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治「熊孩子」的心理學技巧,每位父母都需要

專治「熊孩子」的心理學技巧,每位父母都需要

GIF

【哭鬧】——「太能哭鬧了,閉個眼,一個勁兒地哭,不說到底想要怎樣,一直磨到TA想要的東西!」

【破壞】——「一言不合,就扔東西,罵人,打人家小孩,我每天就是四處忙著滅火。」

【沒主見】——「什麼決定都要問我,長大了咋辦呀,我好說歹說,還是那樣」。

……

經常聽到家長說起自己家的「熊孩子」。可是,說得直接一點,這些熊行為八九不離十都是家長的「傑作」。

生活就是這樣,很多東西,愛是起點,但又不止於此,親子教育更是如此。光有愛是不夠的,你需要知道點專治「熊孩子」的心理技巧。

1

沒有主見,

背後往往是根本沒有過獨立作主的機會。

在一個兒童繪畫課程上,聽一個家長吐槽孩子:8歲了,連自己買個作業本都做不到。

她和孩子去超市,鼓勵孩子自己去買筆。小女孩隔著收銀台大聲喊叫:「媽媽,粉色好看,還是藍色好看?」

「我喜歡藍色,你喜歡哪個就選哪個唄」。

不出所料,孩子選了藍色,然後又一次被媽媽認定,沒有主見。

事後她也和孩子確認,孩子說自己喜歡粉色。她壓抑著心中的怒火問孩子:「你喜歡粉色,為什麼買藍色呢?」,孩子笑嘻嘻地回答:「因為媽媽喜歡。」

這就是很多沒有主見的「熊孩子」的心路歷程。

又一次見面是三八婦女節,繪畫老師讓孩子們畫一幅「我的媽媽」。畫完後孩子們開開心心把畫拿到媽媽身邊。這位媽媽是這樣說的:「這哪裡像我呀,我可從來不穿裙子,你看看這個掃把這麼短,在你眼裡的媽媽就是用來打掃衛生的嗎?……」

其實她女兒畫得真的很棒,老師也表揚了孩子。可孩子臉上被誇獎後的笑容。我想,不被自己最愛的人認可,快樂都會打折吧,還談什麼獨立自主呢。

這樣的熊孩子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嗎?其實孩子沒主見的背後不過就是差評師爸媽像控制手偶一樣控制了TA。

2

破壞行為,

背後是壓抑到極限卻無法表達的情緒。

有次一個媽媽講述:「我的孩子,竟然活活摔死了我家的貓。其實,我不願說,但是我很害怕。周圍人的眼神里也彷彿都在說,對呀,這麼小,就這麼兇狠,以後還得了?」

後來我才知道完整的故事是這樣的。

因為老公在微信上和其他女性有曖昧行為,兩口子大吵,老公順手就把手機摔碎在地上。這時候,孩子剛好回家,在門口磨蹭了一會,說:「媽媽,做飯吧,我餓了。」

失控的媽媽回喊:「你愛吃不吃,這個我家不伺候了,要不是因為你,我早就離婚了,才不會跟這個人渣過!」

孩子哭著跑到屋裡,媽媽在外面歇斯底里地哭喊,這時候孩子的爸爸吆喝道:「哭什麼哭,不過就不過,你們都滾!」

聽到這裡,孩子衝出門口,小貓也跟著出去,只聽到一聲大叫,小貓被推下樓梯,孩子蹲在地上哇哇大哭。

其實,在一個家庭里,尤其是父母有衝突時,孩子往往會去扮演一個「拯救者」的角色。他們最擅長用討好、打岔的方式來化解爸媽的矛盾。

所以孩子說自己餓,其實是在打岔,想要讓媽媽停下來,可是收到的回應卻是媽媽的指責和升級的爭吵。

這樣的壓抑積攢下去,要麼折磨自己,要麼就容易去對比自己弱的對象發泄。

其實,每個孩子在爸媽出現衝突時都會認為是自己的錯,而這個媽媽明確的告訴孩子,因為他,爸媽才如此不和諧地湊合著過,可以想像,孩子經歷了怎樣一個生無可戀的心路。

能蹲在門口哭,我寧願相信他的惡意行為並非初衷,是爸媽的步步緊逼讓他的挫敗、無助像繃緊的弦。一旦斷了,就有了破壞行為,甚至更嚴重的偏差行為。

3

習慣哭鬧,

是因為這能帶來想要的東西。

哭鬧而不說明需求,確實是一個很讓父母頭疼的事。但是對孩子而言,哭鬧是一個信號和工具,TA需要引起關注,然後才是TA有需求。

記得一次在朋友家,她女兒要吃草莓。朋友端著草莓,孩子在她周圍轉圈。她對女兒說:「就這些哈,吃完就沒了。」

吃完後,孩子嚷嚷著還要吃。她卻不耐煩了:「不是和你說好了嗎?我就知道你這個毛病。你再哭試試?休想我再給你買!」女兒的哭聲越來越大,決定調教一下孩子的她,不理孩子,徑自做飯去了。

這時候,孩子的爸爸拿出2個草莓悄悄地說:「阿姨還在這裡呢。再哭,人家會笑話你的,趕緊偷偷著吃了這幾個,別哭了哦。」

這時,哭鬧行為在爸媽的「幫助」下得到強化。因為:

所謂約定,不過就是媽媽的一句「只吃一盤哈」,而此時,孩子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草莓上面,這份約定缺少了孩子的認同,不過是媽媽一個人的自導自演。

一個孩子對想吃的東西卻得不到的感受,不亞於工作中我們的挫敗感。在這個時候講什麼道理都是自說自話而已。

如果你是孩子,很想吃一樣東西,媽媽說沒有了,而爸爸因為自己的哭鬧又給了幾個。你難道不會覺得哭鬧是有用的嗎?借著哭泣,換到想要的東西,這樣的經驗就告訴她,哭鬧對自己有好處。

04

毫無疑問,許多父母,都費盡心思地表達對孩子付出,就算以「熊孩子」相稱,也可以看到稱呼背後的那份又愛又恨。

但我們不能忘記,感受是孩子最強的能力。抓住孩子的心理特點,讓孩子更多地感受到我們的愛而不是說教,才是更有用的應對辦法。

孩子的心理很簡單,那些不好的行為就是在我們一次一次相處中養成的。

所以,當看到孩子出現「熊」行為時,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做:

1

身份定位。

無論孩子表現怎樣的行為,時刻檢查自己在以什麼身份和孩子說話。有時候我們在不知覺中,已經變成了老師、警察、法官等立場不同的角色。

但是面對孩子,我們應該首先應該是父母,要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才行。沒有安全感,孩子只能用熊行為引起父母的關注;

2

無條件接納。

不管TA做了什麼熊事,要接受這是事實,然後再想辦法避免在未來重複發生。

比如有的父母說:「來,你跟我說說,你到底為啥這麼做?」這像不像審判?其實,我們可以先抱抱TA、安撫TA,然後在TA情緒穩定的時候再進行引導。

3

三明治式的教育。

批評夾在鼓勵里,用鼓勵引導孩子的好行為。

比如那個孩子買了媽媽喜歡的顏色,我們首要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好心,然後告訴她:「如果你真的選了自己喜歡的,媽媽會更開心。」

再比如畫里的掃把,可以說:「寶貝,這個拖把這麼短,媽媽用著可能會有點累哦,可不可以稍微長點呀?」

4

和孩子建立界限感。

沒主見、易怒、哭鬧等等行為和情緒產生的時候,我們需要明確告訴孩子:「我看到了你很難過,但是我不能因為你這樣就去改變原則。不過下次你要是不這樣,我們現在可以有個約定。」

讓孩子明白耍情緒是沒用的,但是你可以和我溝通。

5

以身作則。

這是最有用的辦法。

孩子會模仿爸媽待人接物的樣子。想要讓孩子喜歡讀書,絕對不是擺出別人例子來說教,而是自己去做一個愛讀書的人。這跟有暴力傾向的孩子,一般都成長在夫妻關係不和諧的家庭里是一個道理。

GIF

世界上從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不存在完美的父母,更沒有天性如此的「熊孩子」。

為人父母,都是負重前行,但有效把握住孩子的小心思,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哦。

這幾個心理學技巧,你學會了嗎?

作者簡介:微奢糖,應用心理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自由撰稿人。一個致力於心理學更好應用生活的女子。

圖:網路

編輯:大瓶子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辣媽愛叨叨 的精彩文章:

我甩了孩子一巴掌,他鼻血直流
前男友找現男友索要9萬元「轉讓費」:談戀愛前,姑娘們必須明白這一點!

TAG:辣媽愛叨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