通要道的舊港,充當海盜,劫奪商旅,劫持來華貢使。1406年,鄭和船隊進駐舊港海口,陳祖義表面上願受招安,「而潛謀發兵邀劫」。在舊港海面一場大海戰中,鄭和舟師一舉殲滅陳部5000餘人,生擒陳祖義等3人,押回國內。陳祖義部被殲,三佛齊(舊港)一帶平定,明朝在舊港故地設立舊港宣慰使司,填補了當地的權力真空,舊港遂成為鄭和設置在海外的一個大型補給站,為龐大的船隊提供後勤支援。



在第三次西洋之行的歸國途中,鄭和使團在錫蘭山國(今斯里蘭卡)遇到麻煩,在被迫進行的自衛作戰中奇兵破敵,全身而退。史書中對這次行動有詳細記載:「(鄭)和等初使諸番,至錫蘭山,(錫蘭國王)亞烈苦奈兒侮慢不敬,欲害和,和覺而去。亞烈苦奈兒又不輯睦鄰國,屢邀劫其往來使臣,諸番皆苦之。及和歸,復經錫蘭山,遂誘和至國中,令其子納顏索金銀寶物,不與,潛發番兵五萬餘劫和舟,而伐木拒險,絕和歸路,使不得相援。和等覺之,即擁眾回船,路已阻絕。和語其下曰:『賊大眾既出,國中必虛,且謂我客軍孤怯,不能有為,出其不意攻之,可以得志。』乃潛令人由他道至船,俾官軍盡死力拒之,而躬率所領兵二千餘,由間道急攻王城,破之,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頭目。番軍復圍城,交戰數合,和大敗之,遂以歸。」「群臣請誅之,上憫其愚無知,命釋之,給與衣食,命禮部議擇其屬之賢者立為王,以承國祀。」


第四次出使西洋回國途中,鄭和在蘇門答剌國(今屬印度尼西亞)不慎牽連進該國內爭,在受到攻擊的情況下被迫應戰。史載,「(鄭)和奉使至蘇門答剌,賜其王宰奴里阿必丁彩幣等物。蘇幹剌乃前偽王弟,方謀弒宰奴里阿必丁以奪其位,且怒使臣賜不及己,領兵數萬邀殺(明朝)官軍。(鄭)和率眾及其國兵與戰,蘇幹剌敗走,(明軍)追至喃渤利國,並其妻子俘以歸」,明成祖「遂命刑部按法誅之」。


除此之外,這支「無敵艦隊」的主旋律是「和平之旅」。鄭和船隊每到一國,必先傳達明朝皇帝的安撫詔書,進行冊封,開展貿易往來等友好活動。這些活動冰釋了當地統治者和人民的疑慮,贏得了他們對中國的嚮往與信任。一如2001年美國的《國際先驅論壇報》發表文章評價的那樣:「鄭和為了尋求貿易和資訊而進行的海上航行,與後來以征服為目的的歐洲帝國航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正是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推動,永樂年間出現了「四方賓服,受朝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的盛況。如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鄭和第二次下西洋回返時,遣使隨行來朝貢方物的就有蘇門答剌、古里、滿剌加、小葛蘭、阿魯等國;永樂二十年(1422年)六月,鄭和第六次下西洋返航時,亦有暹羅、蘇門答剌、阿丹等國遣使隨行來貢方物;翌年九月,又有西洋、古里、忽魯謨斯、錫蘭山、阿丹、祖法兒、剌撒、不剌哇、木骨都束、柯枝、加異勒、溜山、南渤泥、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等16國遣使至京朝貢方物。東南亞使臣入明朝貢的次數很多,規模也很大。如永樂九年(1411年)七月,滿剌加國王率使團540人來華朝貢;永樂二十年(1424年),以南渤泥、蘇門答剌、阿魯、滿剌加等東南亞國家為首的16國遣使1200人至京朝貢方物,以致「諸番使臣充斥於廷」。僅從永樂到宣德的30年間,東南亞國家使臣來華達萬餘人之多。據統計,自洪武二年(1369年)開始有貢使來華,到朱元璋去世的31年間,共有使節來華183次。自永樂元年(1403年)至明成祖去世的21年間,共有使節來華318次。洪武朝平均每年6次,而永樂朝平均每年達15次之多。永樂一朝,有46個國家和地區由海路前來朝貢,共計239次,其中渤泥、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四國的11位國王來過中國。這樣的曠世盛景,在中外關係史中,也是史無前例的,足見明朝的朝貢貿易達到了歷史上的鼎盛。


另一方面,西洋諸國對明朝出產的陶瓷、絲綢、錢幣等都極喜愛,鄭和利用下西洋之官船,載運這些貨品到海外,在返程中,鄭和官船又購買或交換一些中國所緊缺的香料、染料、寶石、象牙和珍禽異獸等。事實上,鄭和下西洋所購買的物品,除了少數的奢侈品和奇珍異寶之外,大多是中國市場所需的香料。明宮用香的名目與數量甚至超過前代,為了方便對香料日常用度的管理,當局在宮中專門設了司香的職位,其官至正七品或正八品,專門負責皇宮祭祀、皇親貴族出行時的用香。古代天然香料資源有限,有些甚至非常名貴,而鄭和船隊所到達的東南亞、印度洋沿岸、東非諸國恰恰均是香料產地,如印尼馬魯古群島即稱「香料群島」,索馬利亞素以「香料之角」著稱,西亞、紅海、波斯灣一帶則是古代聞名於世的盛產香料之地,有的更是某一種香料的特產地。故而史書上記載:「西洋交易,多用廣貨易回胡椒等物,其貴細者往往滿舶,若暹羅產蘇木、地悶產檀香,其餘香貨各國皆有之。」



節選自《絲路小史(海絲卷):被世界改變,也改變著世界》浙江大學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絲路遺產 的精彩文章:

玉門關,望斷西北,何處是玉門。
新發現:游牧貴族墓葬揭示3700前的草原絲綢之路

TAG:絲路遺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