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壞死的5個早期癥狀!很多人都以為是「關節炎」……
股骨頭壞死又稱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骨的活成分(骨細胞、骨的造血細胞和脂肪細胞)死亡所引起的病理過程,與多種疾病及某些藥物和特異的髖關節有關,是骨科臨床常見的疑難症。
早期定位癥狀體征不典型,容易造成誤診,股骨頭易被誤認為是久遠的軟組織損傷。
股骨頭壞死早期癥狀
1、天氣寒冷時,髖關節酸困、疼痛加重,功能受限。
2、感冒發燒時,患側髖關節疼痛加重。
3、髖關節僵硬、無力、活動受限,盤腿或向外撇腿以及下蹲困難。
4、髖關節隱痛、鈍痛,休息後減輕。
5、創傷性骨折、脫位或髖關節扭傷癒合後,又逐漸或突然出現髖部間歇性或持續性疼痛。
股骨頭壞死的原因
藥物導致股骨頭壞死。
如因氣管炎、哮喘、風濕、類風濕、頸肩腰腿痛、糖尿病、皮膚疾患等,而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
股骨頭壞死的發生與激素使用的種類、劑型、給葯途徑有直接關係,長期大量使用激素或日量過大,劑量增減突變也是發生股骨頭壞死的病因之一。
創傷導致股骨頭壞死。
如外力撞擊引起股骨頸骨折、髖關節脫位、髖關節扭挫傷等。
創傷是造成股骨頭壞死的因素。但創傷性股骨頭缺血壞死發生與否、範圍大小,主要取決於血管破壞程度和側支循環的代償能力。
肝腎虧虛導致股骨頭壞死。
風、寒、濕導致股骨頭壞死。
臨床表現為髖關節疼痛、寒濕為甚、下蹲困難。
酒精刺激導致股骨頭壞死。
由於長期大量的飲酒而造成酒精在體內的蓄積,導致血脂增高和肝功能的損害。血脂的升高,造成了血液粘稠度的增高,血流速度減緩,使血液凝固性改變,因而可使血管堵塞,出血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壞死。臨床表現為酒後加重、行走鴨子步、心衰、乏力、腹痛、噁心嘔吐等。
骨質疏鬆導致骨壞死。
臨床表現為下肢酸軟無力、困疼、不能負重、易骨折。
扁平髖導致骨壞死。
臨床表現為行走鴨子步、下肢短、肌肉萎縮,行50米左右疼痛逐漸加重,功能受限等。
骨髓異常增生導致骨壞死。
表現為患肢寒冷、酸痛、不能負重、易骨折、骨明顯萎縮等。
骨結核合併骨壞死。
表現為結核試驗陽性,午後低燒、疼有定處、消瘦、盜汗、乏力等。
手術後骨壞死。
在臨床中骨移植、血管移植三年後、骨血供應不足而發生骨壞死。
一、非手術治療
1、制動,包括卧床和下肢牽引等各種減少或避免負重的措施,通過降低股骨頭的負重以利於股骨頭的自身修復。
2、脈衝電磁場療法,電磁場可延緩股骨頭塌陷進程,不失為一種手術前治療的選擇。
3、高壓氧治療(HBO),高壓氧結合其他非手術治療或手術治療可治療早期股骨頭壞死。
4、體外衝擊波治療,可以延緩全髖關節置換的手術時間。
5、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指從股骨頭供血動脈快速注入高濃度的血管擴張、溶栓、改善微循環,以及促進骨生長藥物的一種療法。能夠促使股骨頭血管擴張,有利於壞死骨的吸收、新骨的形成。
6、生長因子的應用。作為輔助骨移植材料用於髓芯減壓術,截骨術,帶血管或不帶血管的骨移植術,對早期股骨頭壞死進行治療,對於任何一種保留股骨頭的手術,骨生長因子都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措施。
二、人工關節置換
1、股骨頭表面置換:股骨頭表面置換是將股骨頭進行部分的半球表面置換,假體由鈷鉻合金製成,作用是恢復股骨頭的球面形狀。是中晚期股骨頭壞死行全髖關節置換的一種過渡方法。
2、人工關節置換術:包括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是終末治療手段,該術易出現較嚴重的併發症,如感染及假體鬆動、下沉等,只適用於年齡在50歲以上,FicatⅢ期以上的患者。
※類風濕關節炎與其他關節炎有什麼不同,會用到哪些葯
※春季風濕病高發期 正確認識關節炎
TAG:關節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