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戰的過程以及失敗的原因探討
原標題:大非川之戰的過程以及失敗的原因探討
大非川之戰,唐總章三年(咸亨元年,670年)四月至八月,在唐與吐蕃的戰爭中,唐與吐蕃為爭奪龜茲、疏勒、于闐、焉耆(今新疆庫車、喀什、和田、焉耆)四鎮,在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切吉曠原)的重要作戰。此戰,吐蕃軍避實就虛,不與唐軍精銳直接交鋒,而是斷其糧草後,集中優勢兵力奪取勝利;而唐軍遠道出征,且兵力不支,供給不暢,尤其軍中將領不和,副將郭待封擅違軍令,一意孤行,終陷敗局。
大非川之戰過程是怎麼樣的:
據《舊唐書 薛仁貴傳》記載「咸亨元年,吐蕃入寇,又以仁貴為邏娑道行軍大總管。率將軍阿史那道真、郭待封等以擊之。待封嘗為鄯城鎮守,恥在仁貴之下,多違節度。軍至大非川,將發赴烏海,仁貴謂待封曰:「烏海險遠,車行艱澀,若引輜重,將失事機,破賊即回,又煩轉運。彼多瘴氣,無宜久留。大非嶺上足堪置柵,可留二萬人作兩柵,輜重等並留柵內,吾等輕銳倍道,掩其未整,即撲滅之矣。」仁貴遂率先行,至河口遇賊,擊破之,斬獲略盡,收其牛羊萬餘頭,回至烏海城,以待後援。待封遂不從仁貴之命,領輜重繼進。比至烏海,吐蕃二十餘萬悉眾來救,邀擊,待封敗走趨山,軍糧及輜重並為賊所掠。仁貴遂退軍屯於大非川。吐蕃又益眾四十餘萬來拒戰,官軍大敗,仁貴遂與吐蕃大將論欽陵約和
失敗原因
對於此次戰敗《新唐書》記錄了薛仁貴在戰敗後仰天長嘆:「今歲在庚午,星在降婁(不應有事西方,鄧艾所以死於蜀,吾固知必敗。」
事實上薛仁貴擅長以精銳部隊為尖刀,迅速擊潰敵方部隊,完成戰略目的。這種做法在他之前對陣高句麗、契丹九姓的時候屢試不爽,大非川之戰的唐軍行軍也是按照他的戰略思路,一以貫之。但這次卻失靈了。其次軍事力量的懸殊也是這場戰爭慘敗的原因唐軍此次出戰共派兵丁10 萬,又分兵而統之,而吐蕃方面襲擊郭待封軍糧輜重時用兵20 萬, 在大非川與薛仁貴決戰時,兵力達40 萬之眾,皆以最大兵力求勝。其次,吐蕃作戰的主要兵種是騎兵,而且裝備精良加上吐蕃運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誘敵深入,各個擊破。
唐朝士兵無法適應高原反應、將帥不和都是此次失利的原因,大非川之戰,唐軍慘敗,助吐谷渾復國希望破滅。讓高宗既震驚又憤怒,三人還未到京,他便派大司憲樂彥瑋赴軍中,將薛仁貴、郭待封、阿史那道真三人「械送京師」。其實,大非川之敗實在於郭待封的違命,薛仁貴與阿史那道真充其量只有次要責任,但盛怒的高宗將三人全部「免死除名」。
咸亨三年(672 年),吐谷渾王室被迫離開青海,徙居靈州。唐高宗「以其部落置安樂州,以可汗諾曷缽為刺史」。此後,「吐谷渾故地皆入於吐蕃」。吐蕃既得吐谷渾故地, 其經濟和軍事實力大增。吐谷渾成為了吐蕃一個強大的軍事給養基地連續不斷地向吐蕃提供軍事所需的人力和物力。吐蕃以吐谷渾故地為依託,就近供應,不斷攻掠河西隴右,爭取安西四鎮,從此,成了唐帝國西北邊境上的大敵。吐谷渾的亡國,使唐帝國失去了與吐蕃之間的緩衝地帶。
由此可見大非川是唐王朝擴張形勢最鼎盛時期的一次慘敗,使得「薛仁貴、郭待封覆我師徒,軍人喪氣,至今不振。」(《冊府元龜 卷九百九十一》),同時也讓安西四鎮轉手吐蕃達9年之久,拉開了唐與吐蕃就安西四鎮拉鋸對峙局面的序幕。吐蕃第一名將論欽陵則迅速幫助葛爾家族穩定了權力更迭的震蕩,並對後三十年的唐朝張開了尖利的爪牙。
※忽必烈攻佔安南國的詳細過程
※蒙古帝國大汗-孛兒只斤·蒙哥大迂迴的作戰攻宋之戰
TAG:歷史艾特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