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地名背後有故事

小地名背後有故事

□ 杜志剛地名,是一個地區的名片。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每一個地名的背後,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一些古老的地名背後,還有非常有趣的故事。興城,作為具有千年歷史的古縣,文化底蘊厚重,其地名文化更是豐富多彩。現就興城境內的幾個鄉村名稱,說說那些鮮為人知的往事。鹼廠原來是箭場興城市西部山區有一個鹼廠鄉。看到鹼廠兩個字,很多人會以為這裡曾經有過生產 鹼的工廠或者作坊,因此才會有鹼廠這一地名。如果是這樣,那就大錯而特錯了。其實,鹼廠跟鹼一毛錢關係都沒有。鹼廠只是箭場的諧音,箭場才是真正的地名。1958年以前,鹼廠鄉曾經有一個鹼廠屯,村莊就坐落在現在鹼廠水庫庫區內。1958年,位於海濱鄉(今徐大堡鎮)的攔海大壩竣工後,興城縣革委會又與當地駐軍一起調集部分攔海大軍興建了鹼廠軍民水庫,將鹼廠屯統一搬遷到現在的北嶺屯,隨著水庫蓄水完成,鹼廠屯便在人們的視野里消失了。據當地老年人介紹,鹼廠是一條廣闊的長溝。傳說清朝初年第二次拓展「皇邊」的時候,曾在這裡設有碾盤溝邊門,邊內旗戶庄頭跑馬圈地,激怒了一個叫朱三的漢人。朱三是當地的「棍兒」,因為與滿人的衝突,後來率領眾兄弟佔據大青山為王,號稱朱三太子。他們在大青山上修築石頭城,搭起帳篷,安營紮寨,抗拒清兵,經常在這條溝里跑馬射箭,從上溝拉弓上弦向下溝射去,因此,這條溝在當時有「上、下箭場」的說法。後來,朱三太子一伙人兵敗被殺,當地人害怕受到牽連,便用諧音將「上、下箭場」改為「上、下鹼廠」。鹼廠在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屬寧遠州西路五區下鹼廠區管轄。民國十一年(1923年)屬興城縣五區(西門區)管轄。民國二十年(1931年)被日寇侵佔,第二年在這裡設立鹼廠村公所,下設團瓢子、夾山、太平、南大山、鹼廠5個屯事務所。1945年「九三」勝利,該地解放,設立鹼廠區。後來,行政區劃多次發生變動。但「鹼廠」這一地名一直保存至今。現在,鹼廠水庫是當地有名的旅遊度假區。水庫總庫容5700萬立方米,設計最高水位85.5米,設計灌溉面積18000畝,養魚面積5000畝,養魚300萬尾。水庫東西兩岸青山綿亘,庫區內水波蕩漾,各種水鳥在水面上飛翔。坐在小木船上,或垂釣,或觀景,非常愜意。舊門曾經是新門人們都知道,在興城西北部有箇舊門鄉。然而,要是說起早年間興城版圖上還曾經有過另外一個叫舊門的地方,恐怕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說起這個話題,我們首先得說說清朝初年的柳條邊。 柳條邊又稱條子邊,它的修築方式是先用泥土堆成一條寬、高各3尺的長堤,然後再在上面插植柳條,柳條邊的名稱便由此而來。柳條邊是清廷為保護「龍興重地」而修築的實行民族等級與民族隔離政策的界牆。當時清廷的法律明文規定,嚴禁漢人進入柳條邊內「墾殖」。在民間,有邊里和邊外之說。住在柳條邊內的稱邊里人,住在柳條邊外的稱邊外人。柳條邊始築於清太宗(皇太極)崇德三年(1638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基本完成。在清朝中葉曾經有過三次擴邊。現在的舊門鄉有頭道邊、二道邊、三道邊3個村落。這3個村落及白塔鄉老邊的地名都是當年三次擴邊的歷史見證。清廷一方面要維護「祖宗肇跡興王之所」,一方面還要促進關內外貿易的發展。因此,在交通要塞開設許多通道,稱邊門、台門或邊台門。據史料記載,當年在柳條邊共開設邊門21座(後來減為20座)、邊台168座,水口(柳邊橫跨江河處稱水口)數百個,分為東、西、北三段。據《遼東地方志》記載,清順治八年(1651年),在寧遠(今興城)城西芹菜溝(今羊安鄉芹菜溝村)開設芹菜溝邊門。康熙十四年(1675年),朝廷下令第一次擴邊,關閉芹菜溝邊門,在二道河子(今舊門鄉二道河子村)開設新邊門,因此,稱芹菜溝邊門為舊邊門,簡稱舊門。這是興城歷史上第一個舊門地名的由來。第二次擴邊是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隨著柳條邊的變化,邊門的位置也有所改變,二道河子邊門移至興城河上游岸邊(今舊門鄉政府附近),因為是新開設的邊門,所以稱為新台邊門。也就是說,現在的舊門當年曾經一度是一座新門。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清廷實施第三次擴邊,柳條邊再一次北移,邊門再一次發生變化,移至今葫蘆島市連山區新台門鎮境內,也稱新台邊門,簡稱新台門。有了新的新台邊門,過去的新台邊門便成為舊門了。羊安鄉芹菜溝的舊門名稱也就漸漸被人們遺忘了。後來,新台門、舊門兩個地名就固定下來,一直沿用至今。三頭村曾經一屯跨兩省興城市藥王鄉東北邊有個四面環山的小山村叫三頭村。現有居民300多戶,人口1100人,有滿、漢、蒙等民族。清代康熙年間「拓展皇邊」,挖溝築壕,連繩插柳,稱作柳條邊牆。邊牆由西南向東北從三頭溝通過,這才有了「邊里」、「邊外」之說。後來,邊里和邊外人口聚集增多,順山溝形成一個較大的村落,原來的邊壕也恰巧成了村中的大車道。民國時期延續清制以邊劃界,有關當局並未考慮三頭溝是一個自然村的實際情況,仍以屯中邊壕為界,便把道北的邊外劃歸熱河省凌南縣所轄,道南的邊里歸屬遼西省興城縣管轄。1956年6月,建昌縣從熱河省中辟出,劃歸遼寧省管轄,並將六家子、蓮蓬溝、大石門、丁家屯4個村的29個自然屯劃歸興城,三頭溝屯才歸為一個完整的自然屯。由於歷史的原因,在邊外居住的村民多為滿族、蒙古族,有黃、張、王、宋四大姓氏。邊里居住的村民多為漢族、滿族,有佟、趙、周、王四大姓氏。據說佟姓人家是滿族鑲黃旗,清朝時是個養馬莊主,專為朝廷養馬,現在三頭溝還有一塊地叫馬房後。早些年老佟家屋裡還供奉著祖宗的牌位,外間房內擺的傢具都是鐵梨木製作的。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三頭溝生產大隊以屯中車道為界,將道南劃為三東,道北劃為三中、三西3個生產小隊。1983年建鄉設村,三頭溝生產大隊改為三頭村,三東、三中、三西3個生產小隊改為三東、三中、三西3個村民組。三頭村雖然名不見經卷,但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在20世紀80年代,一村民挖菜窖時曾挖出遼金時期的三腳銅鍋。2015年春天村民修路時,還挖出一些「五銖」銅錢……歲月如梭,柳條邊的形成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世代居住在三頭溝的人們對邊里、邊外的概念並沒有因時間久遠而淡化。時至今日,不但一些老年人從殘存的邊牆遺迹中記起那些滄桑往事,就連小孩子也知道屯子哪個地方是邊里,哪塊是邊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如今的三頭溝人,不論邊裡邊外,姓氏之間、民族之間都和諧共處,務農經商,生活越來越富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葫蘆島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皇馬雙殺「大巴」「紅軍」輕鬆進八強
狂臚文獻耗中年——訪書法家、詩人鄭雪峰

TAG:葫蘆島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