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咖啡致癌」是真的嗎?
科學慧眼來了!
識別謠言!我有慧眼!
科學慧眼
今日問題
「星巴克咖啡致癌」是真的嗎?
據央視新聞,近日,美國洛杉磯一家法院裁決,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在加州銷售的咖啡產品必須貼上癌症警告標籤。隨後,一篇《星巴克最大丑聞曝光,全球媒體刷屏!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的文章稱,星巴克中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而星巴克為了利益長期向公眾隱瞞這一事實。該文「咖啡致癌」一說引起了巨大關注。咖啡里的丙烯醯胺真的致癌嗎?有致癌性的食物還能吃嗎?科學慧眼專家為您解讀。
@馬博士健康團
普及營養健康知識的科研團隊
這幾天,關於咖啡致癌的信息迅速傳播。咖啡致不致癌?我們來分析分析看。
首先,癌症的發生、發展受遺傳、環境、行為和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比較複雜。目前,比較明了的致癌的因素包括內源性和外源性因素。
內源性因素是指遺傳、免疫和內分泌因素等。 遺傳因素會增加腫瘤發生的危險性和對致癌因子的易感性。如家族性結腸腺瘤性息肉者,40歲以後大部分均有大腸癌變。先天性或後天性免疫缺陷容易發生惡性腫瘤。內分泌因素 體內激素水平異常會增加癌症發生的危險性。
外源性因素是指行為、生活方式、環境、生物因素等。如吸煙等不健康的行為與癌症發生密切相關,吸煙是肺癌的主要危險因素。經常過量喝酒會增加口腔癌、喉癌、食管癌等發生的危險。我們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吃的食物中都有可能存在污染物,都會對健康造成危害。 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如EB病毒與鼻咽癌有關,乙型肝炎病毒與肝癌有關;如幽門螺桿菌與胃癌,黃曲霉菌毒素可以增加肝癌發生的危險。
因此,環境因素只是眾多致癌因素中的一種。這種因素是否導致癌症的發生取決於致癌物質本身致癌的強度、人體接觸的量、頻度等等,但並不意味著:致癌物=癌症
丙烯醯胺屬於中等毒性物質,具有潛在的致癌性。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2017年10月27日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丙烯醯胺屬於2A類致癌物,意思是說丙烯醯胺對人很可能致癌,對實驗動物致癌性證據充分,但是對人致癌性證據有限。
食物在高溫加工時會生成的一些丙烯醯胺,油炸和焙烤的澱粉類食物中都可能會含有丙烯醯胺,包括油炸或烤制的土豆、麵包、餅乾等中等。我們需要做的是吃多樣、新鮮的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每天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充分發揮食物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作用。
@鍾凱
知名食品安全科普作者
一、加州65號proposition是什麼
這是上世紀80年代通過的一項法案,要求生產商標註所有可能有害健康的物質。基本上這個法案是民不舉官不究的,因此現在成了訟棍、杠精的天堂。
這項法案的實質就是「脫離劑量談毒性」,比如說,你現在就可以告所有海邊浴場,因為太陽光的紫外線是致癌的,他們必須標出來。你也可以告所有的牛排店,因為他們的牛肉是2類致癌物(紅肉),且烤牛排都有1類致癌物苯並芘、雜環胺。是不是覺得很搞笑?
二、下面就說說劑量的問題
咖啡中的丙烯醯胺並非添加的,而是在焙烤咖啡豆的時候產生的。在高溫下糖分和氨基酸反應,產生香味和色澤,丙烯醯胺是其中的副產物,所以它十分常見。
比如薯片、薯條、油條、油餅、餅乾、曲奇什麼的,含量都遠遠高於咖啡。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是,沖好的咖啡平均含量13ppb,而薯片、薯條都是幾百。而中國人丙烯醯胺的攝入有半數以上來自家裡自己炒菜產生的,你要真怕丙烯醯胺,少吃油炸、燒烤、爆炒。
戒咖啡,用處不大。
三、最後說說咖啡致癌
實際上丙烯醯胺只是潛在致癌,沒有明確證據表明它對人類致癌。咖啡和癌症的關係也有很多研究,很多都是反的,也就是咖啡有利於降低癌症發病率。
雖然我並不贊同咖啡防癌的說法,但咖啡致癌實在太不靠譜了!
※溫度能降到絕對零度以下嗎?一個溫度為「負」的系統,其實很熱
※想吃我沒門!看放屁甲蟲如何從蟾蜍胃裡逃脫
TAG:企鵝科學 |