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陳香梅:落幕的傳奇

陳香梅:落幕的傳奇

本文2815字,讀完大約需要6分鐘

1

陳香梅的家世,可比如今的絕大多數人顯赫得多了:真正的書香門第。

1925年6月23日,陳香梅出生在北平協和醫院。父親陳應榮十三歲就留洋,先在英國牛津大學拿了法學博士,又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拿了哲學博士,回國後到了北京師範大學當教務長兼英文系主任。母親廖香詞曾在英國、法國和義大利讀音樂和繪畫,跟陳應榮是指腹為婚。

陳香梅的外祖父廖鳳舒,曾任中國駐古巴公使和日本大使,跟國民黨革命元勛廖仲愷是親兄弟。廖家是大戶人家,曾任民國總理的顧維鈞和外交家葉公超,都是廖家的乘客。廖香詞和她的兄弟姊妹都是在極優裕的環境下長大,從小「住的是軒門巨宅,用的是進口歐美傢具,踏的是厚厚的中國地毯,起居室玻璃櫃中陳列著中國的古玩。家規很嚴,吃晚飯時都需穿戴整齊如赴宴一般。」陳香梅後來回憶,母親就是一個詞:淑女。

有這樣出身名門的母親,陳香梅的童年生活當然也優渥。在北京住的是中西合璧的四合院,相當寬敞。陳家有傭人、車夫、門房、廚子、聽差以及專門負責打掃和洗熨衣物的老媽子。陳香梅的名字是外祖父取的,她上有一個姐姐,下有五個妹妹。雖然父母都出身西式教育,但陳香梅的教育卻都是在中國完成的。後來在美國再次苦讀英文寫作和演講及公共關係時,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陳香梅的祖父陳慶雲,三十八歲就因為經商而自盡。陳香梅的祖母曾夫人三十齣頭就沒了丈夫,一個人主持家務,幸好家族是大戶,倒還不愁生計。從喪夫到57歲過世,曾夫人孀居近三十年。

陳香梅那時萬萬想不到的是,她後來也是三十齣頭喪夫,而孀居的時間竟然要比祖母還要長一倍。

2

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陳廖兩家的家產幾乎蕩然無存。陳香梅一家從北平逃到香港安頓下來,父親去了美國作外交官,卻把母女們留在銅鑼灣。因為罹患子宮癌,廖香詞不久便在醫院中去世,此時陳香梅還不到14歲。

生前,廖香詞常常告訴陳香梅:「淑女應該居心仁厚。」她還說,「一個人的出身和成就,都是次要,要緊的是能把握人生的真義。」只是那時的陳香梅,對這句話還沒有體會。

1941年,日軍在珍珠港事變後攻佔香港,駐守英軍投降。日軍闖進了陳香梅所在的學校,在擔驚受怕之後,幸運的是幾年前在南京發生的暴行沒有在此上演。然而陳香梅已經決定逃離香港,否則還不知要做多久的階下囚。次年,陳香梅拿到了離港證,跟妹妹們一起逃離孤島。在戰亂的年代,連能夠逃亡都是一種幸福。

從澳門輾轉逃到桂林,此時陳香梅的父親托美國十四航空隊司令陳納德來看望他的女兒們。陳香梅更想不到,這個當時尚未謀面的陳將軍,今後將成為她的丈夫。

在陳父的安排下,陳香梅的姐妹們都由陳納德安排去了印度加爾各答,再乘美國郵輪去了舊金山團聚。唯有陳香梅堅決不離開中國,她違忤父親的意志,一定要留在國內。1944年,在嶺南大學結束學業的她進入了中央通訊社,在昆明採訪。也是在那裡,她第一次以記者的身份見到了陳納德。

陳納德1937年5月來華,1940年終於得到美國政府的正式支持,在美國召集了100多名飛行員,來中國成立「美國空軍志願隊」。本來只是訓練中國空軍,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改成十四航空隊,跟中國空軍一起在天上跟日本鬼子激戰,十四航空隊也成了世人皆知的「飛虎隊」。

在昆明時兩人只是採訪與受訪的關係,抗戰勝利後陳香梅回到上海,陳納德也從美國再次來到中國,組織中美合作的航空公司。離開美國去上海前,陳納德與暌別八年的前妻辦完了離婚手續。他們有8個子女,最小的與陳香梅同齡。

在上海,陳納德贏得了陳香梅的心。雖然陳納德比陳香梅大31歲,因此招致陳香梅父親的反對,但陳香梅的堅持最終使得父親不得不讓步。1947年12月底,在相識三年之後,23歲的陳香梅嫁給了54歲的美國人陳納德。

1949年2月,他們的第一個女兒陳美華出生,名字是義父蔣介石起的。一年後,有了第二個女兒陳美麗。陳美麗出生時,陳香梅身在香港,很快去了台北。陳納德跟白崇禧一起打獵,陳誠、何應欽這樣的高層也常是家中貴客。

但歲月不饒人,1956年台北連綿不斷的陰雨,就已經讓陳納德的慢性支氣管炎不斷惡化。雖然回到北美進行了一次加拿大自駕之旅,但咳嗽和頭痛一路相隨。這一年的八月,陳納德確診為肺癌,並在第二天做了手術。

但不管陳納德如何堅強樂觀,人終是敵不過疾病。1958年7月,陳納德被授予中將軍銜。十天後,65歲的陳納德去世,33歲的陳香梅成了寡婦。

3

陳香梅決定離開台北,搬到美國華盛頓。後來她回憶,自己也不知道怎麼會有那麼大的勇氣,孤身一人帶著兩個女兒,獨自闖蕩現實無比的美國。「也許,當時因為自己還年輕。」

但她當時的感覺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百無一用是書生。」學理工、學數學、學法律的人,都不難找工作,甚至會速記和打字都不愁沒有活干,但學文學的陳香梅有時連加減乘除都會算錯。陳納德一死,退休金就斷了。他留下的遺產,還有前妻的兒女們等著分。

最初幾年,陳香梅是靠積蓄節儉度日的。後來在喬治城大學找到一份翻譯的工作,晚上再教學生學中文,這樣維持生計。她剩下的時間,都用來苦補英文。這時她發現要在美國這個國家活下去、活得好,必須有流利的口才。沒有西式教育背景的她,開始苦學演講和辯論。

也許是父母教育素質的遺傳因素起了作用,陳香梅開始了極其迅速的融入美國的過程。雖然有陳納德遺孀的光環加持,但若不是自己的拚命和奮鬥,也不可能在到美國短短三四年內,就受肯尼迪總統委任到白宮工作,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的華人職員。從此,陳香梅開始進入美國政界的主流社會。

在擔任美國之音電台廣播員之後5年,陳香梅被尼克松委任為全美婦女支持尼克松競選總統委員會主席。尼克松如願當選後,陳香梅被任命為共和黨行政委員和財務副主席。而此時離她加入共和黨,只有十年時間。

這時陳香梅有了新男友葛柯倫,但後來一直沒有結婚。因為她的亞洲背景和對中國局勢的了解,尼克松在訪華前一周,同陳香梅在橢圓形辦公室里談了一小時——然而對於改變世界局勢的大陸之行卻隻字未提。此時陳香梅以個人經歷和中國問題為題,在全美巡迴演講的出場費,已經是5000美金一場,她也已被選為全美七十名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陳香梅不但成為了美國航空公司的第一位女副總裁、美國銀行的第一名亞裔董事,還成為了共和黨多任總統的助選人。她的身份和能量,不僅使她在美國政商兩屆如魚得水,還成為北京、台灣和華盛頓三地溝通的最佳人選之一。

1980年12月,陳香梅作為里根總統的特使訪問北京,這也是她離開故國三十多年後第一次返鄉。鄧小平讓陳香梅坐在了第一貴賓的位置上。據說當時鄧小平說,「陳香梅坐第一,參議員史蒂文斯先生坐第二,因為參議員在美國有100來個,而陳香梅嘛,不要說美國,就是全世界也只有一個。」

中國開始改革開放之後,陳香梅積極推動海峽兩岸的破冰進程。而憑藉她跟蔣經國、宋美齡的淵源,她也被視為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資深顧問。只是年事漸高之後,她慢慢從政界抽身,開始在中國大力推行教育發展。從1987年開始,她成立了陳香梅教育基金會,設立獎勵基金,每年教師節頒發給傑出的教師。在數十年的奮鬥之後,她認為落後地區改進的第一要務,是教育。

「教育不僅僅取於課本知識,自然那是根本的和基礎的。教育還須有另一項內容,就是鼓勵、教導人們對國事的關心和關懷。在今日世界範圍的經貿競賽的長跑過程中,許多人也注重到了有些年輕人對於國事迷茫的現象。我想這是因為大家對歷史的淡漠。但不知歷史又怎能了解國事?對國事無知又如何愛國?」

雖然陳香梅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美國,但她知道跟在美國長大的女兒不同,自己的骨子裡一直是一個中國人。如今在喪夫六十年之後,她也因為中風在華盛頓去世。她走完了自己的傳奇一生,也讓後人不免唏噓慨嘆。

不知道在她臨終之前,有沒有想過母親當年的教誨。在看過九十餘年世界風雲變幻之後,她是否找到了人生的真義?

參考:陳香梅著《春秋歲月——陳香梅自傳》

原創不易

您的打賞是最好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談資有營養 的精彩文章:

被一粒藍色小藥丸變硬的世界
2月28日出生的王維和2月28日出生的李白

TAG:談資有營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