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心與耐心:走近95後自閉症康復教師

初心與耐心:走近95後自閉症康復教師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平安地長大。可有時候,天不遂人願。

由於尚不明確的原因,有些孩子不幸患上「自閉症」。當其他孩子咿呀學語時,他們的沉默彷彿一座壓在父母心頭的大山;當其他孩子與家人盡情嬉戲時,他們卻因為情感淡漠、不願與人親近,傷透了父母的心;當其他孩子撒歡、玩耍時,他們卻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盯著什麼東西,一盯就是幾個小時;當其他孩子開始學習時,他們每學會一個詞都要耗費超過想像的時間……

自閉症兒童的康復、成長是個難題,需要家庭、康復機構、政府部門與廣大社會的共同努力。其中,康復機構與康復教師們身處最前線,付出了難以想像的耐心、汗水。

3月下旬的一天,春風送暖。我們走進吉林省長春市的一家康復機構——七色光兒童潛質開發中心,走近兩位95後女教師沈浩宇、魏雪寒,走進她們的日常,體會她們的內心。

初心

沈浩宇跪坐在小恩一旁,教她《手勢歌》、講故事

大教室的牆邊鋪著地墊,8歲女孩小恩坐在上面,23歲的沈浩宇跪坐在一旁,教她《手勢歌》。這一幕像媽媽在講睡前故事。

「……小拇指……拉拉勾……表誠意……好朋友……」沈浩宇念一句,小恩跟著輕聲細語地念一句,同時做出相應的動作。她在應該伸尾指的時候,先後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第三次做對了。

筆者在一旁蹲下來聽,小恩不僅揮手打招呼,還拉住筆者的手指。

「做特教的成就感更強。」3月21日下午,沈浩宇說,由於姑姑從事特教工作,她對孩子們有特殊的情感。她認為,如果是做普通幼師,孩子長大後就離開你了,而做特殊教育教師,這些孩子一旦認識你,會永遠記住你,「這是一份很偉大的工作。」

身材嬌小的沈浩宇,有時帶「小恩」也很吃力

沈浩宇畢業於長春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專業。2015年6月在北京實習時,她開始接觸自閉症患兒,年齡在2至6周歲,都有傷人、自傷等行為,「有的孩子攻擊陪同上課的父母,更多的是自己打自己、咬自己。」她會通過轉移注意力等方式阻止他們。

「書本上的知識完全不夠。」沈浩宇說,必須邊干邊學,她參加過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機構主辦的短期培訓。

陪孩子做感統訓練也是個體力活,基本上每天回家魏雪寒都是一身汗。

旁邊一間小教室內,氣氛熱烈。「加油!加油!」老師們正在高聲助威。3米長、1.2米寬的藍色地墊上,幾個低齡孩子依次在做側滾翻。有的孩子做不好,老師要扶著頭和腳輔助。側滾翻之後是「推車」——老師從後面抱住孩子的雙腿,孩子雙手支地,像推著小車一樣,一點一點往前走。側滾翻能訓練孩子身體的整體感和協調性,「推車」能鍛煉孩子的臂力和四肢協調性。

23歲的魏雪寒坐在一邊,喘著氣,額頭見汗,她負責的4歲男孩小元剛剛在哭鬧中完成了側滾翻。每次做這個他都會哭,甚至一看到老師擺放地墊就開始哭了。

由於懼怕側滾翻訓練,一看到老師擺放地墊,小元就開始哭了。

「當初報考特殊教育專業時,我就知道會面對什麼樣的孩子。」魏雪寒說。她畢業於營口職業技術學院特殊教育專業,在學校系統學習了心理學、教育學、自閉症專門課程等理論知識,從業後開始接觸「ABA教學」(應用行為分析療法)等。

「2015年實習的時候,給一個腦癱的孩子做『語訓』(語言訓練)。」魏雪寒回憶說,「每次上課一兩個小時,特別累,當他第一次說出我教他的話時,有很大的成就感。每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我都很感動,主要是孩子們太不容易了。」

每天,魏雪寒都要帶領小元進行感覺統合訓練。

2017年9月,魏雪寒來到七色光。在七色光,每周一、三、五的中午,包括沈浩宇、魏雪寒在內的所有老師要進行一個多小時的培訓,包括感覺統合技能實操、語言和社會活動提升,如何應對孩子們的各種行為等。

耐心

魏雪寒帶小元在進行「羊角球」跳躍練習

如果說,對孩子的愛、對特教老師職業的尊崇,是沈浩宇和魏雪寒選擇這一行業的初心,那麼真正做起來她們才感覺到,愛心和耐心都不可或缺。

沈浩宇早上會化淡妝,「以最飽滿的狀態開始一天的工作。」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親吻那些比較熟悉的孩子。

日常的一對一訓練教學中,老師們要教孩子認知能力、動手能力。比如連線,老師在紙上畫簡單的圖形,讓孩子模仿;比如「羊角球」,孩子騎在一個大球上,雙手抓著球上一對「羊角」,進行跳躍練習,鍛煉空間能力等;還有平衡感訓練,站在一個檯子上,在搖擺中扔球,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對患兒的看護是一對一的,一刻不能離開人,只有等他們午睡的時候魏雪寒才能吃口飯。

上午訓練三四個小時;中午要看護孩子們吃完飯,老師們才能吃;下午還有集體課、個訓課等。

哭鬧了一陣,小恩在沈浩宇的安撫下準備午睡。

沈浩宇覺得,康復中最難的部分是,孩子遲遲達不到預期的學習和康複目標,「那時候我會比較急。」

小恩的一個問題是遇事情緒急躁,有時候滿地打滾,「以前她一發脾氣,我就抱住她。」沈浩宇說,同時,她安排小恩喜歡的運動項目來轉移注意力。「現在好些了,會和我商量了。比如她想要一樣東西,她會用自己的東西和我換。」沈浩宇介紹,這是在老師反覆多次示範下才逐步學會的。這個轉變過程,花了六個月。

不過,不久前,小恩又一次大哭大鬧,怎麼勸也不起作用,沈浩宇讓其他老師幫忙看護一會兒,自己冷靜一下,結果不由得流下眼淚,「工作三年,就哭過一次。」她深有感觸地說:「幹這一行,光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耐心。」

小元進步明顯,魏雪寒也會獎勵一些零食。

對這一點,魏雪寒深有同感。「對我來說,在康復訓練中最難的部分是控制情緒,有時候著急啊,干教也不會。」就拿教小元認識蘋果來說,通過識字卡片、模型以及實物,反覆強化,小元才能從一堆東西中找出蘋果。這個過程,花了近兩個月時間。

好像是突破了一道門檻,以後再教小元認識東西,就沒那麼難了。每教會一樣東西,魏雪寒就會有成就感,「特別高興。」另外,和許多自閉症孩子一樣,小元不會主動交流,也不喜歡別人的擁抱和親近,但現在有時還會撲到魏雪寒懷裡。

心愿

沈浩宇說:「我會堅守這份工作,用我的微薄之力讓這些孩子更好地生活。」

「希望孩子們到七色光後能越來越好。」沈浩宇說,「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讓他們康復,早日回歸主流群體。」她頭疼的是小恩的學習,其他8歲孩子上小學二年級,而小恩的智力大致相當於「幼升小」水平。

沈浩宇在準備課間水果

沈浩宇的另一個願望是面向家長的,「希望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們找到自己的樂趣,不要因為孩子牽住他們的自由。他們也應該放鬆心態。」

自閉症兒童的康復與成長需要教師們付出巨大努力

希望孩子好起來,是老師們共同的心愿。「在所有殘障兒童中,自閉症孩子是最可憐的。」魏雪寒認為,比如聾啞兒童,長大後可以進入社會、正常生活,而自閉症的孩子,尤其是重度的,無法融入社會。

「希望我帶過的孩子都能越來越好,到了上學的年齡就能上學。」魏雪寒說,感情淡泊是自閉症孩子的主要癥狀之一,「最希望他們能有自己的感情。」

指尖相抵,心靈相通。

快到下午四點,大教室內漸漸安靜下來,孩子開始換衣服準備回家。小元自己扯開鞋子的粘扣,把腳塞進去。「他自己能做的,我從來不伸手。」 魏雪寒說。大教室的另一端布置著一塊留言板,其中一則留言這樣寫道——

我喜歡晴天 溫柔的陽光披在身上

我希望吉他 喜歡手指在弦上撥動

小朋友 你呢?

嗯……不管你喜歡什麼

哥哥都希望 你能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每個人 都喜歡光

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新華網 衣兵/文 史磊/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資訊記事本 的精彩文章:

計程車不按規定使用計價器被截停 車上還有個「厲害」的遙控器

TAG:資訊記事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