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最佳溫度 學會對自己「噓寒問暖」
GIF
15
8個最佳溫度 學會對自己「噓寒問暖」
文/黎淑貞主任醫師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面對很多溫度,如吃進去的溫度、穿上身的溫度、洗身體的溫度等。現在,我們就送您一份「最佳溫度表」,讓您學會如何既有風度,又有溫度。
1
最佳飲水溫度:35~45攝氏度
前幾年,有一款55攝氏度杯在網路上走紅,隨著商家的宣傳攻勢,很多人都被喝水要喝55攝氏度水的概念「轟炸」。那麼,究竟多少度的水溫對人體來說最健康呢?答案是:與人體體溫差不多的溫度,即35~45攝氏度的水是比較適合的,55攝氏度就有點高了。
很多人都有「奶孩子」的經驗,從沖奶用水來說,一般建議用40~45攝氏度的溫水。這個溫度已經過多方面考證認可,既符合口腔溫度,也適合胃腸的溫度。從健康的角度來說,水溫過高會燙傷口腔及食管黏膜,造成口腔炎、食管炎,導致局部黏膜充血、水腫;溫度過低則會影響腸胃的功能,可能造成腹瀉等不適。
有些老年人到了冬春天都喜歡喝較高溫的水,茶水溫度高於68.8攝氏度即算熱茶,長期飲用會增加食道癌風險。沖蜂蜜水的最佳溫度是50攝氏度,太燙會損害營養。紅葡萄酒18攝氏度左右喝口感好;牛奶不宜高溫久煮,60~70攝氏度就可殺菌,最好冷卻後喝。對於冷飲來說,汽水在5攝氏度時最可口。
2
最佳吃飯溫度:35~60攝氏度
「趁熱吃」是我們平時經說的一句話。從熱飯、熱包子到滾燙的火鍋,中國人的伙食一直離不開「熱」字。這是因為吃熱食可以為身體提供更多的能量,幫助人們保持體溫。
不過,熱食也並非越熱越好。近來有研究顯示,飲食過熱和口腔癌、食道癌等多種疾病相關。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攝氏度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口腔或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經常吃燙的食物,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可形成淺表潰瘍;反覆地燙傷、修復,就會引起黏膜質的變化,進一步發展變成腫瘤。
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需要的最佳溫度是37攝氏度,吃過熱的食物會破壞口腔唾液酶,影響消化,還會損壞食道黏膜,誘發癌變。吃寒食則可能誘發慢性胃痛、腹瀉、營養不良等。
進食溫度以37攝氏度最佳,熱食不能燙嘴唇。許多家長在給小寶寶喂飯的時候,都會將食物吹至微溫後再喂,其實,這個溫度對成人來說同樣是最合適的。
3
最佳日常體溫:37攝氏度
正常人的體溫在一天24小時內略有波動,不同時間體溫可相差0.6攝氏度。早晨6時是體溫最低的時候,下午4時則最高。一般認為,37.5~38攝氏度為低燒,38~39攝氏度℃為中燒,39~40攝氏度為高燒。
人體皮膚表面溫度也有不同,當在環境溫度為23攝氏度時,人的額部皮膚溫度一般為33~34攝氏度,手為30攝氏度,腳為27攝氏度。
正常人腋窩溫度的上限通常為37.4攝氏度。如果發熱,最高不過42攝氏度,但人體最高體溫極限大約是46.5攝氏度。當體溫降到35攝氏度時,人的死亡率約為30%,低於25攝氏度時,生還的希望非常渺茫。
當人發熱時,可將毛巾在略高於體溫的水中浸濕,擦拭全身;或將毛巾冷水浸濕敷額頭,每分鐘換一次,連敷15分鐘。老人和手術後的病人體溫會偏低,應注意保暖。
4
最佳睡眠室溫:20攝氏度
冬春季,晚上手腳偶爾露在被子外面,就會冷醒;炎熱的夏日,人煩躁不安,如沒有降溫設備,可能要到深夜涼爽下來才能入睡。適當的室溫是睡眠的必要條件。
根據國內外的綜合實驗數據顯示,20攝氏度左右的睡眠室溫最讓人舒服,這個溫度有利於身體散發多餘的熱量。如果室溫超過25攝氏度,人體就會有熱的感覺,這時人的睡眠會變淺,睡眠中的身體動作和醒轉次數會增多;當溫度在8~18攝氏度時,人體會向外散熱,感到寒冷,不容易進入深睡眠。
建議夏天睡眠室溫保持在25~27攝氏度左右,冬春天室溫盡量不低於16攝氏度。白天起居室溫可以稍高一點,控制在22~25攝氏度。如果室溫在22攝氏度以下,工作效率會降低;但工作時的室溫高於25攝氏度,又會犯困。
5
最佳穿衣溫度:26攝氏度
老人在冬春季穿衣時可以參考「26穿衣法則」,避免穿衣過多或者過少,引起身體不適。「26穿衣法則」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即當天的實際氣溫和衣物的保暖溫度。當天氣溫+衣服溫度=人體最舒適溫度(26攝氏度)。當天的實際氣溫可以參考天氣預報,而衣物的保暖溫度,則可以參考以下數據:薄款棉毛衫=1攝氏度,厚款棉毛衫=2攝氏度,抓絨衣(或薄外套)=3攝氏度,厚羊毛衫+棉背心=4攝氏度,稍厚棉外套=5攝氏度,薄款羽絨服=6攝氏度,厚款羽絨服=9攝氏度。
例如當天氣溫是14攝氏度,需再加12攝氏度才達到人體最舒適溫度。此時可在穿著內衣的基礎下,加一件抓絨衣(或薄外套)和一件厚款的羽絨服。即14+3+9=26。如此類推。
6
最佳刷牙溫度:35攝氏度
研究表明,用溫水刷牙有利於牙齒的健康。這是因為人的牙齒適宜在35~36攝氏度左右的口腔溫度下進行新陳代謝,溫水刷牙一年四季都合適。過冷過熱的水對牙齒都不好,因為經常給牙齒以驟冷驟熱的刺激,會引起牙髓出血和痙攣,甚至導致牙周炎、牙齦炎等病症。
35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是一種良性的口腔保護劑,而且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和氟化物,這些有效成分發揮作用的最佳溫度也是35攝氏度左右。尤其是在冬春天,更需要用溫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齒敏感,還利於清除齒縫內的食物殘渣和細菌,達到護牙潔齒、減少口腔疾病的目的。
老年人在冬春天早晨刷牙的時候,不要突然用溫度太低的涼水漱口。早上起床後不妨先休息一下,或者做點其他事情,等身體機能被喚醒後再刷牙。同理,晚上可以在吃完晚飯時早點刷牙,可避免入夜後受涼。
7
最佳洗漱溫度:36~40攝氏度
洗澡水過熱會破壞皮膚保護層,使皮膚喪失對污染及細菌的抵抗能力,過冷容易感冒。當洗澡水的溫度接近人體體溫,能讓感到舒適,有助清潔皮膚,增強新陳代謝,消除疲勞。有些人喜歡低溫洗澡,也要保證在20攝氏度為宜。
沐浴時先用手試試,如果手覺得燙,那麼對於身體其他部分來說也燙。雖然我們的身體能夠在3分鐘內適應水溫,但過高的溫度依然對皮膚和身體有害。
洗臉的水則可以稍微比洗澡水涼一點,但建議老年人用高於30攝氏度的溫水洗臉,這樣既能洗去浮塵,還利於深層清潔。
8
最佳泡腳水溫:40攝氏度
俗話說,「熱水洗腳,如吃藥」。腳部溫度是人體中最低的,因此泡腳水可以稍熱一點,能促使足部和下肢血管擴張,使大腦得以休息,有助睡眠。
泡腳的水在40攝氏度左右為宜,糖尿病患者洗腳水溫不要超過37攝氏度。泡腳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水最好埋過腳踝。當人感到後背或額頭微微出汗,就說明經絡上下貫通了。在泡腳水中加入生薑、肉桂等藥材,促進血液循環,才能真正做到為身體保溫。
對於膝關節不好的老年人來說,泡腳的同時還可以用毛巾熱敷膝蓋,可以祛風寒、緩解關節骨痛。手腳容易冰涼的人可在水中加入生薑或艾葉,每次生薑15克、艾葉20克即可,陽虛患者可以放熟附子30克;加入桂皮,則對因腎病引起的浮腫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文章有用 請贊一個
(家庭醫學 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酸奶經常喝,了解喝酸牛奶的注意事項了嗎?
※室內塵蟎——兒童呼吸道不能承受之痛
TAG:家庭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