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規:有機食品須加強認證監管
「有機大米」「有機蔬菜」「有機豬肉」……近年來,有機食品以安全、健康、營養的形象贏得廣大消費者的心,越來越多的「有機食品」出現在各大超市和電商平台,且價格不菲。對此現象,有業內人士指出,普通消費者很難從外觀上辨認出產品是否真為有機健康食品。許多超市所謂的有機食品是否真能達到有機產品標準,還是得打個問號。
政策法規:有機食品須加強認證監管
何謂有機產品?根據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規定,有機產品是指生產、加工、銷售過程符合該標準的供人類消費、動物食用的產品。《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規定,有機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
產品必須經過權威機構的認證,才能被冠以「有機產品」。但是,一些商家為了逐利,打起了「概念牌」,導致了市場上一些聲稱有機的雜糧、蔬菜等農產品,沒有經過認證;或者種植基地經過了有機認證,但包裝、加工等環節沒有獲得認證。這樣,就很難成為真正的「有機產品」。
認證,要實地考察食品是否按照認證體系生產,產地、生產、加工、倉儲、運輸、貿易等是不是合乎認證要求,還要進行實地檢查評估,必要時派檢查員對土壤、產品抽樣,由申請人將樣品送指定的質檢機構檢測。
政策法規:有機食品須加強認證監管
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有機認證由第三方認證公司收費執行,企業規模是認證的重要因素,認證過程帶有利益糾葛,這就妨礙了認證的公正與客觀。而網上廣泛存在「有機食品認證服務」,宣稱可以代理認證,並承諾可確保「一次通過」,也讓人對認證的公信力產生懷疑。甚至,少數食品企業只是很少一部分產品得到了認證,所有產品也都跟著貼上了有機牌。
有機產品認證,需要監管部門給力。一方面,落實標準要嚴,食品安全對有機產品生產企業進行動態管控,對不符合《有機產品認證目錄》進行生產的,堅決予以退出。
另一方面,建立有機產品的監管聯動機制。有機食品進入市場後,農業、質檢等相關職能部門需通力合作,加強市場動態監管,嚴厲查處企業違法違規行為,尤其是對流通領域、銷售領域,更應不定期進行風險監測。另外,必須建立相關的責任追究制度,明確認證第三方和生產企業的責任。
※京津17條措施提升跨境貿易效率 進口食品上架只需3天
※飲食常識:大火蒸魚、中火蒸面、小火發酵!
TAG:中國健康網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